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知名度调研问卷>>
羌绣是在继承古羌人挑花刺绣的基础上演变发展而来的,主要分布在汶川县的两镇四乡(绵虒镇、威州镇、龙溪乡、克枯乡、雁门乡、草坡乡)刺绣的针法除多采用挑花外,尚有纳花、纤花、链子扣和平绣等几种。羌族挑绣图案的题材,大都是反映现实生活中的自然景物,如植物中的花草、瓜果,动物中的鹿、狮、免、虫、鱼、飞禽,以及人物等等。2008年6月7日,羌族刺绣经国务院批准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遗产项目编号: Ⅶ-76
  • 申报地区: 四川省
详细介绍 PROFILE +

历史渊源

羌绣的来源说法不一,民间对挑花刺绣有这样一种传说:三国以前,羌族妇女能征善战,孔明派姜维到汶山,屡被羌族女将打败;后来孔明就用符咒组成挑花围腰,送给羌女。羌族妇女争相效仿,挑花围腰就在她们中流传开了。谁知,围腰上孔明画的符,把羌族妇女的心给迷住了,从此,羌族妇女便不会打仗出谋,只知挑花刺绣。传说固不可信,但剥开这个传说的神秘外衣,我们可以看出,羌族挑花刺绣艺术原来最初是由汉区传入的。但是,这种挑花艺术,已长期在羌族人民中生根,经过生活的实践和提炼,既汲取了汉族挑花刺绣的基本针法的成份,又继承了古羌文化的传统,它的构图、纹彩,早已具有羌族的民族风格和特色,成了羌族独特的艺术珍品。

关于羌绣

羌族是一个极富睿智的民族,更是一个崇尚美的民族。美与艺术起源于劳动,也正由于人们在劳动中创造了那些具有初步形式美的客观对象,才可能相应地产生出对称、平滑的审美观念。羌绣的色彩鲜艳,精美绝伦,不但显示了羌族妇女的聪明才智,更表达了羌族人民崇尚美的愿望。劳动创造了美:劳动产品美,劳动工具美,劳动动作美,劳动创造的艺术品美。历经千年传承和发展,羌绣似乎浓缩了历史的精华,形成了风格独特的绣中之精品,已渐被人们认同为与湘绣、苏绣齐名的绣中工艺品,成为中华文化瑰宝中的一朵奇葩。

如今,羌绣早已成为羌族人服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羌族的服饰较为朴素而华美,男人喜着青色或白色头帕,穿自制的麻布长衫,外套一件无袖子的羊皮褂子,这种褂子可用来防寒、挡雨、垫坐。脚穿有鼻的“云云鞋”,鞋子上绣有云彩图案及波纹,脚上裹牛、羊毛制的毡子绑腿,绑腿有保温和护腿的作用。妇女喜缠青色或白色的头帕,青年妇女常包绣有各色图案的头帕或用瓦状的青布叠顶在头上,用两根发辫绕作鬓;一般冬季包四方头巾,上绣各色图案,春秋包绣花头帕,穿有花边的衣衫,腰系绣花头帕,系有花边的飘带。年轻女子还在脚腿上缠红脚带子。男女皆束腰带。羌绣有装饰性很强的花纹图案,无论是在羌族群众的腰带、衣裙、围腰、鞋上,或是在妇女的头帕、袖口、衣襟甚至袜子、鞋垫上都随处可见。羌族的挑绣不仅结构完整、物象突出、色彩绚丽、工艺精巧,起到美观的作用,而且借助那密密麻麻的针脚,增强了衣物易磨损处的耐磨性能,延长了使用寿命,具有实用价值。马克思认为:“动物只能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羌绣不只是一种单纯的装饰品,同时也是独具民族特色的艺术品,它已深深地融入了羌族人民的生活之中,是衡量一个妇女聪明才智的重要标志,是她们用来美化自己,寄托自己情感和美好愿望的一种重要方式,也常常是青年男女表达美好爱情的订情信物。它集艺术与实用于一体,是羌族人民对真善美追求的物化和象征。

