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绿度母景点 NO.1
中国九大关帝殿 NO.1
中国十大虚空藏菩萨寺院 NO.3
中国十大藏经阁藏经楼 NO.3
陕西十大寺庙 NO.3
中国十大最美释迦牟尼佛像 NO.3
中国十大长寿殿长寿寺 NO.3
中国十大密宗佛寺 NO.6
中国十大护法殿 NO.6
中国十大财神殿 NO.7
中国十大喇嘛教寺院 NO.8
西安及周边十大寺庙 NO.9
中国十大千佛殿千佛阁 NO.9
中国十大密宗八大菩萨寺院 NO.11
西安十大赏花胜地 NO.11
中国十大阿弥陀佛圣像 NO.12
中国十大千手观音像 NO.13
国内格鲁派十大佛寺 NO.16
广仁寺又名喇嘛寺。位于西安明代城墙内西北角,是陕西省的一座藏传佛教格鲁派(又称黄教)寺院,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寺庙占地面积三千六百平方米,有殿堂房舍五十余间。全寺有院落三重。第一进院落中有钟楼、鼓楼,主殿为天王殿;第二进院落的主殿为文殊殿,又叫宗喀巴大师殿;第三进院落的主殿叫大佛殿,又叫弥勒殿。这三重院落的两旁是二层楼房,为接待四方信徒之处所。所以,广仁寺规模虽不大,布局却很严谨,中轴线分明,左右配房对称。广仁寺是清圣祖康熙皇帝于1703年巡视西陲,为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多民族国家政权统一,御批在西北重镇西安创建了广仁寺,御意为巩固西北多民族团结稳定。作为历代达赖班禅赴京朝觐途中的行宫,广仁寺又是西藏、蒙古、青海、甘肃,等地活佛喇嘛上层人士进京之行宫。历史上康熙、乾隆、慈禧、康有为、梁启超、程潜、杨虎城等都曾来此参拜。
广仁寺广场位于山门前,东西两侧矗立的两个旗杆,名为胜利幢(藏民称玛尼杆),在藏传佛教中有降魔除妖的功能。山门外两侧矗立有整齐成一线的八座如来宝塔,以赞颂释迦牟尼一生八大功德。八塔建于2008年,风格迥异,包含不同含义,采用上等汉白玉,雕刻手法精细,总高4.6米。八塔分别为:莲聚塔(纪念释迦牟尼降生时行走七步,步步开一朵莲花)、菩提塔(纪念释迦牟尼修行成正觉)、四谛塔(纪念释迦牟尼初转四谛法轮)、神变塔(纪念释迦牟尼降伏外道时的种种奇迹)、降凡塔(纪念释迦牟尼从天堂返回人间)、息诤塔(纪念释迦牟尼劝息诸比丘的争端)、胜利塔(纪念释迦牟尼战胜一切魔鬼)和涅槃塔(纪念释迦牟尼入涅槃,不生不灭)。
影壁位于山门内,广仁寺的影壁通高六米,宽十米,厚一米,是宫殿、庙宇的一道屏障,起屏蔽门户的作用。是皇家寺院的特征,来访者不能直进寺院,而从影壁两侧进入寺内。壁顶用砖叠涩出檐,上方覆瓦檐下一米处用一尺厚的石砖平行叠砌成行,贯串东西。壁正中饰以浮雕团龙图案。影壁上砖雕为茂密的花饰,花饰中均匀雕刻着佛教中十八罗汉(举罗汉、伏虎罗汉、喜庆罗汉、看门罗汉、长眉罗汉、挖耳罗汉、骑象罗汉、乘鹿罗汉、开心罗汉、探手罗汉、托塔罗汉、芭蕉罗汉、过江罗汉、布袋罗汉、降龙罗汉、笑狮罗汉、沉思罗汉)释迦牟尼佛像及龙雕,形象逼真,栩栩如生,为砖雕中之上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康熙御碑亭位于影壁后,为八角攒顶式建筑。全高5.16米,碑座98公分,碑头高1.4米,雕刻精巧。碑座前后两面为二组二龙戏珠,左右二侧为两组升龙碑组成。碑文字迹清晰,布局得当,而且此碑文书法精美,是历代书法中可多得的上乘佳作。康熙碑文写在宣纸上,宣纸幅宽90公分,长210公分,总13竖行,其中题目及年月署签各占一行。正文占十一行每行36字楷书,用墨黑中泛兰。共366字。因年代久远纸已发黄,但字迹清楚,端庄挺拔,刚劲又透出秀丽,已保存三百年,视为国宝,现保存于寺内。
