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锡十大最美古村小镇    NO.2
无锡十大最美古村小镇    NO.2
					
					
						 无锡十大国庆旅游景点    NO.2
无锡十大国庆旅游景点    NO.2
					
					
						 2025中国十大光影秀表演    NO.2
2025中国十大光影秀表演    NO.2
					
					
						 无锡十大赏花胜地    NO.2
无锡十大赏花胜地    NO.2
					
					
						 无锡十大秋季旅游好去处    NO.2
无锡十大秋季旅游好去处    NO.2
					
					
						 中国十大特色旅游小镇    NO.2
中国十大特色旅游小镇    NO.2
					
					
						 无锡十大赏樱胜地    NO.2
无锡十大赏樱胜地    NO.2
					
					
						 2025中国十大无人机演出    NO.3
2025中国十大无人机演出    NO.3
					
					
						 无锡十大园林    NO.4
无锡十大园林    NO.4
					
					
						 无锡十大夜景最美的地方    NO.5
无锡十大夜景最美的地方    NO.5
					
					
						 中国十大赏波斯菊好去处    NO.5
中国十大赏波斯菊好去处    NO.5
					
					
						 无锡十大春季旅游景点    NO.6
无锡十大春季旅游景点    NO.6
					
					
						 江苏十大国庆旅游景点    NO.8
江苏十大国庆旅游景点    NO.8
					
					
						 江苏十大赏樱胜地    NO.11
江苏十大赏樱胜地    NO.11
					
					
						 中国十大景区篝火晚会    NO.24
中国十大景区篝火晚会    NO.24
					
					
				灵山小镇·拈花湾,是灵山集团历时5年,继梵宫之后又一精品力作。坐落在无锡马山国家风景名胜区的山水之间,这里向来有“净空、净土、净水”之称,生态秀美,环境优越。而拈花湾靠山面湖,更与灵山大佛依山为邻,可以说是得尽天地人文灵气。拈花湾的命名,一方面源于灵山会上佛祖拈花而迦叶微笑的经典故事,同时也缘于它所在的地块形似五叶莲花的神奇山水。小镇整体建筑风格与日本奈良非常相似,又融入了中国江南小镇特有的水系,打造出了一种独有的建筑风格,使得整个小镇沉浸在美轮美奂的意境中。
从整个小镇的总体布局来看,拈花湾通过三条主要交通道路和水系的组织,规划了“五谷”、“一街”、“一堂”的主体功能布局,并配以禅意的命名体系,形成以“五瓣佛莲”为原型的总平面。
其中,“五谷”分别为云门谷、竹溪谷、银杏谷、禅心谷、鹿鸣谷,形似五瓣花瓣,主体功能为涵盖会议、酒店、度假房产;“一街”即香月花街,位于花心,是拈花湾的核心商业街区;“一堂”即胥山大禅堂,位于花干,既是大型禅修体验场所,也是拈花湾的大型景区标志物。
拈花湾的禅意是现实生活中的禅,无论你是在品茗、行走,抄经、打坐,还是依着雕栏发呆,懒散地晒着午后的太阳,嗅着阳光下花草中的甘香味,无不境由心生。“懒度庸人意,且拂明镜台。我自拈花笑,清风徐徐来。”恰好是真实的写照。
