栖霞岭位于杭州西湖区葛岭西侧、岳王庙后方,因春日桃花盛开似满岭彩霞而得名,历史上曾用名"履泰山""赤岸"。该岭以低缓山势和密集古迹为特色,夏季紫云洞、金鼓洞、银鼓洞等天然岩洞成为避暑胜地。现存牛皋墓、黄宾虹纪念馆、白沙泉等历史遗迹,周边分布"栖霞文化小径"与"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栖霞岭馆区等人文景观。
岭上分布紫云洞、金鼓洞、银鼓洞、蝙蝠洞等天然岩洞,其中紫云洞为栖霞岭大型洞穴,洞内常年保持18℃低温。白沙泉为明代古迹,泉水清冽甘甜,泉名由康有为题写。旧时岭上多桃树,每逢春季形成"桃花凝霞"景象,《西湖游览志》记载其"旧多桃花,开时烂然如霞"。
牛皋墓位于岭巅,为南宋抗金名将牛皋安葬地,墓前立"宋辅文侯牛皋之墓"碑。黄宾虹纪念馆由画家故居改建,陈列其遗作与收藏文物。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栖霞岭馆区设于紫云里建筑群,以宪法宣传教育为主题。香山精舍遗址存续范亭将军题字石刻,见证民国时期建筑风格。
通过27路、7路公交车可直达景区入口,距离西湖核心景区步行约15分钟。岭内步道铺设青石板路,设置休憩亭廊六处。毗邻岳王庙、黄龙洞等景点,形成西湖西北线旅游环线。
属天目山余脉,最高海拔126米,山体由凝灰岩构成,形成陡崖峭壁与溶洞群。现存植被以松竹交翠、青苔布满、苍劲藤萝为主,局部保留明代古藤与竹林景观。地质构造形成独特微气候,夏季平均气温较市区低3-5℃。
夏季避暑传统可追溯至明代,市民携凉席瓜果至洞穴纳凉,童谣传唱"栖霞岭上乘阴凉"。栖霞古道连接西湖与西溪湿地,现存1公里路段保留晋代至南宋铺砌工艺,沿途设黄龙洞、蝙蝠洞等景点。每年春节期间,居民沿岭晾晒酱鸭、鱼干等年货,形成独特民俗场景。日常有市民在双灵亭晨练,紫云里民居群保留杭州传统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