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江岸古道位于宁波市海曙区鄞江镇西南部,是旧时连接龙观与鄞江两地的交通要道,现存全长约2.5公里。古道沿樟溪河延伸,两侧分布着200余棵清朝光绪年间种植的枫杨树和百年枫杨树群落,形成"芳草萋萋、流水潺潺"的自然景观,翠竹红枫与青石古道相映成趣,素有"绿野仙踪"美誉。
现作为休闲景区开放,保留着石子路、青石板路及古人修建的多座石桥,成为徒步爱好者、影视剧组和婚纱摄影的热门取景地。古道西起晴江岸村,东至鄞江镇,沿途与它山堰等古迹构成古镇文旅线路。
古道沿樟溪河延伸,两岸生长着密集的百年枫杨树,树冠交织形成天然穹顶,春夏时节绿叶蔽空,秋季红枫点缀翠林。溪畔保留着光绪年间种植的200余棵枫杨树,2020年资料显示该树林已受当地政府保护并设立禁伐石碑。
溪流与古道并行处可见清澈见底的浅滩,常有野鸭等水禽栖息。部分路段以鹅卵石铺就,古拙的青石桥上覆满青苔,呈现出"林密叶茂、满目青葱"的生态特征。
公共交通:
轨道交通2号线转乘661/638/637/627路至钟家潭站
634/637/638路公交直达鄞江镇后步行前往
自驾路线:
导航至"晴江岸古道"或"它山艺术博物馆",经环城西路-雅戈尔大道-34省道-荷梁线可达
与它山堰水利工程相距约3公里,形成"古道探幽+水利访古"的经典游览线路。鄞江桥、廊桥等宋代至清代建筑遗存分布在古道周边,晴江岸村仍保有背靠狭长山谷的传统村落格局。
该古道在公路建成前承担着龙观乡与鄞江镇村民往来的交通功能,现存道路仍保留明清时期铺设的石板路基。2016年行政区划调整后归属海曙区,2022年被纳入鄞江镇重点推荐的三大特色古道之一。
清代为抵御洪水侵蚀,村民在沿岸种植枫杨树形成防护林,现存树木树龄普遍超过百年。2023年资料显示,古道因生态完好被《这个古镇,大有名堂》专题报道列为宁波秋日徒步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