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格达山位于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南部的图拉河畔,形成于3亿年前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主峰三峰并立的天池南侧可俯瞰乌兰巴托全景。该区域于2015年被证实为盘羊栖息地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存大量角长逾1米的野生盘羊种群。山体南麓的蒙古-科威特自然环境保护中心曾于2022年承办国家级猎鹰节,包含驯鹰表演与民族传统活动。岩画调查显示该山保留有蒙古文墨书、藏文六字真言等文化遗迹。
博格达汗宫博物馆建筑群坐落在山体北麓,其主体建筑采用汉式歇山顶与藏式窗棂结合的混合风格,馆内藏有17世纪蒙古贵族服饰200余套。徒步线路主要分布在西坡云杉林区,夏季平均温度为14℃,设置有三处观景平台可眺望图拉河曲流景观。冬季旅游项目包含雪地摩托穿越冰蚀谷和传统蒙古包温泉体验。
乌兰巴托南图拉河畔的博格达山距市中心直线距离约40公里,其地质构造属于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次级产物。山体呈现南北走向,主峰区域存在三座海拔超过4000米的独立峰体,其中最高峰经卫星测量确认海拔为4374米,但在蒙古国本土文献中存在5445米的数据争议。山麓地带分布着由冰川侵蚀形成的U型谷地,南坡发育典型的针叶林垂直带谱。
2015年12月的科考记录显示,戈壁苏木贝尔省乔伊尔博格达山区域观测到超过200头盘羊种群,成年雄性角长普遍达到1.2米以上。该保护区实行分级管理制度,核心区内禁止放牧活动,缓冲区允许限定数量的传统游牧。2021年监测数据显示,山体东侧针阔混交林中发现狼、赤狐等23种哺乳动物,其中蒙古野驴种群数量稳定在50头左右。
2019年中蒙联合科考队在图拉河南岸发现12处岩画遗迹,包括13世纪蒙古文墨书题记、藏传佛教六字真言雕刻,以及描绘顶戴罟罟冠贵族女性的彩绘岩画。自2022年6月起恢复的猎鹰节包含三个主要环节:哈萨克驯鹰师高空抛饵捕猎演示、叼羊马术竞赛和传统皮革工艺展销。该活动每年吸引来自德国、日本等国的300余名观鸟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