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累斯顿圣母教堂位于德国德累斯顿老城区,是巴洛克建筑艺术的代表作。该教堂始建于1726年,由木匠大师奥尔格·贝尔主持设计,采用砂岩拼建工艺与圆形拱顶设计,历时17年建成。1945年2月在盟军轰炸中遭受毁灭性破坏,仅存13米残垣,东德时期作为战争纪念地保留废墟。1994年启动原址重建工程,使用8500余块原始石料并补充相近砂岩材料,通过电脑辅助实现新旧材料拼接,2005年完成重建。教堂高95米,黄色砂岩外墙镶嵌战时遗留的黑色旧砖块,穹顶成为德累斯顿城市标志。
主体为直径24米的圆形大厅,七座完全相同的拱门打破传统教堂主次门设计。中央穹顶采用双层结构,外层穹顶重达12000吨,支撑立柱以特殊角度倾斜保障力学稳定。内部保留部分战时熏黑石材,圣坛区域刻意展示未修复的战争痕迹。
砂岩外墙呈现黄黑相间的斑驳纹理,黑色部分为战时烧焦的原始石料,黄色部分为新补充的易北河砂岩。穹顶观测平台设置67级螺旋台阶,可俯瞰易北河全景。
1726年由木匠大师奥尔格·贝尔主持设计,采用圆形拱顶与砂岩拼建技术,成为路德宗教堂建筑典范。1743年竣工时以无支撑拱顶设计突破传统教堂建造技术。1945年2月13日遭盟军四轮轰炸,投弹量超过3900吨,穹顶石柱在高温火攻中崩塌。东德时期将废墟建材分类保存,保留13米残壁作为战争纪念地。
1993年成立重建基金会,次年启动修复工程。重建团队精确测绘历史图纸,使用43%的原始材料,新石材经人工风化处理达到色彩统一。2000年完成内部封顶,2005年10月30日举行竣工典礼。
重建历时11年,耗资1.79亿欧元,资金来自全球26个国家捐赠。施工采用三维建模技术定位原始石材,新旧材料无序镶嵌以示历史延续。保留8500余块标记战火痕迹的旧石料,其中较大残石重达3吨。穹顶十字架由英国金匠按原样复刻,象征英德和解。
作为德累斯顿三大名胜之一,与茨温格宫、森珀歌剧院共同构成巴洛克建筑群。教堂前马丁·路德青铜雕像由阿道夫·封·东多夫1885年创作,高3.6米。2004年重建期间出土的原始基石现展示于教堂地下室。2016年统计显示,每年接待游客超过200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