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张碧云寺因形似繁体“雲”字而得名,是长子县早期木构古建筑中唯一存有天花的古建筑,也是全国仅存的九座五代建筑之一。小张碧云寺上下错落为三层,大殿位于最上层北端,东西两侧配殿与厢房在中层,最下层南侧为倒座戏台,左右为东西向连排廊房。
小张碧云寺大殿,也称三教殿,面阔三进,单檐歇山顶,极有特色。大殿内梁架结构为三椽栿对劄牵用三柱,梁栿间设枓栱隔承,驼峰之上小瓜柱承平梁;脊槫下置蜀柱,两侧施叉手稳固。殿内当心间佛坛上方设方形平棊,绘有晚期彩绘。明间设板门,门额有方形门簪,次间设直棂窗。殿中地藏菩萨居中,西边为老子,东边为孔子。大殿东西神台上立着十八罗汉像。西南角上有一和尚像,传说是建庙老僧的包骨像。正殿顶棚绘有壁画,隐约可辨“喜鹊登梅”“麒麟献瑞”“龙凤呈祥”“百花争春”,其画风线条流畅,庄重典雅,神形兼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