灵山小镇拈花湾打造的是一个自然、人文、生活方式相融合的旅游度假目的地,追求一种身、心、灵独特体验的人文关怀,让人们体验无处不在的禅意生活,从而开创“心灵度假”的休闲旅游新模式。
半山衔日,落帆影于岩中。这里天宇澄明,白云悠悠,天光云影倒映在清澈的湖水里,清风徐徐,禅意尽现。给远离城市喧嚣与嘈杂的人提供了一处绝好的休闲场所。
香月花街是拈花湾的禅意主题街,是拈花湾休闲度假生活的核心区域,是欣赏和体验拈花湾禅意生活的绝佳去处,被称为“禅意生活的缩影和绝佳体验地”。
行走其中,木制的唐风建筑与桥梁,让清雅禅意扑面而来,街道两旁所有的建筑、景观都像是会呼吸般的浑然天成,使人感到如同进入一个充满禅意的世界中。
拈花塔是唐风木结构楼阁式五重塔。四方五层,由须弥座台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直棱窗棂、重唇板瓦、转角斗拱、蜀柱斗子等让拈花塔古朴典雅;出檐深远,不可攀登,和风尽显。宝塔高27.98米,有东南西北四门,塔身高21.28米,塔刹高6.7米,由覆钵、仰莲、相轮、华盖、三花蕉叶、宝珠、刹链、风铎等组成,黄铜铸就,外贴金箔。拈花塔是拈花湾小镇主街区——香月花街的最高点,古朴庄重之中融合了传统、和风和禅意。
灵山小镇·拈花湾的戏台。台口立柱楹联“慧眼见一切,妙音满十方。”上场门和下场门的“来兮”、“归去”,亦是富有浓浓禅意,将戏台小天地、天地大戏台的传统戏剧文化与禅文化巧妙融合在一起,使人感慨,耐人回味。
重檐歇山顶,广五(七)间、深三间(拈花堂下檐正面出抱厦),斗拱上下檐均为五铺作单抄单下昂。平座栏杆用斗子蜀柱承寻杖,转角处,横向构件双向出挑。柱均有升起,外槽檐柱有侧脚。梁架为平梁上施平棊,门用实踏板门施铜钉与铺首。窗为直棂窗。大殿柱身粗壮、斗拱宏大、再加上深远的出檐以及非洲红花梨榫卯细凿构筑,给人以雄健有力的感觉。
一色花,一味禅,拈花湾的梵天花海在时光中晕染禅意。明黄的硫华菊阐释着美,蕴含着善,花开漫山,轻轻摇曳,时光静好,幸福满满。置身其中,使人感到没有烦恼,只有纯粹的简单、健康和快乐。
福田阁供奉的是财神陶朱公。陶朱公范蠡是历史上太湖流域的著名人物, 因其退隐后经商有道,千百年来被人们奉为 “商圣” ,亦为著名的文财神。传说当年范蠡携西施泛舟五湖, 曾遁居此地,拈花湾之南的“伴奴湾”因此而得名。“福田阁”本供参拜祈福之用,单跨悬山顶建筑形式,平面面宽2.5米,进深3米,柱高3.2米,柱头斗拱采用四铺作双抄不出昂前后乳袱相连,上设叉手托檩。木构精雕细琢加之建筑体量较小使财神庙整体显得较为精致。
禅乐馆是拈花湾独具魅力的禅趣游乐场所。由“迦叶之镜”“心心相印”“无我无相”“点亮心灯”和“镜花水月”等组成。每间小馆都是根据禅境创意出来的禅趣空间、互动活动和游戏体验。当您身处其中,都可以体验轻松、愉悦、开心的禅悦,获得蕴含禅意的人生感悟和收获,寄托美好祝福。
灵山小镇拈花湾《禅行》,第四届世界佛教论坛闭幕式献礼级巨制,由G20文艺晚会核心团队倾情打造,以灵山小镇·拈花湾的山水禅境和景观建筑为载体,借现代数字多媒体技术和舞台表演艺术,创构了观演融合、文旅一体、深度体验的全新模式,大手笔巨作了美轮美奂、诗意空灵的演出意境,生动演绎了禅宗的法脉源流和精神内涵,集中展示了茶道、花道、香道、琴道等富有传统文化魅力的生活情境,以及宜兴紫砂、惠山泥人手工制作等无锡当地珍贵文化遗存,展示了抄经、打坐等禅意生活方式。