观音殿是广仁寺的重大殿,面阔三间,9.7米,进深6.8米,单檐歇山顶,无斗拱。正门悬挂赵朴初亲笔题写的《广仁寺》牌匾,顶脊中央有镀金铜法轮和宝羊一对,与中殿、后殿殿脊上各自的大镀金铜宝刹前后照应,金光灿烂。殿中间供奉的是千手观音,为陕西境内较大的千手观音像。两侧供有弥勒菩萨,韦驮菩萨和木质四大天王塑像。观音殿后檐下悬挂《密藏殊胜》匾,大门的两边墙上悬挂着二幅唐卡,手工绘制画成:西侧边为六道轮回图,东侧为300年后班禅大师将转生到香巴拉净土率领军队战胜魔众的故事。
绿度母殿是广仁寺第二重大殿,面阔三间,为广仁寺主殿,主位供奉绿度母,西侧供奉文殊菩萨,东侧供奉普贤菩萨。大殿檐下悬挂康熙御笔《慈云西荫》匾,西侧为中国佛协副会长、北京雍和宫主持嘉木样·图不丹活佛题写《永照法轮寺》匾。广仁寺为绿度母的主道场。绿度母为观世音菩萨的化身,古代称多罗菩萨、多罗观音,共有二十一尊,皆为观世音菩萨之化身。广仁寺绿度母像现少女相,全身绿色,一面二臂,现慈悲相。头戴五佛宝冠,身佩各种珠宝,着各色天衣,下身重裙,以示庄严;坐菩萨座于莲花月轮上,右足呈蹍踏状,左足踡屈。右手向外置于右膝上,作施愿印,持乌巴拉花,左手置于胸前,亦持乌巴拉花,供座为清代珍贵檀香木供座。
广仁寺千佛殿内的造型、八吉祥图、云、龙等木雕工艺纯手工完成,用去黄金4.6千克。殿内刻有梵文、藏文、蒙文、汉文等几种文字雕刻的经文是中华多民族大家庭和谐的象征。2006年10月25日,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嘉木样·图不丹活佛专程前来为千佛开光。殿内四根柱子上雕有中国佛教四大名山的四位菩萨:即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四川峨眉山普贤菩萨,浙江普陀山观世音菩萨,安徽九华山地藏王菩萨。所以朝拜了这里,也就朝拜了四大名山的四位菩萨。门柱上也雕有四大菩萨,分别为:虚空藏菩萨,除盖障菩萨,金刚手菩萨,弥勒菩萨,合起来就是释迦牟尼佛身边八大菩萨。
藏经阁是广仁寺第四重大殿,大殿上覆盖金瓦,是藏传佛教规格较高的建筑。广仁寺藏经阁是陕西省一座金瓦殿。大殿东侧是班禅大师行宫,西侧是达赖喇嘛行宫。大殿正门上悬挂的匾额是由乾隆题写的《佛教圣地》匾,门上方绘画的是过去佛(燃灯佛)、佛(释迦牟尼佛)、未来佛(弥勒佛)三世佛,两边是八大菩萨。栋梁、顶部都是采用宫廷彩绘中较高规格的金龙和玺图案,殿内诸多精美巨幅唐卡是请藏区的大活佛用了一年多的时间专门为广仁寺绘制而成。
藏经阁中央供奉的是释迦牟尼佛十二岁等身像,世界上只有两尊这样的佛像,另外一尊供奉在拉萨大昭寺。广仁寺的这尊和拉萨大昭寺的十二岁等身佛像是同法相同比例,见到等身像的功德如同亲见释迦牟尼佛。殿内玻璃函里的汉白玉莲花宝座已有2500年的历史,释迦牟尼佛十二岁等身像就是坐着这个莲花宝座从印度来到长安。从前是供奉在开元寺里,后来几经辗转来到广仁寺。
搭乘地铁2号线,在玉祥门站下,穿过城墙,向北步行至广仁寺。
1、搭乘公交703路,广仁寺站下(步行距离较短)。