风格种类

羌族人民的挑花刺绣,有着悠久的历史。“神农之世,男耕而食,妇织而衣,男女开始分工劳作。”古羌人擅用自制工艺品装饰、美化自己的生活。羌族妇女善于运针走线、拧线织锦,刺绣佳作甚多。明清时期,羌族的挑花刺绣业十分兴盛,羌族妇女从小训练有素,常针挑线绣,制作出独具风彩与特色的围腰与云云鞋、尖尖鞋、朝鞋等。经历漫长岁月的洗礼,羌绣已经成了一个内涵丰富、针法独到的民间工艺品体系。

羌绣分为挑花、绣花、纳花、盘花、刺绣等。挑花和刺绣是羌族传统的民间工艺美术,是劳动人民艺术的结晶,是民族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刺绣,早在明清时代就已经在羌族地区极为盛行,后来逐渐被挑花所取代。挑花制品,由粗布、锦线缀成,多为黑底白纹,色彩对比强烈,醒目而调和,质朴而敦厚,有浓烈的装饰图案美。挑花刺绣是羌家姑娘的拿手绝活,她们十岁左右就开始受到严格训练,常在耕种之余和农闲之时,从事纺线、织麻布、织毡子和挑花、刺绣,正所谓“一学剪,二学裁,三学挑花绣布鞋”。羌族妇女一生挑绣的高潮是在出嫁前夕,她们一定要尽其所能绣出几件最漂亮的嫁衣、最好的云云鞋和最好的鞋垫,否则会被男方轻视。她们既不打样,也不划线、绘图,仅以五色丝线或锦线,全凭娴熟的技巧,信手挑绣成具有民族风格、绚丽多彩的各种几何图案、自然纹样或花卉麟毛,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究其图案种类与题材,大多是反映羌族生活或自然景物,或植物中的花叶、瓜景,动物中的鹿、狮、马、羊、飞禽、虫、鱼以及风情人物等。所挑绣之景物,皆秀丽精致,多含吉祥如意以及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和美好憧憬,如“团花似锦”、“鱼水和谐”、“蛾蛾戏花”、“云云花”、“瓜瓞绵绵”、“麒麟呈祥”、“群狮图”、“二龙戏珠”、“五龙归位”、“三羊开泰”、“乾坤欢庆”、“鹿鹤回春”等图案,色彩艳丽醒目,形象活现逼真,可谓风格独特。

色彩图案

羌绣挑花刺绣的色彩以黑、白对比居多,且多用丝锦线,显得朴素大方、清爽明快。也有用色线挑花,有的飘带全是彩色线分条排列,采用纳花针法,如五色虹霓,色彩斑斓、绚丽夺目。羌族挑花刺绣的仿饰图案是在继承古羌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羌族妇女服饰的领口、袖口、衣襟、托肩等处的纹饰,既是所出土的彩陶陶片纹饰的变异(汶川县姜维城遗址),又与汶、理、茂、北川石棺岩墓土的陶罐口沿下颈部与肩部之装饰压印纹极似,故被称为“缸钵边”。男青年的三角肚篼(俗称肚子)上的纹饰与汶川龙溪出土的西周酒器“青铜鼎”上的纹饰基本一致。妇女围腰上的方形组合纹饰彩绣图案,其用色及图像与敦煌莫高窟之唐代壁画“藻井”无异 [4]  。

羌族纹饰图案不但生动,而且寓意深刻。如牡丹象征幸福;瓜果、粮食象征丰收;鸟巢象征喜庆;狮、猪等动物象征欢乐;鱼、龙象征吉祥等等。服饰中心的纹样“团团花”为圆形组合;升子印为大方形组合;一颗印为窄边纹样组合;火盆花为宽边大方形团花。角花与边花纹样,有长条形的吊吊花、灯笼花、方格子、万字格、八瓣花、缸钵边、牙签子、树丫子、飞蛾子、合合花等等,对中间的团花起陪衬作用。羌族花纹图案的装饰性很强,无论是妇女的围腰、衣襟、袖口、头帕、枕帕、钱包、香包、鞋底、鞋帮、腰带几乎随处可见。究其装饰部位,均系易损处。既有美化之功效,又能借助密密麻麻的针脚,增强了衣物的耐磨性能,延长使用之寿命,因而具有实用价值与保存价值。

