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轴是什么材质做的
曲轴工作时需承受周期性的气体压力、惯性力及扭矩,受力状态复杂,因此对材质的“耐疲劳强度”、“抗冲击韧性”、“耐磨性”要求极高。目前行业内常用的曲轴材质主要分为两大类:
1、锻钢材质
锻钢是高负荷、高性能发动机(如乘用车涡轮增压发动机、商用车重型发动机)曲轴的主流选择,其核心优势是“组织致密、力学性能均匀”。
常用类型:以45#优质碳素钢、40Cr合金结构钢为主,部分高端场景会采用35CrMo、42CrMo等高强度合金锻钢。
性能特点:通过“锻造+调质处理(淬火+高温回火)”,锻钢曲轴的抗拉强度可达800-1200MPa,耐疲劳强度比铸铁高30%-50%,能承受长期高频次的冲击与扭矩,不易出现裂纹或断裂。
适用场景:乘用车高性能版车型、重型卡车、工程机械用发动机等对动力和可靠性要求严苛的场景。
2、铸铁材质
铸铁材质因“成本低、铸造工艺简单”,广泛应用于中低负荷发动机(如普通乘用车自然吸气发动机、小型商用车发动机),其中“球墨铸铁”是当前铸铁曲轴的主流类型。
普通灰铸铁:早期低端发动机曾采用,但其脆性大、耐疲劳性能差,目前已逐渐被淘汰。
球墨铸铁:通过在铸铁中加入球化剂(如镁、稀土),使石墨呈球状分布,大幅提升了材质的韧性与强度——其抗拉强度可达600-900MPa,接近部分锻钢水平,且耐磨性优于锻钢,同时铸造时能精准成型复杂结构,降低加工成本。
适用场景:普通家用轿车、微型货车、小型农机用发动农机机等对成本敏感且负荷适中的场景。
3、其他特殊材质
少数高端或特殊用途发动机(如赛车、航空发动机)会采用“粉末冶金合金”或“陶瓷基复合材料”,这类材质虽具备更优的耐高温、耐磨损性能,但因成本极高、加工难度大,暂未大规模普及。
二、曲轴的组成部分有哪些
曲轴的结构设计需适配发动机缸数、冲程等参数,但其核心组成部分基本一致,主要包括以下6个关键部件:
1、主轴颈
结构:曲轴上与发动机缸体“主轴瓦”配合的圆柱形部位,沿曲轴轴线均匀分布(数量通常比缸数多1个,如4缸发动机一般有5个主轴颈)。
功能:作为曲轴的“支撑轴”,承受曲轴旋转时的径向力,确保曲轴在缸体内稳定旋转,同时需与主轴瓦配合实现润滑,减少磨损。
2、连杆轴颈(曲柄销)
结构:位于主轴颈之间,与连杆大头“连杆瓦”配合的圆柱形部位,数量与发动机缸数一致(如4缸发动机有4个连杆轴颈)。
功能:连接连杆与曲轴,将活塞传递的往复力转化为曲轴的旋转扭矩,是曲轴受力最集中的部位之一,对材质的耐疲劳强度要求最高。
3、曲柄臂(曲柄)
结构:连接主轴颈与连杆轴颈的“拐臂状”部件,呈对称或非对称分布(根据发动机平衡需求设计)。
功能:传递主轴颈与连杆轴颈之间的力,同时为曲轴提供足够的刚性,防止曲轴在旋转时因受力变形。
4、平衡块
结构:铸/锻在曲柄臂外侧的配重块,形状与重量根据曲轴“动平衡”需求设计。
功能:抵消曲轴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由连杆轴颈、连杆大头等偏心部件引起),减少发动机振动,降低噪音,延长轴承、缸体等部件的使用寿命。
5、曲轴前端
结构:曲轴靠近发动机前端的端部,通常设有“正时齿轮/皮带轮安装台”“油封密封面”。
功能:安装正时齿轮(或皮带轮),驱动凸轮轴、水泵、发电机等附件运转;同时通过油封密封,防止机油泄漏。
6、曲轴后端
结构:曲轴靠近变速箱的端部,设有“飞轮安装法兰”、“油封密封面”,部分曲轴还会集成“信号齿圈”。
功能:通过法兰安装飞轮,将曲轴的旋转扭矩传递给变速箱;信号齿圈则与转速传感器配合,为发动机ECU(电子控制单元)提供转速信号,实现精准点火与喷油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