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止劳动合同的条件有哪些 终止劳动合同补偿金怎么算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心灵密语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摘要:终止劳动合同的条件有哪些?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一是劳动合同期满的;二是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三是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四是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等等。

终止劳动合同的条件有哪些

1、劳动合同期满的;

2、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3、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

4、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

5、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终止劳动合同补偿金怎么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若劳动者月工资未高于前述3倍数额,则无支付年限限制,可以超过12年。如果劳动者月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

对于因用人单位的合并、兼并、合资、单位改变性质、法人改变名称等原因而改变工作单位的,其改制前的工作时间可以计算为“在本单位的工作时间。另外,劳动者非因本人原因从原用人单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单位工作的,劳动者在原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合并计算为新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原用人单位已经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新用人单位在依法解除、终止劳动合同计算支付经济补偿的工作年限时,不再计算劳动者在原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

禁止解除哪些劳动合同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1、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2、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3、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4、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5、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提交说明: 快速提交发布>> 查看提交帮助>> 注册登录>>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律师咨询收费的形式与标准 律师服务收费注意事项
律师费即律师代理费,是指律师为委托人代理法律事物应当收取的报酬。律师咨询服务一般有网上咨询、电话咨询和约见咨询三种,前两种免费,约见咨询会收取一定的费用。如果请律师代理,律师的收费形式有计件收费、按标的额比例收费和计时收费三种,具体的收费金额各地有所不同。律师服务收费要考虑到工作时间、难易程度、委托人的承受能力、风险责任等因素。下面来了解一下律师咨询收费标准吧!
农民误工费赔偿标准 农民误工费怎样提供证明
很多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作条件都很艰苦,特别是还有很多是从事高危工作,一旦受到人身意外伤害,不仅住院治疗要花费一大笔钱,还会耽误原本正常的工作进度。因此,法律规定,侵权人应当赔偿被侵权人因误工减少的收人损失,即赔偿农民误工费。农民误工费赔偿标准是怎样规定的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下。
股东权益包括哪些 如何处理股东权益纠纷
因股东权益引发的纠纷主要可分为股东权纠纷、出资纠纷、滥用股东权利纠纷、董事/监事/经理损害公司利益纠纷、利用关联关系损害公司利益纠纷、股权转让侵权纠纷、解散公司纠纷和解散公司纠纷等。那么,遇到股东权益纠纷该怎么处理?可以采取直接诉讼或派生诉讼的方式,详细内容一起来了解下吧,希望对你有帮助!
终止劳动合同的条件有哪些 终止劳动合同补偿金怎么算
终止劳动合同的条件有哪些?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一是劳动合同期满的;二是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三是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四是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等等。
劳动者权益有哪些?劳动法权益受到侵犯如何维权?
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期间,如果因为某些原因与用人单位发生纠纷,觉得自己的权益被侵犯,可以举起法律的武器,合法维护自身的权益。想要更好保护自己的权益,一定得要了解清楚劳动者权益具体内容。劳动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监察举报投诉、信访这几种途径方式。下面一起来看看劳动者权益的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