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叶城是唐朝在西域设的重镇,是中国历代王朝在西部地区设防最远的一座边陲城市,也是丝路上一重要城镇。
碎叶城于唐高宗调露元年(679年)建置,唐玄宗开元七年(719年)割让于突骑施汗国。
碎叶镇与龟兹、疏勒、于阗并称为唐代“安西四镇”。曾经多次修筑城墙,唐代碎叶城就是仿长安城而建。位于中亚今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以东,楚河流域的托克马克市附近。
2014年6月22日由中哈吉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长2500公里的天山古道也称唐僧古道,是连接中亚草原与中国西北沙漠的捷径,也是较为险峻的古代山路。公元627年玄奘西行取经,从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城阿克苏出发,翻越凌山到伊塞克湖,走的正是这条“难以全生的危险道路”。中国历代王朝的使节、商人、僧侣和军队曾一批又一批在这条古道上循着天山北麓的峡谷西行到楚河流域和西域各国。
碎叶河(又名楚河)河谷位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呈东西走向,长200公里,最宽处80公里,两边雪峰平均高度3700米,山里多温泉,谷地气候宜人,可称得上丝绸之路上又一“河西走廊”。
碎叶城,又作素叶城、素叶水城,因其依傍素叶水,故得此名。其故址在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城西南8公里处的阿克-贝希姆(Ak-Beshim)。碎叶城曾是唐王朝经营西域的“安西四镇”之一。
碎叶城,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广大西域地区,自公元前一世纪汉朝设立西域都护以来,就成为我国历代王朝疆域的一个组成部分。碎叶城地处“丝绸之路”两条干线的交汇处,中西商人汇集于此,东西使者的必经之路。
托克马克附近有一个堡垒遗迹,只残存了东半部的土丘。据信这堡垒可能是粟特人建立的,后来成了黑汗王朝的首都八剌沙衮(Balasagun)。在托克马克南方15公里处、11世纪的布拉纳塔(Burana Tower)就是建在这个堡垒的附近。Kutadgu Bilig(意为“带来快乐的智慧”)一书的作者、11世纪黑汗作家Yusuf "Khass Khajib" Balasaghuni诞生在托克马克,葬于喀什市。附近的碎叶城是中国唐代著名诗人李白诞生地。
碎叶城于唐高宗调露元年设置,属条支都督府,唐代碎叶城仿长安城而建。
718年,突骑施可汗苏禄率兵南下,攻陷了唐朝册立的西突厥可汗阿史那献驻扎的碎叶城,重建了沉寂多时的突骑施汗国。
为了拉拢苏禄,朝廷派出使者,于719年赶赴碎叶城,册封苏禄为突骑施十四姓忠顺可汗兼金方道经略使,并按照苏禄的要求,将碎叶公开出让给他作为牙庭。作出割让决定的,不是一个懦弱的帝王,而是手创了“开元盛世”的李隆基。不久,唐玄宗又将交河公主嫁给苏禄以和亲。
从此,唐军永远作别了这座雄伟的城堡。算起来,唐军在碎叶城整整驻扎了40年。
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在1864年沙俄逼迫清政府签订《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后被俄国侵占,包括碎叶在内的楚河上游原属中国的领土。碎叶城是唐朝在西域地区的一个重要政治军事中心,碎叶设镇是贞观年间,缘于其优越的自然条件宜于农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