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特堡(Wartburg Castle)位于德国图林根州爱森纳赫市郊的山巅,始建于1067年并由绍恩堡伯爵路德维格·德·史宾格主持建造,1170年完工,是欧洲保存比较完整的中世纪城堡之一。其罗马式建筑风格融合了12世纪主楼、拱顶回廊和雕刻装饰,阿尔卑斯山以北地区罗马晚期建筑风格的典范。宗教改革期间,马丁·路德曾于1521-1522年在此避难并完成《新约圣经》德语翻译。
该城堡在1817年瓦尔特堡节期间成为德意志民族统一运动象征地,还影响了瓦格纳歌剧《汤豪瑟》等艺术创作。城堡经过19世纪和20世纪中期的修复工程,1999年因兼具军事、宗教和民主运动历史价值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现作为博物馆展示中世纪文物,并开放多个历史遗迹供游客观览。
城堡依山而建,海拔约400米,主体建筑群包含:
罗马式骑士楼,其拱顶大厅保留12世纪原始石柱雕刻
主塔楼可俯瞰爱森纳赫市全景,墙体厚度达3米
宴会厅采用晚期罗马风格拱形天花板,墙面装饰13世纪彩绘壁画马丁·路德避难房间保存有1521年使用的木质书桌和壁炉,陈列其手稿复刻品。
瓦特堡由绍恩堡伯爵路德维格·德·史宾格于1067年开始建造,1170年完成主体工程,最初作为中世纪军事据点使用。16世纪城堡逐渐荒废,19世纪在普鲁士王国支持下启动大规模修复工程,重建了部分损毁的塔楼与宫殿。20世纪中期再次进行维护性修缮,恢复12世纪宴会厅的原貌。
1521年马丁·路德因宗教改革受迫害,化名“约克·容克”隐居城堡近一年,期间完成《新约圣经》德语翻译,奠定现代标准德语基础。1817年10月18日,五百余名大学生在此举行瓦尔特堡节,首次提出黑红黄三色旗作为统一德国象征,成为德意志民族主义运动里程碑。
城堡包含三项突出价值:
军事防御建筑的演变样本,展示中世纪要塞建造技术
宗教改革核心事件发生地,直接影响欧洲基督教发展
19世纪民主运动发源地,推动德意志民族国家形成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价其“见证欧洲封建时期文化传统,并与具有突出普遍意义的事件直接相关”。
21世纪以来,城堡全年开放参观,主要功能包括:
历史博物馆长期展出圣伊丽莎白生平事迹壁画、歌德1777年绘制的城堡素描。
举办中世纪音乐节与历史重演活动。
作为德国学校历史文化教育实践基地登顶主塔楼可远眺图林根森林景观,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