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地处九龙江西溪南岸平原,是全国有名花果之乡、漳州水仙花故里,也是漳州市四大经济增长极之一。2012年11月经省政府批准设立,2013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14年9月,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挂牌成立;2019年8月,实行“区地合一”、委托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总面积245平方公里,辖2个乡镇、1个靖圆镇村管理办公室,69个村(居、场),人口约20万人。2020年度国家高新区综合排名晋位到第99名(共169个)。
漳州高新区总规划面积385平方公里,包括5个园区:圆山新城143平方公里。靖城园区102平方公里,南靖园区38平方公里,金峰园区82平方公里,蓝田园区20平方公里。其中,圆山新城和靖城园区作为漳州高新区直管园区,规划面积245平方公里。
产业战略定位:两岸高端及文化产业合作引领区,闽南高新产业聚集新节点,漳州经济跨越发展的增长极。
产业发展定位:规划着力构建高新区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食品保健、现代服务业及配套产业5打产业集群,在此基础上构建大健康产业组团、智能制造产业组团以及创智科教、生产性服务业、旅游休闲文化5大产业组团。
产业空间布局:以大健康产业和智能制造为主导产业,其中靖城园区主要布局智能制造和大健康产业,圆山新城主要布局教育文化科研以及城市配套产业。
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规划面积385平方公里,主要包括:九湖镇、颜厝镇,九龙江西溪南岸南靖县靖城镇所属18个行政村,漳州市大房农场(含白花居委会、院山居委会)和芗城区西桥街道办事处的南星村、南山居委会、大桥居委会。
高新区2020年经济指标运行情况:规模工业总产值:1-12月累计完成164.7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12月累计完成114.25亿元;工业投资:1-12月累计完成13.55亿元;技改投资:1-12月累计完成11.1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2月累计完成61.23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12月累计完成0.16亿元。
漳州高新区立足“大漳州”建设全局,突出以“六抓六促、统筹兼顾”为抓手,积极构建“一城两区、三廊四中心”的总体发展空间结构(“一城”为圆山滨江中心城,“两区”为高铁会展科创区和靖圆工业发展区,“三廊”为南江滨路现代服务业走廊、圆山大道科技创新走廊、南环城路绿色产业走廊,“四中心”为东部商贸会展中心、中部创新发展中心、南湖城市服务中心、西部创业邻里中心),重点发展智能电子、智能装备、智慧医工“三智”高新产业,绿色食品、绿色材料、绿色生态“三绿”特色产业,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商务服务“三服”新兴产业,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大漳州”南部工业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