灵山小镇拈花湾《禅行》,使人仿佛穿越千年,在无垢无净的禅境山水中,用全新的当代心灵度假方式,让你体验最美的禅意生活方式,让疲惫的心灵有枝可栖,心生自在和欢喜。
禅行演出:18:00-20:50
一苇渡江:18:00-20:50
亮塔仪式: 18:30 19:00 19:30 20:00
周五、周六加演:20:30
五灯湖表演:19:15 19:45 20:15
周五、周六加演:20:45
古琴、笛子:19:00-20:00
拈花湾目前有13家禅意客栈:一花一世界、吃茶去、棒喝、一池荷叶、半窗疏影、门前一棵松、萤火小墅、芦花宿、百尺竿、云半间、一轮明月、无门关、无尘。这些客栈在禅意风格的设计思路下, 使用原木和棉麻材质, 处处隐喻东方美学的质朴。栖居拈花湾,体验的不仅仅是禅意住宿,更是一段禅意生活的邂逅。
1、一花一世界
客栈名得于“佛土生五色茎,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一花一世界,独栋四合小庭院,是拈花湾禅意客栈中较大的一家。门前花团锦簇,阳光恰好经过,留下花影斑斓。不经意走进,会误以为进了谁家花园。
客栈属于现代中式家居,一面团扇、一颗旗袍纽扣、一把藤椅、一盏古灯,一把金锁……淡淡的中国风,诠释着生活的惬意雅致。一花一世界的房间,随四时之景而留色。春夏烟雨润色,秋高月桂弄影,冬雪渔火映照,四季飞花流金。
一花一世界有28间客房,标准房6间,大床房20间,家庭房2间。
2、棒喝
“棒喝交驰,照用齐行”,“棒喝”之名缘于此。德山棒,临济喝,加起来便成了临济宗的独特禅风。
在较大的“一花一世界”对街,是较小的棒喝。棒喝小,却精致的禅意客栈。
禅铃、匾额、戒尺、移门,客栈静而威严:沿街门前一组“训诫”铜像,不由起肃;庭院的钟板悬挂一角,戒尺可用可拿、掷地有声,心生敬意。
碎石、青板、竹灯、草鞋,客栈闲而禅雅:庭院绿意渐进,斗笠、禅石放置随意,戒尺的规范之外是生活的闲散;一些小型构筑借用“佛龛”和“维摩龛”之意,化佛禅于实境。
厅堂里小茶室,席地而坐,茶几人,品滋味;庭院旁大禅室,禅堂静坐,读书抄经。
房间清一色墨褐实木家具,藤编的床头吊灯,柔和的光线映衬原色老木。床头挂着竹匾,夹带青叶几片,散发着轻松的禅意。
棒喝有11间客房,2间标准间,8间大床房,1间家庭房。
3、吃茶去
“吃茶去”客栈来源于唐代赵州从谂禅师的“吃茶去”公案。
吃茶去,一家以“禅茶”为主题的禅意客栈,一厅一室、一壶一盏,禅坐其间,方得茶意。
吃茶去是茶的一方世界,青竹、茶盏、斗笠、案几、木藤、茶饼……身在境中,心无所住,一碗茶下来,烦恼如烟,轻然消散。
客栈的颜色从浅绿、深绿到墨绿,在这样的清幽之境,细品袅袅茶香,放空杂念,返璞归真。
吃茶去的两个庭院,放着老茶桌椅,脚边是细细茸茸的青苔,不远处还有绿草丛丛;房间浅淡绿色与深色棕木相互映衬,不沉重却能让人安驻;茶具华丽典雅又朦胧婉约;较爱这里布艺床品,旗袍排扣别出心裁。
吃茶去有53间客房,14间标准间,33间大床房,6间家庭房。
4、萤火小墅
“流萤断续光,一明一灭一尺间,寂寞何以堪”,萤火小墅的名字,出自这几行俳句。