羌绣针法

羌族刺绣制品多以粗布、锦线缀成,黑底白纹,对比强烈,用于头帕、围腰、飘带、衣领、衣角、鞋面等处的装饰。羌族挑花刺绣针法除多采用挑花外,还有纳花、纤花、链子扣与平绣等等。挑花精巧细致;纤花和纳花显得清秀明丽;链子扣则刚健淳朴、粗犷豪放。但不同的羌族村寨,制作出的挑花刺绣作品,其针法风格与方法有些细微的差异。在羌寨中较普遍的挑花刺绣技艺和针法主要有“十字挑”、“串挑”、“编挑”三种。

“十字挑”:采用斜形交叉十字针组成花纹,按布料的经、纬下针,针脚精湛,挑缀严谨,组图美观,但是工细费时,常以小型挑缀为主。“串挑”:又称链子扣,是以针线挽成链扣相连构成图案,用白粉画样挑串,“串花”粗针细缀,组成图案,挑缀较省工时,适于大面积的围腰装饰。“编挑”:多用彩色丝线,挑、编相兼,密扎排列,留空显花组图,编挑美观大方,但不经洗,多适用于飘带、鞋面、头帕。羌绣构图有正花、边花、角花、补点花等。正花为主图案,构图有锦鸡穿牡丹、狮子滚绣球、吉祥雀报春、蛾蛾抱百花、喜鹊闹梅、猴子摘瓜、金瓜银灯、吉祥梅花等;边花、角花是制品四边的点缀,纹样多为二边连续图案或三角形图案,其中有蛾蛾采花、金瓜边、灯笼花以及各动植物图案,刺绣时,按正花主题随心所欲挑缀刺绣。补点花有牙签子、吊灯台、钓鱼花等,视空白大小挑刺点缀。

羌绣的针法主要有挑花、纤花、纳花链子扣几种。挑花精巧细致,纤花、纳花清秀明丽,链子扣则刚健淳朴,粗犷豪放。挑花的色彩,以黑白对比的居多,亦有用少许色线挑的;有的飘带全用色线参差分条排列,采用纳花针法,对比强烈,绚烂夺目,如五彩虹霓。挑花多用棉线,显得朴素大方,异常明快。羌族挑绣图案的题材,大都是反映现实生活中的自然景物,如植物中的花草、瓜果,动物中的鹿、狮、免、虫、鱼、飞禽,以及人物等等。

