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藏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

西藏博物馆十大馆藏 西藏博物馆必看文物 西藏博物馆镇馆之宝盘点
本原创文章由 MAIGOO榜单研究员855号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西藏博物馆毗邻世界文化遗产布达拉宫和罗布林卡,是西藏唯一一座国家一级博物馆、最大的现代化综合性博物馆。西藏博物馆馆藏文物丰富,民族特色浓郁,其中新馆藏品52万余件,其中珍贵文物4万余件(套)。下文Maigoo小编就跟大家分享下西藏博物馆十大馆藏文物,有统领释教大元国师之印、贝叶经《八千颂般若波罗密多经》、双体陶罐、明《普渡明太祖长卷图》卷、清雍正七世达赖喇嘛金印等,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吧。
  • 排排榜
  • 关注榜
  • 得票榜

西藏博物馆十大必看馆藏文物排排榜CNpp小编主要盘点了现收藏于西藏博物馆的珍贵文物,依据文物的历史/艺术/科学研究价值、保护级别、网络关注热度等因素,并结合互联网相关排行榜综合得出。本文仅供参考,数据截至20231116日,如有错误、遗漏之处,欢迎在文末评论反馈。 为我喜欢的投票>>

本榜单仅供参考使用,如果对于该榜单您有更好的建议,请 推荐入榜/提交>>

西藏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
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国宝级文物
统领释教大元国师之印,元代玉器,为国家一级文物、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这件西藏博物馆国宝文物,长12.4厘米、宽12.1厘米、高11.4厘米,重3.27千克;玉质青色,呈扁方形,印钮是一对精雕细刻的卧龙,而印文为八思巴文,内容是“统领释教大元国师”的藏文译音。整器雕琢而成,造型庄重古朴,是典型的元代官方重器,标志着西藏正式纳入中国行政版图。 【 详细>>】
贝叶经是写在贝多罗树叶上的佛教经典,起源于印度。在maigoo小编看来,在众多西藏博物馆馆藏文物中,吐蕃梵文贝叶经《八千颂般若波罗密多经》尤为珍贵。这部《八千颂般若波罗密多经》是在北宋至南宋初期,用8世纪从古印度传来的梵文版本刻写的,采用了古印度和我国传统制作贝叶经的技术,为国家一级文物。它制作精美、书写工整,保存完好。虽然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但是绘制的图案依然色彩艳丽,页面平整如新,树叶纹理也清晰依旧,是研究古代印度史、尤其是早期佛教文化难得的第一手资料,堪称稀世珍宝。 【 详细>>】
国宝级文物新石器时代西藏陶器的代表作
双体陶罐,新石器时代陶器,出土于西藏昌都市昌都县卡若遗址,是最出名的西藏博物馆镇馆之宝。这件陶罐通高19cm、口径11.3cm、底径8.4cm;形体好像两只小兽相向而立,颈部和肩部设计了一对带孔钮,既巧妙地表现出动物的耳与尾,还为方便携带而穿绳之用。此件双体陶罐无论从器形还是纹饰,都体现出与同时期出土的陶器与众不同的特点,代表了卡若文化的制陶水平和卡若先民高超的器物造型能力,同时也是新石器时代西藏陶器的代表和点睛之作。 【 详细>>】
国宝级文物西藏保存最大型最完整的绘画精品
《普渡明太祖长卷图》卷,绘于明永乐年间,传世品,国家一级文物。此图卷长近50米,宽66厘米,绢布绘制,共计绘图49幅,上有汉文、突厥文、察合台文、藏文、蒙古文作为图注。当时明成祖朱棣召西藏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领袖、第五世噶玛巴却贝桑波到南京,在南京灵谷寺举办大型法事活动为太祖皇帝荐福,据说当时呈现各种祥瑞吉兆,成祖皇帝遂命化工将其场景绘制,并辅以文字。这幅长卷绘制成后便赏赐给却贝桑波,被其带回西藏,藏于楚布寺中,现藏于西藏博物馆。该长卷文化内涵丰富、艺术水准卓越,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是当前西藏保存最大型、最完整而弥足珍贵的绘画精品。 【展开全部】 【 详细>>】
国宝级文物目前仅见的达赖喇嘛金印
达赖喇嘛金印,清廷御赐,现藏于西藏博物馆,是西藏博物馆必看的馆藏文物之一。此印高10.1厘米,边长11.2厘米,重8257克,由纯金制作而成,是雍正皇帝册封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的印信,不仅制作精湛,而且其中还刻有汉、满、藏、蒙四种文字的印文,印文写的“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拉呾喇达赖喇嘛之印”。此金印是清朝中央政府封授达赖系统、有效行使主权的代表性物证,也是目前仅见的达赖喇嘛金印,十分珍贵。 【 详细>>】
世界上唯一一部完整的桦树皮经
桦树皮经书,顾名思义,用桦树皮书写的经文,同贝叶经一样,纤薄轻盈,存世时间以千年记。西藏博物馆展品吐蕃时期桦树皮经书,是世界上唯一一部完整的桦树皮经,采用桦树内层树皮,两层相合,双面墨书手写。其产生于吐蕃时代佛教兴盛期,厚约5cm,保存状况非常好,用克什米尔文书写,虽历经千年,上面的文字仍然清晰。值得maigoo小编一提的是,此书用的是“伊斯兰式”的装帧手法。“伊斯兰式装帧”的形式独特,在装帧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特点是其延展至封面的三角形结构,装饰纹理则常常用压花填金,非常的精美。 【 详细>>】
尼泊尔画派经典作品
唐卡也叫唐嘎,唐喀,系藏文音译,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内容多以神佛人物为主。西藏博物馆收藏有大量精品唐卡,其中的元代八思巴肖像唐卡,就是一件历史悠久的艺术珍品。此幅唐卡长270厘米,宽148厘米,中央主尊绘制八思巴,国字形脸,平头黑发、细眉大眼,神态庄严肃穆;主尊四周满绘萨迦派道果师徒传承,人物众多,神态各异。八思巴,又名为八思巴·罗追坚赞,出身于西藏萨迦派世家,是萨迦五祖之一。 【 详细>>】
西藏本地丹萨提风格佛像
不空成就佛是佛教密宗“五方佛”之一,代表能以大智慧成就一切如来事业与众生事业。这件西藏博物馆文物——明鎏金铜不空成就佛,高37厘米,底座宽22厘米,为传世品。此尊不空成就佛头戴五叶冠,束发高髻,顶饰十字金刚杵,面相丰满端庄,神态静穆,右手当胸结说法印,左手置于脐前结禅定印,赤足全跏趺坐于仰覆莲座上。此佛像整体造型优美别致,工艺精美绝伦,是一件典型的西藏本地丹萨提风格佛像。 【 详细>>】
存世仅有的两件乾隆帝亲自设计的作品
在众多西藏博物馆文物中,最具特殊意义的当属金贲巴瓶,它是1792年7月至10月由乾隆帝亲自设计、清宫造办处工匠精心制作而成的。“贲巴”是藏语的音译,意为“瓶”,金贲巴即金瓶。此瓶通高34厘米,重量2.85千克,整体由黄金打造而成,内置五枚象牙签。此瓶是存世仅有的两件清政府颁赐的金贲巴瓶之一,无论从历史上还是现实中,都是历代中央政府有效治理西藏、规范藏传佛教仪轨的重要物证,具有特殊而重大的政治意义与宗教作用。 【 详细>>】
折枝莲托八宝纹青花盉壶,清廷御赐,现藏于西藏博物馆。此盉壶高21厘米,口径12厘米,由器盖和器身两部分组成,通体饰缠枝莲纹、折枝莲纹、回纹、吉祥八宝等青花纹样,外底书青花“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此盉壶造型独特,胎质细腻洁白,青花艳而不俗,纹饰繁缛精致,其整体造型古朴中透出俊秀之美,当是乾隆皇帝给达赖喇嘛的馈赠礼物,不仅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而且还堪称乾隆朝官窑青花瓷中的上品。 【 详细>>】
  • 更多西藏博物馆必看文物盘点:

    大元帝师统领诸国僧尼中兴释教之印龙钮玉印(元代中央对西藏地区管辖的历史见证)、明阐化王象牙印、

    明黄色缎绣彩云金龙十二章蟒袍、明永乐青花莲花纹执壶、清青花缠枝莲纹花觚(乾隆早期的标准器)

更多相关榜单
各大博物馆镇馆之宝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注明“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所有作品,均为MAIGOO网原创、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MAIGOO网”。违反上述声明者,网站会追责到底。 推荐入榜>> 纠错>> 投诉侵权>>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世界十大传世国宝排名 全球最珍贵的国宝级文物 世界各国国宝盘点
世界文明源远流长,留下了承载历史印记的无数稀世珍宝,你知道世界上最珍贵的国宝级文物有哪些吗?世界各国国宝是什么?本文盘点了世界十大传世国宝,其中包括图坦卡蒙黄金面具、《蒙娜丽莎》、商后母戊鼎、帝国皇冠、舞王湿婆青铜像、死海古卷、汉谟拉比法典等,下面请看详细介绍。
【宗教文物】宗教类重点文物保护单位_宗教艺术品_宗教书籍等
宗教文化是人类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到人们的思想意识、生活习俗等方面,并渗透到文学艺术、天文地理、建筑等领域,并形成了书籍、绘画、建筑等宝贵的遗产。你知道宗教文物有哪些吗?宗教文物包括寺庙、道观、清真寺、教堂等文物建筑等不可以动文物及附属的大量经卷、法器、造像等可移动文物,可以大致分为宗教书籍、宗教艺术品、宗教建筑等,下面MAIGOO编辑就来盘点一下常见的宗教文物,一起来看看吧。
【工艺品文物】传统手工技艺_特色工艺品_文物保护单位_陶瓷_雕塑
中华传统文化中思想文化和民俗文化的具体化除了体现在传统的书本和形式,一些中国传统技艺打造的工艺品、文物、不可移动文物等都是重要的载体,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时代发展和现代生活需求的变化,一些承载着中华历史文明的民间传统手工技艺正在慢慢失传。下面Maigoo网编将为您盘点一下传统手工技艺、一些著名的工艺品、特色工艺品、文物等等,一起来看看吧。
西藏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西藏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西藏作为人类最早的发源地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并且在遥远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本民族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这些历史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人类历史来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那么西藏的文物保护也就相当重要。那么西藏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哪些呢?西藏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多少个呢?下面本文就为大家盘点了西藏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告诉大家西藏文物保护单位都有哪些!
西藏 文物保护
8702 123
中国十大流失海外的国宝 被盗走的国宝级文物盘点
近数年来以来由于历史和不正当贸易等原因,我国文物大量流失海外,通过各种方式纵然追回了一些,但面对中国遗失文物成千上万这一数量来说,仍显得微不足道。下面小编总结了一批著名的中国被抢走的、流失海外的国宝文物,包括《永乐大典》、《女史箴图》、唐昭陵六骏石刻、曜变天目茶碗、《帝后礼佛图》浮雕、《丧乱帖》、辽代彩绘木雕水月观音菩萨像、商虎食人卣等,一起来了解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