清新自然,是萤火小墅最大的特点。
光点散落在萤火小墅,总能让人不经意地回到小时候,那些夏夜里一闪一闪的萤火虫,轻盈飞过的日子。屋顶、墙上、桌上的灯火,或明或暗布满整个客栈。从门厅到庭院,落入凡尘的月光、星光、荧光,随意闪烁,生活简单而纯粹。
庭院里一尺之地,错落精致的玻璃球吊灯,流光溢彩。最适合小憩,靠在角落里看看书聊聊天、伸伸腰打打盹,房间里,充满异域风情的花砖镶嵌在床头,玻璃器皿反射出的世界色彩缤纷,散发怀旧气息的清新感,许是要住一晚,才体会得到。
萤火小墅有28间客房,20间标准间、6间大床房、2间家庭房。
5、一池荷叶
“一池荷叶衣无尽,数树松花食有余。刚被世人知去处,又移茅舍入深居”,一池荷叶缘于此。
一池荷叶的院落,碧水环绕,荷花摇曳,几颗露水滴落,清亮明媚。微风轻拂,涟漪在心底漾开,它有着恬静美好的性格。
客栈里满是可爱的彩色,深绿的大朵荷叶跳上墙面,亮色头发夸张有趣,深浅错落的布艺俏皮地躺着,纸制荷花灯更显轻盈……以“荷叶”为主题的玻璃阳光房,早餐、下午茶于其中,外是阳光与清荷,内是晴朗的荷制品,一静一动,竟也有种尘世外的素雅。客房有如荷叶般青绿,温馨可爱。
一池荷叶有33间客房,标准房23间,大床房8间,家庭房2间。
6、芦花宿
“醉眠醒卧不归家,一身流落在天涯。祖佛位中留不住,夜来依旧宿芦花”。翩然芦花轻入梦,芦花宿,是拈花湾较柔美的客栈。
客栈外的芦花,轻抚浅水涟漪,花束摇曳,满是诗意。芦花客栈的线条简约利落,色彩纯洁得单一,灵动的大概就是点点芦花飘了。客房内棉麻质地的空间,一束束芦花勾勒出生命本该简单的延续感。时间愈久,愈让人觉出这份“简单淳朴”中藏着的含蓄与浑然天成。
芦花宿有36间客房,26间标准间、8间大床房、2间家庭房
7、百尺竿
“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这便是百尺竿的缘起。竹林深处,独有修竹葱翠娴雅,百尺竿,是一间隐世客栈。
在百尺竿,较惬意的是竹之质朴绿韵。一根根竹竿携着淡淡竹香,小院到房间。心不静,无法得其中之意。房间内含竹蕴,并不单调,每间都有别致的竹器。或盛放茶器,摇动活泼,或印于枕,清新微凉。不是刻意造景,只是恰到好处。半拉竹帘,感竹清韵,仿若“竹摇轻影罩幽窗”的水墨丹青,尽显生活的悠然雅致。
百尺竿43间客房,标准房30间,大床房9间,家庭房4间。
8、门前一棵松
“禅门有好风,吹折门前一棵松”。不是想象那么古朴沉重,门前一棵松反而是所有禅意客栈中较有田园风格的一家。
碎石短木的矮墙夹着绿植,阳光带着木色爬上白墙,厅堂以沉稳的中性木色打底,搭配一些米白、青绿色的浅色,让人心安。这里的主角除了松,还有猫头鹰,一开一闭的眼睛打着暗语,十分逸趣。
门前一棵松有35间客房,22间标准间,9间大床房,4间家庭房。
9、半窗疏影
“一杯晴雪早茶香,午睡初醒春昼长。拶着通身都是眼,半窗疏影对斜阳”,闲居无事的生活便是半窗疏影想要讲述的。
客栈内,多是古典雕花木格窗,光与影在黑灰色原木上,映下了别致的灵动。灯火翩然,影影绰绰。从窗棂、灯具到茶盏,半窗疏影无不透着简约。绿叶粉花相错而生,一草一木剪得岁月斑驳。从庭院到门厅,无不疏朗通透,等待的是光的自然洒落,这里别具风雅。
客栈房间古色古香,特有禅意的雅致。当阳光照进落地窗,飘散在精致亚麻色地板上,衬着温馨暖色灯光,简单至美,自然蕴藉着无上的妙道,随心随性,随着时间流转,慢慢生活。
