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蒙古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 内蒙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本原创文章由 MAIGOO榜单研究员314号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导语
内蒙古自治区地域辽阔,这里的人民淳朴热情,至今保留着许多民族独有的传统民俗。你知道内蒙古有哪些非遗文化吗?下面MAIgoo小编整理了内蒙古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包括传统音乐呼麦、蒙古民间拉弦乐器马头琴、草原盛会那达幕,还有蒙古族长调民歌、祭敖包、蒙古包营造技艺、蒙古族马具制作技艺、蒙古族服饰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了解更多的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
内蒙古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
  • 排排榜
  • 关注榜
  • 得票榜

内蒙古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榜单MAIGOO小编主要依据内蒙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传承情况以及在内蒙古地区的影响力等因素进行选择,并综合参考互联网相关排行榜/榜单进行推荐,名单仅供参考,帮助您了解内蒙古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有疑问,欢迎在末尾评论/交流指正。 为我喜欢的投票>>

本榜单仅供参考使用,如果对于该榜单您有更好的建议,请 推荐入榜/提交>>

内蒙古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
呼麦,又称喉音唱法、双声唱法、多声唱法或浩林潮尔,是蒙古族独有的一种神奇的歌唱艺术,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锡林郭勒、呼伦贝尔草原及呼和浩特市等地区。呼麦是蒙古民族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与蒙古族的历史、文化息息相关,对于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研究均有重要的价值。2006年,蒙古族呼麦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蒙古族呼麦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 详细>>】
马头琴是一种两弦的弦乐器,有梯形的琴身和雕刻成马头形状的琴柄,为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乐器。据MaiGoo小编了解,马头琴是蒙古民族的代表性乐器,不但在中国和世界乐器家族中占有一席之地,也是民间艺人和牧民们喜欢的乐器,用马头琴所演奏的乐曲具有深沉粗犷、激昂的特点,体现了蒙古民族的生产、生活和草原风格。2006年5月20日,蒙古族马头琴音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在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的“那达慕”大会,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那达慕大会的内容主要有摔跤、赛马、射箭、套马、下蒙古棋等民族传统项目,有的地方还有田径、拔河、篮球等体育项目,有引人入胜的歌舞。2006年5月20日,那达慕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蒙古族长调民歌主要流行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北部和蒙古国,是内蒙古自治区传统音乐,具有鲜明游牧文化和地域文化特征的独特演唱形式,是蒙古民族生产生活和精神性格的标志性展示,旋律悠长舒缓、意境开阔,被誉为“草原音乐活化石”。其代表曲目有《走马》、《小黄马》、《辽阔的草原》、《辽阔富饶的阿拉善》等。2005年,中国、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06年5月20日,内蒙古自治区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展开全部】 【 详细>>】
祭敖包是蒙古民族传统习俗,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是祭敖包历史遗存保存较为完整的地区。祭敖包作为一种文化空间,包含了许多蒙古族的传统文化和习俗,对研究游牧文化、蒙古民族发展史具有重要价值。发掘、抢救、保护祭敖包,对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增强社会凝聚力,增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也有重要意义。2006年5月20日,由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申报的祭敖包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种房子,其建造和搬迁都很方便,适于牧业生产和游牧生活,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风格。蒙古包营造技艺是蒙古民族游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内蒙古自治区西乌珠穆沁旗、陈巴尔虎旗地方传统技艺,其技法独特、传承久远的蒙古包营造技艺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2008年,蒙古包营造技艺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蒙古族马具制作技艺是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左翼后旗传统技艺,已成为草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古族马具制作综合了木工、刺绣、毛皮、编织、金属等制作工艺,制作技术精良、用料考究、使用舒适、装饰华美,特色鲜明,集中体现了蒙古族的审美意识及其民族文化特征,具有特殊的工艺价值和重要的文化研究价值。2008年6月7日,蒙古族马具制作技艺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8年5月15日,蒙古族马具制作技艺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列入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 详细>>】
蒙古族服饰也称为蒙古袍,主要包括长袍、腰带、靴子、首饰等。蒙古族服饰具有浓郁的草原风格特色,以袍服为主,便于鞍马骑乘。牧区冬装多为光板皮衣,也有绸缎、棉布衣面者;夏装多布类,长袍身端肥大,袖长,多红、黄、深蓝色。2014年11月,“蒙古族服饰”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 详细>>】
蒙古族刺绣,是中国蒙古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一种手工技艺。蒙古族刺绣不但在软面料上绣花,而且要用驼绒线、牛筋等在羊毛毡、皮靴等硬面料上刺绣。其大面料的贴花方法,粗犷匀称的针法、鲜明的对比色彩,给人以饱满充实之感。2008年,蒙古族刺绣入选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 详细>>】
