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宁最大的十所大学 NO.1
适合考研捡漏的十大211大学 NO.2
南宁十大之最汇总 NO.7
轻化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3
播音主持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8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8
广西十大名校 NO.1
南宁市十大名校 NO.1
广西十大最美大学 NO.2
华南地区十大名校 NO.5
西部地区十大名校 NO.6
中西部一省一校联盟学校名单 NO.11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7
全国综合类211大学名单 NO.42

x14
五星好评
广西大学坐落于素有“中国绿城”之称的广西首府南宁,学校学科涵盖哲、经、法、教、文、理、工、农、医、管、艺等11大门类。学校的工程学、材料科学、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科学、化学、环境/生态学、生物与生物化学、计算机科学、地球科学、社会科学总论和物理学等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工程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学校建设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级高校引智平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国际农业科技创新院、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教育部科技委战略研究基地、教育部东盟联合研究院,以及省级科技创新平台。
学校注重科技创新和服务社会,大力实施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努力打造领军团队及创新人才队伍,推进产学研结合和成果转化等九个方面的创新举措,产生了一批有重大影响的原创性成果。近年来,王双飞院士主持的“造纸与发酵典型废水资源化和超低排放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和“大型二氧化氯制备系统及纸浆无元素氯漂白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分别获201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2019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郑皆连院士领衔的“大跨拱桥关键技术研究团队”荣获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团队奖牌,主持获得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第16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获第36届国际桥梁大会(IBC)最高奖——乔治•理查德森奖,获2020年广西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获2021年广西最高科学技术奖。
学校入选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50所)、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高校(全国50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99所)、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全国100所)等。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获得全国金奖、银奖等。第十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全国金奖,捧获“优胜杯”。
1928年,学校创办。
1939年,成为国立广西大学。
1950年,与南宁师范学院合并。
1951年,与西江学院本科部合并。
1952年,广西大学农学院独立建制,成立广西农学院。
1953年,广西大学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被停办。
1958年,广西大学恢复重建。
1961年,广西工学院和广西科技学院并入广西大学。
1962年,广西林学院并入广西农学院。
1970年,广西劳动大学并入广西农学院。
1992年,广西农学院更名为广西农业大学。
1997年,广西大学与广西农业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广西大学。
1999年,学校获批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校行列。
2006年,学校入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2011年9月,学校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12月,获得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的第三批“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2012年11月,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同年,学校被确定为“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重点建设14所高校之一。
2014年9月,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2017年1月,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9月,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
2021年1月,《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以“一校一策”推进广西大学建设国内一流大学。
2022年2月,广西大学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5月8日,广西大学亚热带智能农机装备产业学院成立。9月,担任面向东盟的“数字丝绸之路”智库联盟副理事长单位。11月,为广西大数据学会副会长单位。
2024年12月,广西大学甘蔗生物育种研究中心(柳城)揭牌。
2025年2月,广西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揭牌成立。
以上信息源自官网,数据截止至2025年4月,请以官网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