在这里,就放心地睡去,待得自然醒时,斜阳晚照,看窗前的草木灯火,剪影恰如梦境。
半窗疏影有20间客房,14间标准间,4间大床房,2间家庭房。
10、一轮明月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这句禅诗潜于一轮明月之中。
圆月简,意蕴却深。在一轮明月中,多的是清澈澄净的明月和兔子形状的石砾。
庭院中的月,落入凡间,坐在竹藤上,适合等凉风来,等夜色深;餐厅墙面,挂着满月形的禅画,柔光散溢,投射出青灰色的夜空。桌椅、摆件、灯饰、瓷器……色彩素浅,原色的柔和淡雅,能让人舒服休息,明月清风,静意小坐。
将月请入内,一轮明月挂床头,皎洁了眠之梦;将月拥入怀,满月轮廓绣床品,缥缈了月之影。安眠,在青兰的月夜里,皎白的月光下,如梦沉沉……
一轮明月有16间客房,11间标准间,4间大床房,1间家庭房。
11、无门关
“大道无门,千差有路。透得此关,乾坤独步”。
哪一扇门通往你心之牵盼?无门关,关得一方静谧舒适在无门关,各色门扇是门,也不是门。进进出出、虚虚实实,变幻出各种无形却有意,或有形却无实……面对各色门板渲染的前厅墙面,让人不禁想探探虚实。这里一点儿也不乏味,亚麻的清淡和浅木的清朗的,点缀蓝绿的活泼,化开了一点点温馨。墙上错落有致的洞口,象征内院之门,庭院竹木葱茏,一看便知。若有门可入,入的是小门,不是大门;有门可悟,悟,不是一悟永悟。这便是无门关的禅意所在。
房间风格怀旧,老门板、门框围成了温合质朴的意境。这里也更生活化,天、墙、地一材贯穿,不知哪个无意,便能开启一扇通往心路之门。
无门关有45间客房,9间标准间,32间大床房,4间家庭房。
12、无尘
“禅心不歇,一世清净”,是无尘所追求的境界。
原本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无尘,还原真实的自然之美,无尘,算得上淡雅悠然的禅意客栈了。
设计无多,讲求“空”与“无”。墙面纯白,看似毫无修饰,却给人沉静质感。家居摆放极近简洁,让人心境明澈。这里风格沧桑古朴,几座唐风老宅,粉墙墨瓦里蕴着江南味道。
庭院清泉水岸,是无尘较美的地方。于中间高地,流绕身,与青苔相连,与枝丫成趣,内心纯净。秀苒无尘,取一片空阔安宁,不去在意因缘,心净无尘不染,禅心如雪晶莹。此中,自有大道,通向三千。
无尘的房间,素雅禅境,美得很纯粹。没有浓墨重彩的勾勒,纯色墙面浅白暖光,亚麻灰色混着淡淡原木香气。在这样一个简居里,心便自然安静了。来无尘,在简洁的线条和纯净的文字中,放下执念,境由心生。
无尘有21间客房,16间标准间,4间大床房,1间家庭房。
13、云半间
“千峰顶上一间屋,老僧半间云半间”,生活闲淡不问世事,山颠唯有白云作伴。
青草、阳光、背包、旅行,云半间,拈花湾里的一间青年旅舍。
云半间,一间能让时光倒回读书时代的客栈,那是一群人的你笑我闹。阳光铺洒客栈庭院,微风拨弄木叶。让人热血的梦想,和总是不怕输的小执拗,不经意就溢满了这间,惬意又温馨的客栈。
前厅一张长长的桌子,像极了学校的讨论桌;大游戏区奇葩的“池子”里可以弹琴说笑刷时光;庭院有不大但很特别的廊厅,能让人偶尔回到纸质时代,翻翻书看看字。
聊天、游戏、追忆似水年华,品茶、弹琴、相遇不期而至。如果想把青春重走一遍,别再仰望别处了,来云半间没错!
