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泰兴市主城区东部,规划面积28平方公里,2016年获批省级高新区。高新区秉持“生态美、业态优、形态新”三态立区理念,构建以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和智能制造为主导、科技服务业为支撑的“3+1”现代产业体系,重点培育节能环保产业集群和高效太阳能电池、高端传动机械、新型锂电三条产业链,推进“产业创新、企业创新、载体创新、机制创新”。园区先后创成国家级环保服务业试点园区、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获批江苏省泰兴环保科技产业园、江苏省节能环保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江苏省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园区、省级循环化改造示范基地、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区等称号;连续三年获泰州市综合考核优秀开发区二等奖。
高新区依托现有产业优势,将省级特色小镇--凤栖小镇作为园区创新核心区建设的重要抓手,大力引进高新技术项目、高层次人才团队、高端合作平台,着力打造以节能环保产业为主的科技成果转化集成中试基地,助推园区节能环保产业向高端攀升。2018年凤栖小镇列入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小镇建设获2019年度泰州市“骏马奖”,并连续两年在年度考核中评为优秀等次,2020年入选全国最美特色小镇50强。
1、新能源
2、新材料
3、高端装备
1、符合园区招商图谱(详见附件高新区产业招商图谱)。
2、《泰兴高新区招商引资项目准入三级会商制度》(泰高新管发〔2020〕61号)。
1、工业类项目:采取“一事一议”方式给予政策优惠。
2、人才、科技类项目:对于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奖励政策。
3、双创奖励
对带项目、带技术、带资金来泰创办企业的高层次人才(团队)发放“创业券”(含创业启动资金、融资扶持资金、项目资助资金),经我区自主申报入选国家“千人计划”、江苏省和泰州(泰兴)“双创计划”的,按照不超过创业人才本人在创办企业中实际到账投资额50%的比例给予最高500万元的项目资助资金。对经评审入选泰州、泰兴市级“双创计划”的高层次创新人才,根据人才项目质量、规模及预期效益,给予一定的项目经费资助。对“两院”院士及相当层级的尖端人才(团队)创新创业政策待遇,可采取“一事一议”方式给予专项支持。经我区成功申报省“双创计划”项目的,园区一次性奖励企业20万元。对“两院”院士、国家级专家及相当层级的尖端人才(团队)和经我市自主申报入选国家“千人计划”、江苏省和泰州(泰兴)“双创计划”的高层次人才来泰创办的企业,入库工商税收总额首次达200万元及以上,前三年分别给予30万元、20万元、20万元奖励,后两年分别给予10万元及以上的奖励。
4、柔性引才
对企业柔性引进挂职科技及工程技术等岗位的国内高校在读博士生、具有博士学位或副高以上职称的高校青年教师或科研院所研究人员,经认定后每年给予每人1-2万元资助资金。省“333”、泰州“311”和泰兴“323”等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每人每年发放800-6000元图书资料补贴;每年择优资助一批培养对象1-3万元科研项目经费。择优资助省、泰州“科技企业家”3-10万元科研项目经费。对被新评为泰兴市级以上“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科技工作者、高技能人才)”称号等荣誉的企业人才,给予3000-10000元一次性奖励。
5、教授工作室
教授本人创办或领办科技服务类/文化服务类企业,或与园区企业(单位)合作、符合《泰兴高新区教授工作室管理办法》的,给予资金奖励(执行标准为2019年成功创建奖励5万元、2020年成功创建奖励3万元、2021年及后续年度创建成功奖励2万元)。
1、项目配套
(1)人才科技广场:泰兴人才科技广场作为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重要载体,建设面积10万平方米,可提供拎包入住办公空间,现已入驻创新创业主体546家,创新创业从业人员1600多名。同时建有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科技查新中心、知识产权交易中心、项目路演中心等创新服务功能平台。2019年成功举办“智造融合资本助力”高峰论坛、新时代科技新长征上海专场等创新活动20余场。
(2)研究院平台:与南京理工大学合作共建的南理工泰兴智能制造研究院,列入泰州大院大所建设重大研发载体项目,并牵头组建了泰州市智能制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与郑州机械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共建的江苏中工高端装备研究院,着力打造成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人才聚集、科技企业孵化及产业化应用示范为一体的新型科技创新和研发机构,并推动传动机械检测中心升级为国家级检测中心。
(3)科技服务平台:设立苏科贷、科技贷,智光创投、融资担保、融资租赁、过桥资金等投融资平台助推创新创业。同时,建成运营绿色金融创新服务中心,加大已设立的申贸、云创、绿科、智成等产业基金的运作力度;梯次启动总部经济中心、金融财务中心、锂电工程中心和减速机检测中心等项目建设提升科技服务功能。
(4)离岸孵化中心:为加快引进大城市创新资源,在上海建成了泰兴绿色技术孵化中心、中关村虹桥泰兴创新中心等离岸孵化基地。其中宝山绿色技术孵化中心总面积2100平米,已经入驻了上海大学团队、陆家嘴智谷协同创新中心科创平台、孙晓慰博士团队、黄垒教授团队、赵志军博士团队;中关村虹桥创新中心自有研发楼2幢,总面积7200平米。2019年在上海离岸孵化基地共举行资本人才高校产业对接洽谈会等主题活动5次。
2、公共配套
(1)供水:自来水水源取自长江,达到国家规定的二类水源水质标准,出厂水水质优于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日生产能力已达30万吨,长江淡水资源充足,适合大用水量企业落户。
(2)供电:区域内形成了以1座500千伏、6座220千伏、20座110千伏变电站组成的供电环网,电压合格率和供电可靠性达99.98%。大用户可参与电力市场直接交易购买电量,实现降本增效。
(3)供气:西气东输泰兴分输站年供天然气能力5.2亿立方米。
(4)建筑成本:钢结构厂房800-1000元/㎡,砖混框架结构厂房1000-1200元/㎡,办公楼1500-1600元/㎡,人工成本200元/天。
(5)人力资源:拥有受过各类培训的劳动力55万人,中等以上各类技术人员8万多人,每年新增3000多名大学毕业生返乡就业。
(6)职业教育:建有经济管理学院、开放大学等教育平台。区内现有一所江苏省泰兴中等专业学校,系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在校学生8000人;曾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团体一等奖,多人次获金奖。订单式培养的职业教育优势,造就了一大批高素质产业工人,有效解决了用工难题。
3、生活配套
(1)建成了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博士公寓、人才公寓、留学人员创业园和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邻里中心、文化创意中心以及体育健身中心、国际交流培训中心等配套设施优化创业环境。
(2)区内拥有凤栖湖开元酒店、温德姆国际大酒店等多家5星级酒店,市体育中心、行政审批中心也在辖区以内,同时还包括一座奥特莱斯购物公园、1500亩凤栖湖观光带、多座高档别墅小区,各项生活配套将“产城文旅智”完美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