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蒙古民间文学非遗有哪些 内蒙古国家级非遗民间文学名单

本原创文章由 MAIGOO文章编辑员35号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内蒙古位于祖国北部边疆,由东北向西南斜伸,呈狭长形,东西长约2400公里,南北最大跨度1700多公里。民间文学,是由劳动人民直接创造的且在民间广泛流传的文学形式,具有题材独特,内容丰富,地域文化鲜明的特点。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蒙古民间文学非遗项目就有江格尔、格萨(斯)尔、嘎达梅林、科尔沁潮尔史诗、祝赞词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内蒙古民间文学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内蒙古国家级非遗之民间文学项目名单
编号 名称 项目类别 公布时间 项目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保护单位
Ⅰ-26 江格尔 民间文学 2021(第五批) 扩展项目 内蒙古自治区
Ⅰ-27 格萨(斯)尔 民间文学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少数民族古籍与“格斯尔”征集研究室
Ⅰ-27 格萨(斯)尔 民间文学 2014(第四批) 扩展项目 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 巴林右旗格斯尔文化研究发展中心
Ⅰ-51 巴拉根仓的故事 民间文学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 通辽市群众艺术馆
Ⅰ-59 嘎达梅林 民间文学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左翼中旗 科尔沁左翼中旗文化研究室
Ⅰ-60 科尔沁潮尔史诗 民间文学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师范大学
Ⅰ-114 祝赞词 民间文学 2011(第三批) 新增项目 内蒙古自治区东乌珠穆沁旗 东乌珠穆沁旗文化馆
Ⅰ-163 鄂温克族民间故事 民间文学 2021(第五批) 新增项目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
声明:以上内蒙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文学项目名录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确定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数据截至2021年(第五批次),文章仅供参考,最新数据以官媒发布的为准。
内蒙古国家级非遗之民间文学项目介绍
《嘎达梅林》是蒙古族长篇叙事民歌。内容唱的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左右,在蒙古东部哲里木盟一位蒙古英雄嘎达梅林(“嘎达”是英雄在家的排行最小,“梅林”是他在王府担任的一个职位很低的官名),率领人民起来反抗封建王爷和反动军阀的斗争故事。全诗很长,经常演唱的是由作曲家安波整理译配的四段词。那天晚上,桑杰胡尔奇边拉着四胡边说述唐朝的故事,而且说唱民间歌曲,很多时候还自编自唱,唱起民歌“陶格陶格”时,那悠扬的四胡声和动听的歌声,使逃难中的牡丹想起了嘎达梅林··· 【 详细>>】
《格萨(斯)尔》是关于藏族古代英雄格萨尔神圣业绩的宏大叙事。史诗全面反映了藏族以及其他相关族群关于自然万物的经验和知识,成为藏族等族群普通民众共享的精神财富,至今仍是藏族等各族群历史记忆和文化认同的重要依据。格萨尔史诗也称《格萨尔王传》,是一部一百多万诗行、两千多万字的作品。作品讲述了传说中的岭国国王格萨尔的故事,他以惊人的毅力及神奇的力量征战四方、抑强扶弱造福人群。2006年5月20日,格萨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鄂温克族民间故事》,民间文学,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21年5月24日,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鄂温克族民间故事,是鄂温克族世代相传、以口头表现形式为主要传播方式的优秀传统文化,用来反映现实,表达意愿,抒发情感的口头语言,它具有朴素、真实、夸张、离奇等特征。具有神话、传说、民间故事、谚语、笑话等多种表现形式,是散文体和口述体结合的民间文学集成,充分体现了鄂温克族对生活的美好愿望、积累的丰富经验,是鄂温克族人民智慧的结晶。 【 详细>>】
《江格尔》是蒙古族卫拉特部英雄史诗,被誉为中国少数民族三大史诗之一。它长期在民间口头流传,经过历代人民群众,尤其是演唱《江格尔》的民间艺人江格尔奇的不断加工、丰富,篇幅逐渐增多,内容逐渐丰富,最后成为一部大型史诗。迄今国内外已经搜集到的共有60多部,长达10万行左右。这部史诗是以英雄江格尔命名的。关于“江格尔”一词的来源,历来解释不一。波斯语释为“世界的征服者”﹔突厥语释为“战胜者”、“孤儿”﹔藏语释为“江格莱”的变体﹔蒙古语释为“能者”。同时,江格尔也是《江格尔》的主人公。2006年国务院批准...江格尔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展开全部】 【 详细>>】
祝赞词,也称赞颂词,蒙古族民间文学形式,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祝赞词是中国北方蒙古游牧民族传统的民间文学形式,是一种有一定韵调、语言自然流畅、兴致所至一气呵成的自由诗。祝词、赞词,统称为“祝赞词”。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东乌珠穆沁旗文化馆获得“祝赞词”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 详细>>】
