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始建于1963年,截至2022年5月,校园占地面积1932.8亩,设9系4部1学院,分别为:传媒艺术系、软件工程系、计算机应用系、网络与通信工程系、机电工程系、经济贸易系、管理系、会计系、农林牧医系、基础部、体育部、外语教育培训部、继续教育部和马克思主义学院。主要开设电子信息大类、财经商贸大类、文化艺术大类、装备制造大类等41个招生专业。
学院现为河北省域高水平职业院校项目建设单位,建有国家级、省级高职教学质量工程项目28个,建有中央财政支持重点专业建设项目2个,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项目11个,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4个,省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建设项目4个。各级资源共享课程、在线开放课程169门,其中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8门,荣获省级教学成果奖8项。
学院始终坚持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之路。目前建有新能源汽车、AI人工智能等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11个,实训室132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93个。建立了“共定培养方案、共建课程资源、共管共育学生、共培教学团队、共商制度机制、共推实习就业”的六步校企协同育人机制。
1963年,经石家庄专员公署申报,教育厅批复同意筹建商业学校,隶属石家庄专员公署商业局,校名"河北省石家庄专员公署商业职业学校"。
1967年,因“文革”学校停止招生。
1970年,根据河北省革命委员会关于恢复中专学校的批示,石家庄地区革命委员会研究决定,在原址恢复学校,校名为"石家庄地区财贸学校",隶属石家庄地区革命委员会政治部文教组领导。
1972年,根据河北省委关于各级办的中专,以各级对口单位管理为主的通知精神,石家庄地区革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研究决定,将地区交通学校、农技化学校、财贸学校、卫生学校划归石家庄地区革委会生产指挥部财贸办公室领导,地革委文教局协助。
1975年,石家庄地区革命委员会研究决定,地区财贸学校划归地区商业局代管。
1976年,石家庄地区革命委员会研究决定,地区财贸学校划归地区供销社代管。
1979年,经石家庄地区行政公署研究同意,地区行署编制委员会致函行署财贸办公室,将地区财贸学校划归行署财贸办公室直接领导。
1981年,学校划归石家庄地区行政公署财政贸易委员会直接领导。
1983年,石家庄地区行政公署党组研究决定,地区财贸学校由地区商业局代管,仍负责财贸系统干部职工的培训工作。 [34]
1984年,经石家庄地区行署领导批准,将“石家庄地区财贸学校”改名为“石家庄地区商业学校”,隶属关系不变,培训对象不变。
1985年,石家庄地区行政公署研究决定,恢复"石家庄地区财贸学校"名称,仍保留“商业学校”的牌子,用于对外开展教学业务联系,隶属关系由地区商业局代管改为地区税务局领导,重大事宜行署召集财政局、税务局、商业局、供销社等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决定。
1989年,由于税务局管理体制上改为垂直领导,经石家庄地区行政公署研究同意将地区财贸学校移交地区财政局领导。 [34]
1993年,石家庄地、市合并,学校归属石家庄市财政局领导;11月27日,经市政府研究,报经河北省教育厅批准,学校更名为“石家庄市财经学校”。
1995年,中央财经大学石家庄函授站迁至学校。
1999年6月9日,按照市委市政府批示,石家庄市第一商业学校、第二商业学校、石家庄市财经学校、石家庄财贸干部学校四校合并,成立了新的“石家庄市财经学校”,仍隶属石家庄市财政局。
2001年,经省教育厅批准,在石家庄市财经学校的基础上建立了“河北广播电视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2002年5月24日,经河北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将石家庄市财经学校改建为"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2004年,石家庄市纺织技工学校并入学院。
2010年3月,东北大学在学院设立远程教育学习中心。
2019年5月,石家庄市委、市政府做出建设市高校园区的决定,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被确定为首批建设搬迁单位。12月奠基培土,2020年2月开工建设。
2019年10月,学校入选教育部第二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
2020年10月,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搬迁新校区。
2022年4月,学校入选省域高水平高职学校立项建设单位。
以上信息源自官网,数据截止至2023年6月,请以官网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