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职业技术大学是一所公办职业本科大学,始建于1976年12月。前身为青海省交通学校、青海省交通职工中等专业学校,2002年4月经青海省人民政府批准和教育部备案,升格为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24年5月,教育部同意以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基础设立青海职业技术大学。学校作为青藏高原地区第一所职业本科院校、西北地区唯一一所交通运输类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先后建成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第七届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国家现代学徒制建设单位、第八批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省级“文明校园”、省职业教育综合能力提升示范院校。荣获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3次、全国职业教育先进集体2次、国家公共机构水效领跑者、全国普通高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成为青海省“双高计划”建设学校、国家职业教育虚拟仿真示范实训基地、第二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单位、全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单位、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
学校扎根青藏高原,传承交通特色,对接生态文明高地和产业“四地”建设,发展以工为主,工、管、农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重点建设交通运输、新能源、盐湖化工、生态保护、高原农牧等专业集群,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造青藏高原职业教育高地和西部技能型示范性职业技术大学,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青海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学校设有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能源材料工程学院、智能制造工程学院、生态环境工程学院、财经商贸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教育学院、体育工作部、创新创业学院等二级学院。
学校紧紧围绕我省生态文明高地和产业“四地”建设,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专业布局,已发展成为以工为主,工、管、农、商协调发展的本科层次职业大学,专业涵盖交通运输、装备制造、电子与信息、旅游等十大类。具有计算机应用工程、现代物流管理、汽车服务工程技术、铁道机车智能运用技术、道路与桥梁工程、工程造价等本科专业;分析检验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环境监测技术、储能材料技术、建设工程监理等专科专业。
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是青海省交通技术学校。
1976年12月,省交通局在原交通局干部训练班的基础上成立青海交通技术学校(同局干训班合署办公),属技工学校性质;
1979年7月升格为青海省交通学校,属中专学校性质。
1984年12月省交通厅在青海省交通中学的基础上成立青海省交通职工中专学校,同时在省运输二中的基础上成立青海省交通技工学校;
1996年6月,省交通厅决定交通职工中专学校与交通技校合并,保留交通技工学校牌子。
2001年2月省交通厅决定省交通学校与省交通职工中专学校合置办公。学校先后有青海交通技术学校、青海交通学校、青海省交通技工学校、青海省交通职工中专、省交通厅干部训练班五个教育部门。
2002年4月,经青海省人民政府批复,教育部备案,学校升格为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2024年5月,教育部批准学校设立为全日制公办本科大学“青海职业技术大学”。
2024年6月13日,青海省人民政府通知,根据《教育部关于同意设置青海职业技术大学的函》(教发函〔2024〕111号)精神,青海职业技术大学为公办本科层次职业学校,由省政府领导和管理。
以上信息源自官网,数据截止至2025年6月,请以官网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