2、搭乘公交10、12、12路区间、28、107、235、264、301、606、703路,在玉祥门站下车,过城墙,向北步行至广仁寺。
佛祖十二岁等身像承坐唐汉白玉莲花宝座
广仁寺所藏汉白玉莲花宝座为唐代文物,圆形,浅缩腰,中有一圈凸棱,棱上有一圈连珠纹,其上下各高浮雕双层仰覆莲一周,近顶与近底也有一周连珠纹。此佛座很有来头。佛教传说佛祖在世时弟子曾按照佛祖本人塑造且由他亲自开光了三尊佛像,分别为8岁、12岁、16岁等身像,所以12岁等身像宝贵。当年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时,提出把释迦牟尼佛12岁等身像带去西藏,唐太宗应允后要求将等身像的莲花宝座留在长安,给长安人民留些福报。后康熙皇帝下令将莲花宝座从开元寺移至广仁寺供奉,该佛座此后便一直保留在广仁寺内了。
康熙皇帝亲书《御制广仁寺碑》
全碑高5.16米,碑首高1.4米,碑座高0.98米。全碑文字布局得当,书法俊美,镌刻字迹清晰如初。全碑366个字,按康熙御笔真迹雕刻,刀工有力,系康熙朝宫廷刻师梅玉峰的杰作,且全碑无一字破损,是碑石中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碑首因历史原因已与碑身脱离,但未散失,现独立摆放在碑亭之前,作为历史文物被精心保护。碑首拱形。正面雕一组二龙戏珠纹,双龙对视。龙曲颈昂首,双目圆睁,张口伸舌。龙体粗壮,龙尾相互盘绕,中有圭额。
《御制广仁寺碑》碑文真迹原件
保存于广仁寺关公殿中,纸本,纵210厘米、横90厘米。文字竖13行,其中题目及年月署签各占1行,正文11行,每行36字,共366字。楷体,用墨黑中泛蓝,帖左上角钤有“康熙御笔之宝”阳文朱印。全篇字体端庄挺拔,刚中见秀,被视为镇寺之宝。康熙虽一生酷爱丹青,但其真迹现今并不易寻。综观康熙传世作品,其四字题匾居多,像广仁寺所藏多达366字的完整文章手迹,非常罕见。
明版《大般若波罗密多经》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是佛教经典,简称《般若经》,为宣说诸法皆空之义的大乘般若类经典的汇编。广仁寺藏该套经书是中国佛教文化稀有之古籍,为佛教界所仰慕。这套佛经命运多舛,在“文革”中险些被回炉造纸,恰好被文管所干部发现,联合众人救下,后归还了广仁寺,方才得以保全至今。
清乾隆皇帝御赐汉白玉莲花缸
广仁寺藏汉白玉莲花缸,是清乾隆年间由一整块汉白玉雕成,体量相当硕大,缸高1米、直径1.4米,座高0.39米、直径1.32米。缸口内敛,口沿内有乾隆年吉日造铭文。丰肩,鼓腹,平底。口沿刻方折回纹,腹部刻缠枝莲纹。下设有圆座。体积如此大的汉白玉缸,实为佛教寺院中艺术珍品。此缸本不是广仁寺之物,因该缸上有“莲花宝瓮供奉大崇圣寺佛前”等铭文,可知此缸原为西安市中的大佛寺——大崇寺之物。“文革”中还在小雁塔院中放置过。体量如此巨大的石缸被反复搬挪,从侧面也反映出人们对它的珍视。
慈禧太后西行时赏给广仁寺楠木龙灯一对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十月慈禧太后携光绪帝“庚子西狩”来到西安,住至广仁寺,颁赐三宝:一为匾额,二为楠木龙床,三为楠木龙灯一对。楠木是分布于中国湖北西部、贵州西北部及四川、湖南等地的一种名贵木材。楠木树龄据传大都在500岁以上,十分珍贵。此对龙灯为整块楠木镂空雕刻而成,顶上有铜挂钩,灯体上刻卷云等吉祥纹饰,龙头上配有铜钩及流苏,镂空处镶嵌有玻璃,玻璃上有花卉彩画等,精美异常。
