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屏蔽机柜的原理是什么
屏蔽机柜的核心原理基于 “法拉第笼” 电磁屏蔽理论,当电磁波接触机柜金属壳体时,高导电率材料(如冷轧钢板、镀锌钢板)中的自由电子在电磁场作用下产生定向移动,形成感应电流。这一过程将电磁波能量转化为电流热能消耗,或通过反射作用将外部电磁波阻挡在机柜外;同时,机柜内部设备产生的电磁辐射也会被壳体反射、吸收,无法穿透金属屏障外泄,实现 “内外双向隔离”。
表面反射:电磁波遇到金属表面时,因金属中自由电子的振荡,产生与入射波方向相反的感应电流,形成反射波,直接削弱入射能量。
内部吸收:透射进金属的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与金属晶格相互作用,能量转化为热能(涡流损耗),进一步衰减。
多次反射:若金属板厚度足够,透射波在金属内部多次反射,每次反射均伴随能量损耗,直至完全衰减。
对低频电磁波(如 10kHz-100MHz),主要通过壳体厚度与磁导率材料(如冷轧钢)的磁滞损耗衰减能量;对高频电磁波(如 1GHz 以上),则依赖金属表面的反射作用(趋肤效应使电流集中在表面,增强反射效率),配合吸波材料内衬进一步吸收剩余能量,最终实现全频段电磁屏蔽效能达标。
二、屏蔽机柜结构协同设计原理
无缝导电连接:柜体接缝处的铍铜簧片、导电衬垫等组件消除缝隙,确保壳体电气连续性,避免电磁波从缝隙 “泄漏”(缝隙若大于 λ/20,屏蔽效能会大幅下降,λ 为电磁波波长)。
波导与滤波抑制:通风波导窗通过 “截止波导” 原理,仅允许空气流通而阻断高频电磁波(波长小于波导尺寸时无法传播);电源 / 信号滤波器则抑制通过线缆传导的电磁干扰,切断 “传导耦合” 路径。
接地引流:可靠接地系统将感应电流快速导入大地,避免电荷积累形成二次电磁辐射,同时消除静电对设备的干扰,强化屏蔽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