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3日,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标准》修订编制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在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召开。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相关主管部门及标委会领导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会上,编制组围绕标准修订大纲(草案)、核心技术问题展开深入研讨,并明确了后续工作进度计划与任务分工。上海悍马建筑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参编单位参会。
标准修订的背景
我国建筑行业逐步从“增量扩张”向“存量优化”转变
>>政策导向
2020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建设”。
2021年住建部就《关于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问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中提出“坚持应留尽留,全力保留城市记忆”的相关要求。
2024年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强调大力实施城市更新。
>>双碳目标下的必然选择
结构加固作为城市更新中“防止大拆大建”的核心手段,既是落实“双碳”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举措,也是保护建筑历史文化遗产的必要途径。
数据显示,根据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全国城乡房屋共有约3.54亿栋,面积已经超过1200亿平方米。大量既有建筑面临服役年限到期、性能不达标、自然灾害损伤积累、管理维护不足等问题,维修加固需求日益迫切。其中,混凝土结构因应用最广泛、存量最大,其加固需求尤为突出。
标准修订的必要性
第一版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自2006年11月开始实施,第二版《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13于2013年11月1日发布,2014年6月1日开始实施。标准的技术内容合理,可操作性强,标准的实施,为混凝土结构的加固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撑,在我国混凝土结构加固改造工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近年来,行业发展对标准提出了新要求:
>>规范体系协调
近年来,强制性工程规范《既有建筑鉴定与加固通用规范》和《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已发布实施,《混凝土结构设计标准(2024版)》也完成了修订工作,需同步优化本标准以实现配套衔接。
>>技术内容迭代
2013版标准中存在个别参数需要调整,且有新型加固材料及其配套的加固方法已经成熟,需纳入本标准中以适应工程创新需求,进一步满足工程实践的需要。
编制团队与技术基础
本标准修订由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上海悍马建筑科技有限公司与同济大学、湖南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东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共同参与。参编单位覆盖材料、设计、施工、检测、鉴定、加固全产业链,起草专家均长期从事既有建筑检测鉴定、加固改造及材料研发,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与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并深度参与标准化改革工作,为标准修订奠定了坚实基础。
下一步,编制组将按照会议确定的分工与进度,系统推进标准修订工作,力求通过技术升级进一步提升混凝土结构加固的安全性、经济性和适用性,为城市更新与建筑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