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国家级非遗民间文学名单公布 四川民间文学非遗名录

本原创文章由 MAIGOO文章编辑员35号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天府之国”的四川历史悠久,巴蜀地域文化厚重,各民族文化多姿多彩。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勤劳智慧的四川各族人民创造了灿烂丰富、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四川省民间文学非遗项目就有格萨(斯)尔、彝族克智、禹的传说、羌戈大战、毕阿史拉则传说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四川省民间文学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四川省国家级非遗之民间文学项目名单
编号 名称 项目类别 公布时间 项目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保护单位
Ⅰ-27 格萨(斯)尔 民间文学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四川省 甘孜藏族自治州文化馆
Ⅰ-75 彝族克智 民间文学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四川省美姑县 美姑县文化馆
Ⅰ-91 禹的传说 民间文学 2011(第三批) 新增项目 四川省汶川县 汶川县文化馆
Ⅰ-91 禹的传说 民间文学 2011(第三批) 新增项目 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 北川羌族自治县文化馆
Ⅰ-122 羌戈大战 民间文学 2011(第三批) 新增项目 四川省汶川县 汶川县文化馆
Ⅰ-141 毕阿史拉则传说 民间文学 2014(第四批) 新增项目 四川省金阳县 金阳县文化馆
Ⅰ-152 玛牧 民间文学 2014(第四批) 新增项目 四川省喜德县 喜德县文化馆
声明:以上四川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文学项目名录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确定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数据截至2021年(第五批次),文章仅供参考,最新数据以官媒发布的为准。
四川省国家级非遗之民间文学项目介绍
大禹治水是我国上古时代一件了不起的工程,曾经造福人类,成为我国古代人民力量和智慧的象征。一直到1000多年后的春秋时代,鲁国昭公元年(公元前541年)时,当时的一个名叫刘定公的人还说:“美哉禹功,明德远矣。微禹,吾其鱼乎!”意思是说,禹的功劳实在太伟大了,他给人类的遗惠影响深远。 史学家们还考证,在我国古老的铜器铭文里,也有关于禹治水的记载,说他是“平水土定九州的人”。这说明禹治洪水是一个很悠久很普遍的神话。2011年5月23日,禹的传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格萨(斯)尔》是关于藏族古代英雄格萨尔神圣业绩的宏大叙事。史诗全面反映了藏族以及其他相关族群关于自然万物的经验和知识,成为藏族等族群普通民众共享的精神财富,至今仍是藏族等各族群历史记忆和文化认同的重要依据。格萨尔史诗也称《格萨尔王传》,是一部一百多万诗行、两千多万字的作品。作品讲述了传说中的岭国国王格萨尔的故事,他以惊人的毅力及神奇的力量征战四方、抑强扶弱造福人群。2006年5月20日,格萨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毕阿史拉则传说是2014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一种民间文学。2014年12月3日,由国务院公布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中,金阳县申报的民间文学“毕阿史拉则传说”榜上有名。 【 详细>>】
《羌戈大战 》是羌族民间史诗中最为著名的一部,叙述了羌族人民祖先历尽艰难困苦,与魔兵战,与戈人战,被迫从西北迁居岷江上游的历史。《羌戈大战》是一部具有英雄史诗性质的颂歌。它讲述了远古时候,羌民的祖先由西北辗转迁徙并定居岷江上游的历程。其时,羌人与"身强力壮、凶悍威猛"的戈基人频频争战。后在天神的帮助下,战胜了敌人,安居乐业,繁衍生息。《羌戈大战》是反映了历史上羌族经历过民族大迁徙的史实。2011年5月23日,四川省汶川县申报的“羌戈大战”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彝族克智 是一种彝族民间脍炙人口、广为传诵的诗体口传文学。是彝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的文化积淀,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它叙述内容包罗万象,诗体语言通俗易懂,艺术性强,诵之朗朗上口,易于铭记。2008年6月7日,彝族克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玛牧特依”又叫“玛牧”,是彝族人民口头流传的传统道德教育经,主要起着典章制度、民族习惯法、教育启迪、劝学劝说等作用。它以优美的古彝语诗句,以富于哲理的格言句式,以教育、训导、劝说的文化口吻,以智者、贤者、能者的思想,以培养优良、贤能、文明、有道德者为目标,影响和维系着彝区社会几千年的历史。“玛牧”的主要内容是对不同阶段、不同群体、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分别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和准则。在社会全面进步、经济高速发展得今天,“玛牧”仍然在它的流行地起到应有的道德教育功能。 【 详细>>】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注明“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所有作品,均为MAIGOO网原创、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MAIGOO网”。违反上述声明者,网站会追责到底。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艺术类】音乐_戏剧_曲艺_舞蹈_游艺杂技
表演艺术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常见的有隐约、戏剧、曲艺、舞蹈和游艺杂技等,这些文化底蕴与深度在传承与发展中,可以通过美妙的舞姿、动听的声音与动人的故事、充满魅力的表演等形式将这些优秀文化传达和讲述给后人。今天MAIGOO小编就来为您盘点一次常见的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北京市十大著名国家非遗名录 北京著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张金名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首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凸显首都历史文化价值,彰显首都风范、古都风韵。那么,北京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MAIGOO小编整理了北京十大著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名录,有京剧、北京烤鸭、北京皮影戏、北京兔儿爷、北京景泰蓝、京绣、北京料器、京西太平鼓、北京评书等北京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起来看看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 北京市 ★★★
2.1w+ 8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名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录
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所规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重要原则之一。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不仅肩负着延续传统文脉的使命,彰显着遗产实践能力的最高水平,还不断地将天才般的个性创造融入传承实践活动中,对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持久传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家文化主管部门先后命名了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计3998人,以下是名单。
陕西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 陕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陕西历史源远流长,是中国古人类和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那么陕西非物质文化有哪些呢?本文整理了陕西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包括西安鼓乐、陕北秧歌、秦腔、陕北民歌、榆林小曲、凤翔木版年画、陕北说书、黄帝陵祭典、韩城秧歌、凤翔泥塑等非遗项目,下面maigoo小编还盘点了陕西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起来看看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 陕西省 ★★★
3.5w+ 15
广西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广西是一个具有源远流长历史文化的多民族地区,由于广西复杂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的特殊性,使得广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民族性、多样性、独特性等几个特点。据买购网小编了解,刘三姐歌谣、壮族歌圩、桂南采茶戏等非遗文化历史积累深厚,与当地百姓生产生活、精神信仰息息相关的民族剧种得到了较好的传承。你知道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哪些吗?本文整理了广西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刘三姐歌谣、壮族歌圩、桂剧、那坡壮族民歌、彩调、桂南采茶戏、壮剧、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等,一起来看看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 ★★★
2.4w+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