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商用消毒柜使用方法
物品预处理:使用前,需仔细清理待消毒物品上的食物残渣,再用清水彻底冲洗干净,避免残留物在消毒过程中影响效果或污染设备内部。随后,将物品表面的水分尽量沥干,防止过多水珠进入消毒柜,以免影响设备正常运行和消毒效率。
规范摆放物品:摆放时应遵循分层原则,不同类型的物品分区域放置。餐具需竖立摆放,确保内外都能充分接触消毒因子。同时,物品之间要留有足够空隙,避免相互堆叠挤压,保证消毒气体或热量能均匀渗透到每个角落,提升整体消毒效果。
选择合适模式:根据物品材质选择对应的消毒模式。耐高温的陶瓷、金属类物品,可选用高温消毒模式;塑料等不耐高温物品,适合紫外线加臭氧的消毒模式;部分复杂物品可采用组合消毒模式。并根据物品数量和污染程度,设置合理的消毒时间。
启动与等待:确认物品摆放无误、柜门密封严实后,启动消毒柜。消毒过程中,切勿随意打开柜门,防止消毒因子外泄影响效果,同时避免造成安全隐患。需耐心等待消毒程序完成,待设备发出结束提示后再进行后续操作。
消毒后处理:消毒程序结束后,不要立即打开柜门,可稍作静置让物品冷却。开门时注意避让热气或气体,取物时最好佩戴隔热手套,防止被高温物品烫伤。取出物品后,及时关闭柜门,保持设备内部洁净,为下次使用做好准备。
二、操作商用消毒柜的注意事项
严禁违规放置物品:绝对不能将易燃、易爆物品放入消毒柜,以免引发火灾或爆炸等严重事故。未经过清洗的物品也禁止放入,其表面的污渍和油脂在消毒时可能产生异味,甚至损坏设备部件,影响设备使用寿命。
控制承载量:放置物品时,切勿超过层架的最大承重限额,避免层架变形或损坏,导致物品掉落。同时,整体放置量不宜过多,要给消毒因子的流通留出空间,确保设备能正常发挥消毒作用,避免因超载降低消毒效果。
避免中途操作:消毒过程中,严禁打开柜门,防止高温、臭氧等对人体造成伤害,也避免影响消毒的连续性和效果。非操作人员,尤其是儿童,应远离设备,防止意外触碰引发危险,确保操作环境安全。
注意消毒后防护:高温消毒结束后,柜门和内部物品温度较高,需等待 10 分钟以上再开门,防止热气灼伤。臭氧消毒完成后,建议等待 20 分钟左右,让臭氧充分分解,避免残留气体对人体产生刺激。
定期检查维护:要定期清洁消毒柜内外,去除表面油污和内部杂质,保持设备洁净。同时,检查门封条是否完好,若出现破损需及时更换,确保密封性能。还要关注电源线和插头,发现老化、破损等情况立即处理,保障用电安全。
及时处理故障:使用过程中,若设备出现异常声响、异味或故障代码,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断开电源,切勿继续操作或自行拆解维修。需联系专业维修人员进行检查和处理,排除故障后再投入使用,避免引发更严重的问题。
规范人员操作:操作人员需熟悉设备的使用说明和操作流程,避免因操作不当造成设备损坏或安全事故。新员工上岗前应接受相关培训,确保其能正确、安全地使用消毒柜,减少人为失误带来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