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镜为什么能放大物体 放大镜原理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璞玉惊华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摘要:放大镜为什么能放大物体?放大镜是利用光的折射原理成像的,本质上来说就是光的折射。为看清楚微小的物体或物体的细节,需要把物体移近眼睛,这样可以增大视角,使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较大的实像。但当物体离眼睛的距离太近时,反而无法看清楚。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放大镜的原理

放大镜可以用来观察物体细微之处的仪器,是一种简单的目视光学仪器,属于一种焦距小于眼的明视距离的会聚透镜。人之所以能够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在人眼视网膜上可以形成一个正比于物对眼所张的角。如果视角变大,那么在眼中形成的像也会越大,就能准确看到物体的每一细微之处。

将物体移近眼睛,就能使人的视角加大,但由于人眼的调焦能力有一定的限制。而利用放大镜,把物体放在眼睛前面,同时将物体放在放大镜的外面,可以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利用放大镜就能够达到放大视角的目的。

虚像与实像的区别

实像:物体上某点发出(或反射、折射)的光,经过面镜、透镜的反射,折射的实际光线如果是会聚的,其会聚点我们叫物体上某点的实像点。对应于物体上每一个物点都有一个实像点,与物体上各物点相对应的所有实像点的集合,就是物体的实像。实像可以在光屏上呈现出来,如照相机底片上所成的就是实像。

虚像:由面镜成透镜反射或折射的实际光线如果是发散的,则它们不可能会聚,它们的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就是虚像点。所有虚像点的集合,就是物体的虚像。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但可以用眼睛直接观察到。

放大镜的形状是两边薄,中间厚。光线通过它的时候会发生折射,聚到一点上,我们把这一点叫焦点。用放大镜看东西时,如果我们的眼睛正好在这个焦点上,从物体来的光线经过折射后进到眼睛里,眼睛就会以为光线是从远方直接射进来的,使我们觉得这个物体比原来大了许多。

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时候,首先要使物体和镜面保持平行。然后调整放大镜和物体间的距离,直到要看的物体十分清楚时为止。

这时,我们的眼睛正好是在放大镜的焦点上。另外,千万不要用放大镜看太阳。因为放大镜能把阳光聚集在一起,温度很高,会把眼睛烫伤。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提交说明: 快速提交发布>> 查看提交帮助>> 注册登录>>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如何使用电脑里的放大镜 电脑放大镜怎样关闭
有时候我们看东西的时候字比较小,看不清楚,这个时候就需要用到系统的自带放大镜功能。那么电脑放大镜在哪?如何使用电脑放大镜?方法很简单,鼠标右击桌面任意地方,弹出菜单栏,选择个性化;进入到个性化面板,点击页面左下角的轻松访问中心;然后在轻松访问中心里面,页面的中间就可以看到有个启动放大镜,点击即可。接下来就一起了解一下详细知识吧。
放大镜倍数的标准是什么 放大镜倍数计算公式
放大镜可以让我们观察细小的东西,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放大镜倍数的标准就是当物距变时,像距也跟着变,像成在明视距离处(25厘米)时的放大率为本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放大镜也有自己的倍数计算公式,想知道具体是什么吗?快点击和我一起到文中看看吧!本文将简单介绍放大镜的倍数标准以及倍数计算公式。
放大镜有哪些分类?放大镜的用途是什么?
老年人由于视力逐渐退化,因此在看书或者报纸的时候就会看的不清楚,这时候就会用到放大镜来帮助阅读。这种放大镜一般是手持放大镜,此外,放大镜还有很多类型,比如台式放大镜、户外便携放大镜、专业鉴定测量放大镜等等。放大镜除了可以帮助阅读外还能用于电子行业各项操作的检查、艺术品的雕塑和鉴赏等,下面和小编一起了解一下相关知识。
凸透镜成像实验怎么做 凸透镜成像有什么规律
凸透镜是中央较厚,边缘较薄的透镜。放大镜就是利用凸透镜制作的。我们在学生时代都学过物理,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想必大家还记得,那么你还记得这个实验是怎么做的吗?首先当然是准备好实验器材,包括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然后把透镜放在光具座标尺中央,从透镜的位置开始在左右两边的标尺上用笔标出等于焦距和2倍焦距的位置……
【光学放大镜】光学放大镜的原理 光学放大镜的种类和功能
光学助视器的种类很多, 有光学放大镜、光学望远镜、护视助读设施(非光学助视器)等,接下来本文将讲述手持式放大镜、眼镜式光学放大镜、立式光学放大镜、放大镜组等光学放大镜的种类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