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仙馆是位于广州市越秀区登峰麓湖公园内的道教文化展示场所,始建于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主馆建筑坐落于麓湖路旁高坡,占地面积5500平方米,现存山门、吕祖殿等青砖建筑,保留雕花博古脊、红漆木格窗等清代建筑特征。该景点周边环绕竹林与荷花池,设有赏荷平台与八卦石坛等景观设施,形成幽静古朴的园林空间。作为麓湖公园环湖游览线路的重要节点,其与鸿鹄楼、聚芳园等景点共同构成区域文旅动线。
主馆坐北朝南,面向麓湖水体,采用青砖砌筑与雕花脊饰的清代建筑制式。地面铺设太极图案地砖,窗户采用红漆木格样式,高坡由大理石基座围合,形成落差约3米的台地结构。附属建筑包括:
纯阳宝殿:供奉吕洞宾塑像,保留八仙浮雕装饰墙面
碑廊:陈列清代至民国时期碑刻真迹
财运桥:连接主馆与荷花池的仿古石桥
截止2024年,该景点实行免费开放政策,推荐游览时长为30-40分钟。主要交通方式包括:
地铁5号线小北站C口出站,步行约1.2公里
公交245路、旅游1线至麓湖公园(艺博院)站周边联动景点含星海园(直线距离400米)、云台花园(直线距离1.5公里),建议与白云山西门游览路线结合规划。
白云仙馆始建于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原为文人雅士聚会场所。1984年进行重建后转型为道教文化展示空间,现存建筑群包括山门、吕祖殿等主体建筑。门额"白云仙馆"四字采用雄浑古朴的字体雕刻,高坡处镶嵌刻有"白云仙馆邹鲁(印)"的花岗岩石碑。
作为道教文化载体,白云仙馆保留农历四月十四吕祖诞祈福法会传统。庭院内现存百年古榕树与转运桥等宗教意象景观,八卦石坛可供游客进行简易祈福仪式。馆内定期举办道教文化展览,展示岭南地区道教建筑艺术发展历程。
景点外围种植规模达3700平方米的荷花池,夏季形成"接天莲叶"的视觉效果。西侧竹林面积约800平方米,林间设置蘑菇造型休憩亭与光影步道。东侧桃林每年春季开花,与麓湖堤坝形成色彩对比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