相关词条推荐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1198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最新评论
相关知识文章
【中国非遗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之传统美术项目
传统美术以美化环境、丰富民间风俗活动为目的,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流行的美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让传统美术得以传承,有很多传统民间美术都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本文就为大家列举入选中国非遗的传统美术名单,包括中国剪纸、竹刻、泥塑、灯彩、面人、草编、糖塑、苏绣、石雕、玉雕等。
中国十大传统美术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内著名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传统美术是由中国人民群众创作的,以美化环境、丰富民间风俗活动为目的,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流行的美术。那么,中国非遗传统美术有哪些?本文整理了中国十大传统美术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中国剪纸、中国刺绣、中国书法、年画、木雕、中国篆刻、灯彩、热贡艺术、泥塑、竹编,其中,中国剪纸、中国书法、中国篆刻、热贡艺术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接下来就一起随MAIGOO小编来看看这些中国著名的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吧。
十大九寨沟特色美食小吃 到四川九寨沟游玩必尝的10大地道名吃
九寨沟县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东北部,美丽的九寨沟景区就坐落于此,吸引了大量游客,在这里除了欣赏美景,还可以品尝美食,那么九寨沟有什么特色小吃呢?MaiGoo网小编整理了四川九寨沟特产小吃top10,包括九寨柿饼、酸菜面块、洋芋糍粑、酥油茶、藏族血肠、牦牛肉干、奶渣包子、藏民奶制品、荞麦面食、豌杂面,一起来看看阿坝州九寨沟美食吧。
阿坝州九寨沟县著名景点 九寨沟县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九寨沟县被评为“中国旅游强县”,境内拥有获“世界自然遗产”的5A级风景名胜区称号的九寨沟,还有结合九寨沟的瑰丽和黄龙的神奇的神仙池风景区、“九寨沟的后花园”之称的“九寨沟的后花园”、“九寨沟县东南大门”之称的柴门关景区等。那你还知道九寨沟县其他著名景点有哪些吗?下面就跟maigoo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阿坝有什么好玩的景点 阿坝旅游必去十大景点 阿坝州有名的景区
四川之美,美在川西;川西之美,美在阿坝。阿坝有着独特的地形地貌,使得当地保留了许多世界上早已绝迹的动植物资源。在这里,你能寻找到工业文明中难以找到的静谧、古朴的壮丽自然景观。下面maigoo小编就为大家盘点一下阿坝十大景点,包括了九寨沟县十大景点、黄龙景区、四姑娘山景区、毕棚沟旅游景区等,一起来看看吧!
四川阿坝羌族自治州十大土特产排名 阿坝州十大特色名产排行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是四川省辖自治州,紧邻成都平原,全州地表整体轮廓为典型高原,阿坝州立体气候明显,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所以当地风景优美、特产丰富。那么阿坝州土特产有哪些比较出名的?为大家介绍松潘贝母、牦牛肉干、金川雪梨、松潘沙棘、色湾藏香猪、茂县花椒、羌族老腊肉、汶川羌绣、黑水凤尾鸡、汶川甜樱桃等。以下,请看MAIGOO小编带来的四川阿坝羌族自治州十大土特产排名,了解更多阿坝州名产及相关情况。
阿坝十大赏秋胜地 阿坝秋天最美的10个景点
秋季,不要错过阿坝州的秋,入秋的阿坝州,天蓝、水碧、枫红、芳草金、茂林多彩,一大波秋天的色彩,将阿坝州染得五彩斑斓,美如童话世界。那么,阿坝州秋天去哪里旅游呢?MAIGOO小编为你整理了阿坝州十大秋季旅游景点,包含了九寨沟、米亚罗、毕棚沟、四姑娘山、达古冰川、奶子沟彩林公园等阿坝州秋天最美的地方,其中,九寨沟被《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秋天最美的地方,是中国三大秋色观赏地之一。接下来一起来看看这些阿坝州秋季好玩的去处吧。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十大特色小吃 四川阿坝州十大名吃排名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是四川省辖自治州,境内有诸多著名旅游景区,到阿坝州旅游,当地的这些特色美食也不容错过。阿坝州是一个极具羌味和藏味的地方,民族气息浓郁,饮食文化独特。阿坝州特色美食包括酥油茶、烧馍馍、红原牦牛奶、酸菜面块、藏民奶渣、牦牛肉干、洋芋糍粑、糌粑、羌族老腊肉、玉米搅团等。以下,请看MAIGOO小编带来的阿坝十大小吃排行榜,了解更多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名小吃及相关情况。
十大好吃的阿坝州特色名菜 到四川阿坝必吃10道经典菜品推荐
阿坝州位于四川省西部,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这里的美食文化独特,融合了藏、羌、汉等多个民族的风格,形成了独一无二的美食风情。MAIGO O网小编整理了一份十大好吃的阿坝州特色名菜盘点,包括了松潘土火锅、松茸炖土鸡、尔玛酸菜炖腊肉、青稞炖牦牛肉、虫草鸭、素烧如意、阿坝州手抓肉、金川香猪腿、黑水土豆宴、瓦切鱼等。下面,一起来看到四川阿坝必吃10道经典菜品推荐及其相关知识吧!
阿坝州十大著名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阿坝州地理标志产品 阿坝州十大地标产品
阿坝州十大著名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主要盘点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当地出名的国家级地标产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指产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质量、声誉或其他特性本质上取决于该产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经国家质检总局审核批准以地理名称进行命名的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包括来自本地区的种植、养殖产品。原材料全部来自本地区或部分来自其他地区,并在本地区按照特定工艺生产和加工的产品。那么,阿坝州有哪些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比较出名呢,来一起看一下阿坝州十大地理标志产品榜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