蒙古族民歌以声音宏大雄厉,曲调高亢悠扬而闻名,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一直是蒙古族音乐文化的基础。其内容丰富,有描写爱情和娶亲嫁女的,有赞颂马、草原、山川、河流的,也有歌颂草原英雄人物的。maigoo编辑盘点了蒙古族民歌代表作品有《嘎达梅林》、《达那巴拉》、《牧歌》、《万丽》、《金杯》、《森吉德玛》、《桑塞玛》等,这些民歌反映了蒙古的风土人情。2008年6月7日,蒙古族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内蒙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序号 名称 所属类别 遗产项目编号
蒙古族呼麦 传统音乐 世界非遗,Ⅱ-4(国家级)
蒙古族马头琴音乐 传统音乐 Ⅱ-35
那达慕 传统民俗 Ⅹ-48
蒙古族长调民歌 传统音乐 世界非遗,Ⅱ-34(国家级)
祭敖包 传统民俗 Ⅹ-40
蒙古包营造技艺 传统技艺 Ⅷ-181
蒙古族马具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Ⅷ-123
蒙古族服饰 传统民俗 Ⅹ-108
蒙古族刺绣 传统美术 Ⅶ-81
蒙古族民歌 传统音乐 Ⅱ-105
中医正骨疗法 传统医药 Ⅸ-6
剪纸 传统美术 世界非遗,Ⅶ-16(国家级)
皮影戏 传统戏剧 世界非遗,Ⅳ-91(国家级)
格萨(斯)尔 民间文学 世界非遗,Ⅰ-27(国家级)
晋剧 传统戏剧 Ⅳ-18
热贡艺术 传统美术 世界非遗,Ⅶ-49(国家级)
中医传统制剂方法 传统医药 Ⅸ-4
民间信俗 传统民俗 Ⅹ-85
鄂温克族服饰 传统民俗 Ⅹ-155
蒙医药 传统医药 Ⅸ-12
更多相关榜单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注明“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所有作品,均为MAIGOO网原创、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MAIGOO网”。违反上述声明者,网站会追责到底。 推荐入榜>> 纠错>> 投诉侵权>>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四川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川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四川非物质文化有哪些?本文Maigoo网小编整理了四川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包括中国四大名绣蜀绣、传统戏曲川剧,还有四川竹琴、川江号子、绵竹木版年画、蜀锦织造技艺、古蔺花灯、羌族刺绣、豆瓣传统制作技艺等,下面还盘点了四川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起来了解下四川非遗文化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川省 ★★★
4.3w+ 22
中国十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代表性国家级非遗项目有哪些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中国拥有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万余项,其中,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达43项,那么中国著名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中国传统医药代表针灸、中国传统体育游艺类代表太极拳、中国传统音乐代表古琴艺术、中国传统美术代表中国剪纸、中国传统民俗代表春节、中国传统戏剧代表京剧、中国传统舞蹈代表秧歌、中国传统民间文学代表牛郎织女等,了解更多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国家级非遗,请浏览本文。
北京市十大著名国家非遗名录 北京著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张金名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首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凸显首都历史文化价值,彰显首都风范、古都风韵。那么,北京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MAIGOO小编整理了北京十大著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名录,有京剧、北京烤鸭、北京皮影戏、北京兔儿爷、北京景泰蓝、京绣、北京料器、京西太平鼓、北京评书等北京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起来看看吧。
湖南十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湖南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湖南是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省,千百年来,汉族与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共同生活在这片热土上,在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一批精深博大、丰富多彩且具有浓郁湖南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了绚丽多彩的湖南“非遗画卷”。那么,湖南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MAIGOO小编整理了湖南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湘绣、汨罗江畔端午习俗、湘剧、湖南花鼓戏、安化黑茶及制作技艺、湖南皮影戏、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湘昆、湘西土家族织锦技艺等,一起来看看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 湖南省 ★★★
5.3w+ 86
安徽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 安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安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拥有众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你知道安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吗?本文整理了安徽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有黄梅戏、徽剧、珠算、宣纸传统制作技艺、凤阳花鼓、花鼓灯、孔雀东南飞传说、淮北梆子戏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构成安徽特有的文化魅力,是安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智慧结晶,下面一起随MAIgoo编辑来看看这些安徽非遗文化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 安徽省 ★★★
3w+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