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寄存柜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密码寄存柜广泛应用于商超、景区等场景,核心由电子控制系统、存储柜体与锁具构成。电子控制系统集成微处理器与嵌入式程序,实现逻辑控制;存储柜体提供标准化储物空间;锁具采用机电一体化设计,保障物品安全。
指令输入与处理
用户通过操作面板触发“存物”指令并输入密码,操作面板将按键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经串行通信协议传输至主控制系统。系统依据预设规则校验密码格式,确保输入有效。
寄存格动态分配
控制系统通过I/O接口实时监测各寄存格门磁传感器状态,获取空闲格信息。基于动态分配算法选定目标寄存格,并将对应地址信息存储,建立密码与寄存格的关联。
电控锁具驱动
主控制系统通过继电器或驱动电路,向目标寄存格的电磁锁或电机锁发送开锁电信号。电磁锁利用电磁力解锁,电机锁则通过电机带动齿轮组,实现锁舌伸缩,完成柜门解锁。
数据加密存储
采用哈希算法对用户密码加密,与寄存格编号组成键值对,存储于非易失性存储器。这种加密存储方式保障密码安全,便于后续快速检索匹配。
状态监测更新
门磁传感器基于干簧管原理检测柜门开合。当柜门关闭,传感器输出电平变化,触发控制系统中断程序,更新寄存格状态为“占用”,并记录操作时间。
取物验证与解锁
用户输入密码后,系统对输入密码进行哈希计算,与存储器中数据逐位比对。若匹配成功,通过SPI或I²C通信协议向锁控模块发送解锁指令,重复电控锁具驱动流程,实现柜门开启。
数据清除与资源释放
用户取物并关闭柜门后,控制系统清除对应寄存格的密码存储数据,将其状态重置为“空闲”,完成存储资源的回收,为后续使用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