云半间有28间客房,标准间10间,四人间10间,六人间8间。
客栈管家
在灵山小镇·拈花湾的特色主题客栈里,每一家都有一位客栈管家,他们或温柔细心,或风趣幽默,或热情爽朗,或成熟稳重,他们随时随地为住客提供着全天候管家服务,用细心、耐心、贴心、真心,为住客拂去旅途的风尘,熨平内心的皴皱。
早上,从一顿早餐的定制搭配,到晚上“你回来了”的问候,像家一样的感觉;
迎接、问候、欢送、到每一句“您需要什么?”像是一个尽职的管家;
倾听、聊天、陪伴还有永远为您先想到的问题,就像是一个贴心的老朋友。
拈花湾的客栈管家总会让人有一种家的归属感。
客栈休闲下午茶
下午的闲暇时光,自有客栈管家为您端上一份精致的下午茶食。“一杯香茶、几碟小吃”便可以组织起一场好友PARTY。三两好友,依坐沙发,闲聊趣事。亦或一个人懒懒的靠着沙发,翻本书,发个呆,傻傻的笑一下,在时光中消磨难得的自在悠闲,度假可以如此惬意。当有人问起在禅意客栈的收获,你可以自信满满的告诉朋友:“就是那么的简单、健康、快乐!”
一份免费的客栈下午茶,免单不简单!自在休闲的生活剧本,从下午的慵懒开演。
时间:14:30-16:00(客栈住宿客人免费)
地点:无锡灵山小镇·拈花湾 客栈
禅意客栈手作体验
拈花湾还在一花一世界、一池荷叶、百尺竿、芦花宿、吃茶去、无门关6家客栈准备了禅意手作体验,邀请每位来到灵山小镇的朋友们,赴一场“简单、快乐、健康”的生活之约,在客栈住宿的客人可以免费体验哦。
每一家客栈的手作活动,都透着禅意,制作的过程,都是发现惊喜的过程。静下心来,体验完成每一项活动的带来的乐趣与深意,等结束后,满足而惬意地望向窗外,映入眼帘的是拈花湾清雅明亮的景色。古时文人隐居生活,也不过如斯吧。
一花一世界:创意花艺
一池荷叶:唇膏制作DIY
百尺竿:草木拓印
芦花宿:皮具手环制作
吃茶去:禅茶分享
无门关:环保手袋DIY
时间:每天10:00-11:30/13:30-16:30
地点:无锡灵山小镇·拈花湾禅意客栈
福利:客栈住宿客人免费体验手作(住宿客人免费、免费、免费的哦)
灵山禅食
民以食为天,平素一顿好的饭食能让人胃口大开,喜上眉梢。
灵山禅食,用心吃,好好吃。每一餐,都是那么的清新淡雅,最简的组合造就了厨艺中的色香味、还原了食物的本真精华、融汇了整个禅食的意境。不去追问出处,只求味与境的结合、情与景的交融,在食的过程体味禅的感觉。
欢喜抄经
灵山小镇·拈花湾有一种逃离城市的静静我们取名叫“欢喜抄经”!
拈花湾里,邻水湖畔,只为自己开放的静心禅乐空间——远山堂,安享着美好的自然风光,静静的抄完一段经文,过着心里静静后的快乐生活。一张桌案、一笔一墨,在空白上抄写一段经文,犹如在人生中刻写自己的心路,字字入心。
拈花经行
拈花经行品禅意。
将一颗心交予自然,双手合十行走在那个充满希冀的路上,一步一行,是参禅过程中锻炼心念对身体的控制,默默经行,身动、心止。 一段行走,瞬时却心路悠长,只望此刻放下万千烦恼丝,心生一朵吉祥花。
茶道
生活如茶,茶意似禅,禅茶一味。品茶,是生活方式,茶道,是生活艺术。生活如茶,回味甘美。
花道
通过插花感悟自然、生命的变化,用朴素的美学主张,达到一种“无我”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