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大熊猫佛坪救护繁育研究基地位于陕西省汉中市佛坪县长角坝镇沙窝村,是承担秦岭大熊猫人工繁殖、野外救护、科研教育及野外放归培训等职能的综合基地。基地一期工程于2021年4月开工,2022年7月竣工,同年8月首批四只大熊猫入驻。截至2025年,基地内共饲养四只大熊猫,包括因“沉浸式吃竹子”走红的“党生”以及“秦韵”“佳佳”“全运”。基地规划总占地面积937.5亩,设计人工繁育能力为每年2-4只,建成后饲养容量可达40-60只。2024年,基地累计吸引游客24.1万人次,成为佛坪县全域旅游的重要节点。
基地分为四大功能区:
1.救护繁育区:承担伤病大熊猫救治及人工繁殖任务;
2.科研科普区:开展大熊猫疾病研究与公众科普教育;
3.管理服务区:提供后勤保障及游客服务;
4.野外放归区:用于野化培训及放归适应性训练。配套饲料基地可保障大熊猫食物供应。
基地一期工程于2021年4月开工,2022年7月全面竣工,总投资5330.4万元,建成熊猫馆舍、医院、科研楼等设施。2022年8月25日,首批大熊猫“正仔”“雪雪”“佳佳”“乐乐”入园,同年10月21日正式揭牌。
截至2024年,基地饲养的四只大熊猫包括“正仔”“雪雪”“佳佳”“乐乐”,其中“党生”因独特进食行为成为网红熊猫。佛坪县作为秦岭大熊猫核心分布区,野生大熊猫数量达130余只,自然分布密度居全国之首。
基地依托佛坪县优越生态环境(年均优良天数361天,PM2.5浓度17微克/立方米),与佛坪熊猫谷、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等景点联动,形成“高铁+熊猫”特色旅游线路。2024年游客量达24.1万人次,助力当地实现“静美佛坪、熊猫家园”生态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