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杭州知名的皮肤科医院    NO.4
杭州知名的皮肤科医院    NO.4
					
					
						 杭州知名的呼吸内科医院    NO.5
杭州知名的呼吸内科医院    NO.5
					
					
						 杭州市知名的内分泌科医院    NO.5
杭州市知名的内分泌科医院    NO.5
					
					
						 杭州知名的医院    NO.6
杭州知名的医院    NO.6
					
					
						 杭州知名的乳腺外科医院    NO.6
杭州知名的乳腺外科医院    NO.6
					
					
						 浙江知名的神经内科医院    NO.9
浙江知名的神经内科医院    NO.9
					
					
						 杭州知名的精神科医院    NO.10
杭州知名的精神科医院    NO.10
					
					
						 浙江知名的呼吸内科医院    NO.10
浙江知名的呼吸内科医院    NO.10
					
					
						 全国知名的植发医院    NO.14
全国知名的植发医院    NO.14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创建于1923年,是杭州地区融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和社会保健于一体的市属较大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是浙江省首批通过三甲评审的四家医院之一,现为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杭州市消化病医院。医院注重恶性肿瘤多学科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诊治、危重孕产妇救治、健康管理等学科群建设;承担杭州市产科、骨科、重症医学、急诊、放射、超声、病理、检验、药事、护理、院内感染、门诊、临床用血、健康体检、医学研究伦理、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康复医学、消化内镜18个质控中心的建设工作。
医院作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以及温州医学院、杭州师范大学、杭州医学院等高等院校的教学医院,同时承担250余名医学本科生的理论授课、实习教学。医院共有教授13人、副教授36人,研究生导师193名、博士生导师8名,年招收研究生130余人。医院作为首批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每年招收住培学员200余名,结业通过率96%。医院在省、市卫计委的统筹规划下,同浙江省中医院、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临安区人民医院等省级基地组成了“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联合体”。
医院核定床位1200张,目前实际开放床位1651张,现有临床医技科室52个,省、市重点学科、专科、区域专病中心34个,拥有浙江省临床肿瘤药理与毒理学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分子肿瘤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医学科学院肺癌研究所、杭州市转化医学研究中心、杭州市肿瘤研究所等科研机构。
医院在院员工2651人,拥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享受国务院特贴人员8人,浙江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省卫生领军人才1名、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5名、省医坛新秀5名,省“151”人才15人、市“131”人才73人。
1923年秋-1927年夏
浙江省立杭州传染病院
1923年杭州市区传染病流行,由医务界代表李定(警务处长夏超同乡,浙江医专校长)盛佩葱(在珩)(浙江病院院长,省议员)向省政府提议,1923年4月经省议会议决,创办杭州传染病院。院址:租用福缘巷89号(现杭州火车站红星剧院隔壁)民房,於1923年秋正式开办,床位20张。
1927年夏-1928年春
广济医院附属传染病院
1927年3月北伐军到杭,广济医院收归国有,1927年5月福缘巷传染病院归划广济医院改为广济医院附属传染病院,民政厅长马叙仑任命洪式闾为广济医院院长,成立省政府广济医院委员会。
1928年春-1928年夏
杭州市立传染病院
1928年春广济医院又归还洋人管理,传染病院由市政府接管。 洪式闾等离开广济后在惠兴路温州会馆成立“杭州病院” 又称“瓯海医院”拟与广济抗衡,几年后放弃。
1928年秋-1938年夏
杭州市立病院
1928年6月更换院长,同时更改院名,经半年整顿,改组成综合性医院。32年迁址学士路14号,设护士培训科。1930年3月增设城北诊察所(拱宸桥)、城南分诊所(江干六和医院内)。
1938年冬-1939年夏
杭州市立医院
由市政府何瓒(希甫)市长夫人何施秉慧任院长,将市政府诊疗所合并,改名杭州病院,在粮道山设传染病部。1939年1月何被刺身亡后,何施秉慧即与内政部(部长陈群系何同乡)直接联系以求政治出路及经费来源。
1939年秋-1942年冬
浙江省杭州医院
由市政府何瓒(希甫)市长夫人何施秉慧任院长,将市政府诊疗所合并,改名杭州病院,在粮道山设传染病部。1939年1月何被刺身亡后,何施秉慧即与内政部(部长陈群系何同乡)直接联系以求政治出路及经费来源。
1942年冬-1945年秋
浙江省立病院
院长王彦芸系省主席傅式说同学,医院又由省政府管辖,故更换院长、更改院名。并撤销传染病部,改由浙江省立医院本部收治。
1945年秋-1946年夏
浙江省立杭州病院
抗战胜利后,并入浙江省立医院,46年1月起,改称浙江省立杭州病院。
1946年夏-1949年夏
杭州市民医院
1946年5月由市政府出面向省政府交涉,上缴50万元,医院归还市管。改名杭州市民医院,但院内一切药械设备及大部人员被浙江医院移去。市政府商得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同意,与上海红十字会第二医院合并,将该院医疗设备及部分工作人员(约20人)迁杭,内部稍加装修,1946年6月2日开诊。
1949年夏-1952年夏
杭州市民医院
1949年5月至1949年7月,杭州市军管会接管,张毅任医院军代表,1949年8月上级委派赖光兴担任解放后第一任院长,张毅任政治协理员。1950年3月市公安医院(解放街85号)并入市民医院,为市民医院分院。1952年6月门诊部建成。
1952年秋-1954年秋
杭州市人民医院
医院门诊部建成,1952年7月1日起,改称杭州市人民医院。1952年11月市卫生局指派市人民医院接收西湖疗养院,改名杭州市人民医院疗养部。1953年3月10日市急救站成立。9月中心门诊部建成。1954年7月人民医院疗养部改五云山疗养院。
1954年冬-1966年秋
杭州市第一医院
随着市区人口增加,省市医疗单位增多,由市卫生局统一编号命名,本院排行第一。1960年11月,中门部并入市第一医院门诊部。1962年7月1日医院门诊部与市中心门诊部分开。1965年10月市一院不代管市急救站。
1966年冬-2018年夏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文革”初期,根据群众要求,在医院前面加“人民”二字。1982年筹建、1983年2月局批准建造,1988年3月启用新的病房(原学士路14号)楼,1998年下半年购置並开辟新的门诊大楼(平海街原市总工会大楼)1999年9月启用。1999年7月行政综合大楼投入使用。2000年12月30日医院跨世纪工程,即18层智能化医疗综合大楼开工典礼,于2003年9月建成并投入使用。
(以上数据来源官网,数据截止至2020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