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职业技术大学是非营利民办高校,举办者吴金营是参加抗美援越的革命伤残军人、国家级优秀教师、全国模范退役军人。自1986年创办以来,坚守职业教育,以职业培训为起点,历经中职、高职,2019年升格成为全国首批、福建省目前唯一的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校,2022年获批学士学位授予单位,是首批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牵头高校、福建省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校。
校区占地面积1089亩,校舍建筑面积61.4万平方米。坚持“扎根晋江、服务泉州、面向福建”,积极响应福建省做强做大“四大经济”的战略部署,围绕石油化工、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绿色建筑、商科、教育体育、艺术设计等专业群,开设相关本科专业、专科专业。
学校以“忠诚、勤奋、创新、奉献”为校训,培养“健康长寿心灵美、就业创业能力强、造福社会贡献大”的具备“一宽三强(宽理论基础、强实践能力、强创新创业能力、强终身学习能力)”特点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养成,推动通识教育改革,推行双院制(学院+书院)管理,学生管理工作取得务实成效,是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自主试点单位。
学校以建设“产业伙伴型大学”为目标,打造区域产业共生共荣的高水平教育伙伴,推动专业群与行业标杆企业、区域龙头企业共建产业学院、订单班、协同创新中心、生产性实训基地、企业工作室等,助力学生高质量就业。学校牵头创建的晋江市域产教联合体,入选首批28个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是福建唯一,也是全国县域唯一、民办唯一。学校与华为共建联合创新产业学院、与安踏共建电商服务产业学院、与行云共建新能源汽车产业学院获批省级产业学院;与信泰集团在校内共建实体化运营的合资公司;与字节跳动、金山共建信创中心;与安踏集团共建电商服务工作室;与万华化工开展订单班人才培养。工信部首批根技术联合创新人才产教融合基地落户学校,与数字泉州建设办公室、泉州人社局、华为公司签订四方协议,建设泉州市首个高技能数字人才培养基地。入选福建省纺织服装产业外经贸提质增效示范工作重点项目“打造福建纺织服装人才高地”。学校积极探索职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以“岗课赛证项”为逻辑起点,推动模块化课程改革。
学校办学成效获各级主管部门肯定,荣获全国贫困村大学生村官培训基地、福建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福建省示范院士专家工作站、福建省技能大赛集训基地、福建省众创空间、福建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区、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基地/孵化基地、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校、福建省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福建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福建省文明学校、泉州市平安单位等称号。
泉州职业技术大学的前身是福建省摩托汽车培训学校。
1986年,福建省摩托汽车培训学校创办。
1997年,福建省摩托汽车培训学校升格为福建省摩托汽车成人中专。
2002年3月,经教育部授权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建立“泉州中营职业学院”,并于同年面向全国统一招生。
2006年11月24日,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泉州理工职业学院”,成为福建省首家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民办高职院校。
2010年底,学校成为福建省首批“非营利民办高校办学制度改革”试点院校。
2007年5月14日,学院更名获教育部备案。
2016年,学校与晋江市三创园与台湾大叶大学三方共建“海峡两岸三创学院”,获批建设省市两级“清洁能源院士专家工作站”。
2018年12月,获教育部批准升格本科,暂定校名为“泉州理工职业学院(本科)”。
2019年5月,教育部正式函告福建省人民政府,更名为“泉州职业技术大学”,系全国首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学校。
以上信息源自官网,数据截止至2025年1月,请以官网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