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里节也叫洒红节、欢悦节、五彩节、胡里节、荷丽节,是印度人和印度教徒的传统节日,其地位仅次于灯节,也是印度传统新年(新印度历新年于春分日),时间是每年的印度历12月的月圆之夜。
通常印度和其他印度国家会举行庆祝活动,是庆祝冬逝的典型节日。在印度、尼泊尔、苏里南、圭亚那、特立尼达、英国、毛里求斯和斐济等地都是重要节日,特别是对年青人而言。
人们把颜色用气体,液体,固体来演绎,目的要涂满眼前每一个会动的东西三次以上。
惩恶扬善的传说
胡里节是印度古老的节日之一。关于胡里节的来历,民间有几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认为,印度人把春天当作爱欲之神的伴侣,每到春季,爱神降临,人们都要外出踏青,异性之间萌发爱慕之情,便以开玩笑的方式相互接近。第二种说法是,春天营造了色彩绚丽、姹紫嫣红的缤纷世界,正是来年谷物长势旺盛的预兆,胡里节孕育着丰收和希望。
不过,人们认为有权威性的说法是,胡里节源于印度的著名史诗《摩诃婆罗多》。传说,从前有一位国王暴虐无道,狂妄自大,连天神也不放在眼里。一天,暴君对国民宣布,不准人们再提天神的名字,举国上下只能崇拜他一个人,否则就严加惩处。王子是天神的忠实信徒。他公开反对父亲,对天神依然虔诚如初。因此,暴君对王子怀恨在心,千方百计要陷害他。暴君叫人把王子推下万丈悬崖,但王子没有摔死。后来,暴君又命大象踩死王子,也未得逞。暴君的妹妹名叫胡里,曾得神灵保佑不怕火烧,因此,暴君就让胡里抱住王子跳进熊熊燃烧的火中,企图烧死王子。孰料,王子毫发未损,胡里却葬身火海。当王子走出火堆时,人们向王子洒七色彩粉,表达对善良的赞颂和对邪恶的憎恨。每年人们都将柴草堆成一堆,象征助纣为虐的胡里,将其焚烧。据说,在此期间,人们可以大声说脏话,甚至骂人,表示对坏人的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