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是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驻马店市人民政府主办的普通全日制职业技能型高等专科学校。
驻马店农业工程职业学院目前总占地663亩,总建筑面积42.21万平方米。其中一期占地270.01亩,校舍建筑面积16.01万平方米,教学楼、图书楼、实验楼、宿舍楼、学生餐厅等设施齐全;二期占地393亩,规划建筑面积近26.20万平方米。
学校设有农林工程学院、食品工程学院、牧业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7个二级学院和基础教育部、德育部、体育部3个教学系部,首批招生现代农业技术、园艺技术、畜牧兽医、计算机应用技术和食品智能加工技术5个专科专业,为全省农、林、牧、食品的生产、加工和流通等行业提供人才培养和智力支持。
学校将始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人为本、以农为要;德才并育、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秉承“尚德崇能,博学力行;知行合一,日进日新”的校训;努力建设“求是、严谨、务实、创新”的校风;“敬业厚生,乐教善导”的教风;“博学、慎思、明辨、笃行”的学风,以学生成人成才为目标,主动服务区域建设和社会发展,着力提升办学规模,稳步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培养大批高素质职业技能人才。学校将深化产教融合,积极推进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合作,探索多元化办学模式,把学校办在行业企业、工业园区、田间地头和生产一线,积极实施“现场教学”模式,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全方位、立体式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力、创新力、竞争力。
学校将开门办学,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相结合,努力与拥有先进教育理念和优势教学资源的高水平大学,特别是与农业类高水平职业院校开展教学合作,通过学生交流学习,教职员工和研究学者互动,开展校际间联合“教学研”活动,不断提升师生的教学科研和学习能力,不断开拓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为学生成长强基、为教师发展赋能,便利师生成长。
学校将以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为己任,围绕政策理论研究、农业科技创新、适用人才培养等重点,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产、学、研结合优势,人才智力集中优势,聚焦乡村振兴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扎实开展科学研究,农业科技推广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助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为党委政府决策当好参谋,真正成为引领和服务“三农”事业发展的“拓荒牛”、“老黄牛”、“孺子牛”。
河南省汝南园林学校
1723年,汝宁府官办“南湖书院”,此为学校前身。
1903年,南湖书院开讲农、林、蚕、桑科,此为河南省农林职业教育的肇始。
1905年,汝宁府将“南湖书院”改建为“汝南中学堂”,后与汝南籍留日青年胡象山创办的淮西中学堂合并,学校名称统一为“淮西中学堂”。
1910年,淮西中学堂更名为“汝宁府中等实业学堂”,设农科、蚕科。
1912年3月,更名为“汝宁府官立中等农业学校”,同年10月又改名为“汝宁府官立甲种农业学校”。
1913年,更名为“河南省立第二甲种农业学校”。
1921年,更名为“河南省立第二农业学校”。
1927年,更名为“河南省第二职业学校”。
1932年8月,更名为“河南省立汝南生产教育园艺科实验场”,场校合一。
1934年,在郑州关虎屯(今郑州市动物园附近)设立分场。
1938年8月,迁往南阳镇平县五岳庙。
1939年,迁回汝南南湖。
1941年,更名为“河南省立汝南高级园艺科职业学校”。
1951年,更名为“河南省汝南农林中等技术学校”。
1954年,更名为“河南省信阳农业技术学校”。
1958年,更名为“河南省园艺学校”。
1975年,更名为“河南省汝南园林学校”。
河南省驻马店农业学校
1975年5月,驻马店“五·七”农业劳动大学成立,校址位于当时的确山县瓦岗公社芦庄大队。
1977年,学校更名为“河南省驻马店农业学校”。
1982年,学校从确山瓦岗芦庄迁回驻马店市区富强路北段。
2010年10月,河南省驻马店农业学校、河南省汝南园林学校两校合并组成新的河南省驻马店农业学校。
2016年9月,学校搬迁至驻马店职业教育园区。
2022年,开始筹建“驻马店农业工程职业学院”。
驻马店农业工程职业学院
2024年5月16日,教育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的规定,将省级人民政府审批新设的专科层次高等学校备案名单予以公布。其中有驻马店农业工程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