清檀香木供座
广仁寺大殿内有3个清代供座(须弥座),均为珍贵檀香木精细雕刻而成,上有莲瓣、祥云等吉祥纹饰,每座之上并设有一周柱状装饰,其中有多种佛教吉祥动物雕件,现存大鹏金翅鸟、马、大象等。这些吉祥动物雕刻得栩栩如生,且身有贴金。中国国天然檀香树早在明清时期就已经被砍伐殆尽。因檀香木生长条件苛刻,产量极低,天然檀香木仅存于印度、斐济和澳大利亚,受到严格保护,故尔广仁寺所藏清代檀香木供座十分珍贵。
万年灯
广仁寺万年灯,体量十分巨大,系黄铜铸造,如喇叭形,侈口,直腹下弧收,圈足,通体无纹饰,腹部铸有楷书“万年灯”三字。加满油为54千克。万年灯是昼夜长明不熄的,全部加满时可盛入108斤油。万年灯也叫长明灯,又名续明灯或无尽灯。古代除夕夜家家户户所点燃的灯具一经点亮,就不能吹灭,直到油尽、烛终,自行熄灭,这是中国一项古老的传统民俗。许多寺庙也会在佛像前摆放长明灯。佛教认为亲见长明灯者增长智慧,明亮前程,给长明灯供油意为驱除心中无明愚痴。
广仁寺“六大匾额”分别为:康熙题写《广仁寺》;赵朴初题写《广仁寺》;康有为题写《庄严佛土》;康熙题写《慈云西荫》;慈禧题写《法相庄严》;乾隆题写《佛教圣地》。
广仁寺“六大奇树”分别为:百年紫荆花树、百年丁香树、含羞树(又名痒痒树)、百年双叶柏(命为团结树、和谐树)、慈禧太后挂衣柏(又名钗孔柏树)、百年菩提树。
2006年,广仁寺举办“从走唐蕃古道——迎请文成公主回娘家”的大型佛教文化活动,活动由广仁寺发起,台湾旅美华人齐茂春先生出资善款260多万元,选用印度小叶紫檀木雕刻了释迦摩尼12岁等身像和文成公主像,在拉萨大昭寺由著名活佛阿钦仁波切和丹增仁波切主法,携同108位高僧举行了连续8小时的开光大典。广仁寺组织了百余人的僧众迎请团,历时20多天,行程7000多公里,重走文成公主当年进藏路线——唐蕃古道,将两尊圣像迎回长安,途中在塔尔寺、法门寺都做了大型的佛事活动。这次活动体加强了汉藏两地的文化交流,促进多民族团结与民族文化交流。
2015年,寺内举行燃灯节,僧侣及香客游人,将酥油灯摆成精美的图案,祈福世界和平与生活幸福。
2016年,腊月初八,西安广仁寺连夜熬制130锅腊八粥,吸引上万名市民、游客排队现场喝粥。
广仁寺藏经阁供奉着世界上仅有的两尊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之一,见此像功德如同亲见释迦牟尼佛。世间只有三尊佛祖等身佛像,以十二岁时释迦牟尼身为皇子的鎏金铜像较为精美与尊贵。西藏小昭寺主供的释迦牟尼八岁鎏金铜像原供于大昭寺,在文革中被锯为两截。二十五岁等身佛像原本在印度菩提迦耶,运往英国展出途中沉入海底,因而世间仅存西藏大昭寺和西安广仁寺完好的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广仁寺十二岁等身像和拉萨大昭寺十二岁等身佛像同法相同比例,在佛教徒心中具有见佛本人之加持力。
清朝初年,清政府在西藏、青海藏传佛教上层喇嘛进京朝见皇帝的沿途,建立寺院,向蒙族、藏族表明,清政府充分尊重他们的宗教信仰习俗和保护藏传佛教,笼络人心,达到巩固西北边陲的目的。广仁寺迄今有三百多年历史,在历史上起着凝聚、促进西北边陲多民族团结的作用,是藏汉文化交流、民族团结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