科尔沁史诗是蒙古族英雄史诗的一种地方性传统,是目前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地区尚存的唯一一种活态传承的长篇史诗。“潮尔演奏法”、“泛音演奏法”、“胡尔演奏法”和“实音演奏法”。其内容讲述宇宙转换,世界沉浮的故事,阐述人类物种的起源,思想意识的形成和社会秩序的建构等内容,表达了人类讲求真理、主持正义、维护和平、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望。2008年6月7日,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左翼中旗申报的“科尔沁潮尔史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中国蒙古族机智人物故事。长期流传于内蒙古、新疆等蒙古族地区。主人公巴拉根仓是聪明机智、幽默风趣的蒙古族劳动人民的代表。 巴拉根仓同情人民疾苦,到处替被侮辱被损害的贫苦牧民伸张正义,把斗争矛头指向凶残暴戾、腐朽没落的僧俗统治者及其意识形态──宗教迷信和封建伦理道德。官僚、牧主和上层□嘛给他加上“流氓”、“骗子”的罪名加以迫害,但每次都被他机智地斗败。在穷苦人民中间,巴拉根仓到处受到欢迎和称赞。2008年6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注明“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所有作品,均为MAIGOO网原创、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MAIGOO网”。违反上述声明者,网站会追责到底。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非遗名录】世界各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不同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包括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等方面。1999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委员会决定设立“宣布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计划,又称联合国非遗名录。代表作的评选从2001年开始,每两年一次,每次一国只可申报一项,鼓励多国联合申报,不占名额。2008年起不再公布,改由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代替,新名录于2008年公布的第一批即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三个批次的合计。截至2023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共计730个。下面本文整理2001-2024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及2001-2024年的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项目的名单,具体各国的非遗文化的项目请查看下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 ★★★
4.5w+ 77
北京市十大著名国家非遗名录 北京著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张金名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首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凸显首都历史文化价值,彰显首都风范、古都风韵。那么,北京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MAIGOO小编整理了北京十大著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名录,有京剧、北京烤鸭、北京皮影戏、北京兔儿爷、北京景泰蓝、京绣、北京料器、京西太平鼓、北京评书等北京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起来看看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 北京市 ★★★
2.1w+ 8
河南省十大著名国家非遗名录 河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河南省地处中原,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文化底蕴丰厚,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项目众多。那么,河南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MAIGOO小编为你整理了河南十大著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名录,有豫剧、少林功夫、汴绣、信阳毛尖茶、罗山皮影戏、洛阳唐三彩、汝瓷、朱仙镇木版年画、洛阳牡丹花会、灵宝剪纸等河南著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起来看看河南非遗项目名单吧。
陕西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 陕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陕西历史源远流长,是中国古人类和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那么陕西非物质文化有哪些呢?本文整理了陕西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包括西安鼓乐、陕北秧歌、秦腔、陕北民歌、榆林小曲、凤翔木版年画、陕北说书、黄帝陵祭典、韩城秧歌、凤翔泥塑等非遗项目,下面maigoo小编还盘点了陕西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起来看看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 陕西省 ★★★
3.5w+ 15
广西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广西是一个具有源远流长历史文化的多民族地区,由于广西复杂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的特殊性,使得广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民族性、多样性、独特性等几个特点。据买购网小编了解,刘三姐歌谣、壮族歌圩、桂南采茶戏等非遗文化历史积累深厚,与当地百姓生产生活、精神信仰息息相关的民族剧种得到了较好的传承。你知道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哪些吗?本文整理了广西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刘三姐歌谣、壮族歌圩、桂剧、那坡壮族民歌、彩调、桂南采茶戏、壮剧、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等,一起来看看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 ★★★
2.4w+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