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1966年,就读于广州中医学院(现广州中医药大学)医疗系。
1966年,任职于地处农村新办的省级西医院。
1968年,任职于广东省泗安医院。
1976年,调任至广州中医学院方药教研室。
1978年,在广州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开设肿瘤专科门诊。
1987年,任广州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主任。
2002年,获评为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2011年,获评为“郭春园式好医师”。
2017年6月,入选第三届“国医大师”。
2020年,当选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
2025年4月16日,通过云端为一名57岁的德国乳腺癌患者提供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
《常用抗肿瘤中草药》《肿瘤治验集要》《中医肿瘤食疗学》《临床中医肿瘤学》《中医肿瘤学》《杏林问道》《癌症的中医饮食调养》《中医防治癌瘤荟萃》等
周岱翰在肿瘤临床中倡导“带瘤生存”,更新治癌理念,擅长应用中医药治疗肝癌、肺癌、肠癌等晚期恶性肿瘤及各类癌症的康复治疗。另研制了抗中成药联花片、鹤蟾片等。
1987年,周岱翰创立了广州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
周岱翰传承发展岭南中医肿瘤学术流派,开设中医肿瘤学高等教育并主编教育部首部规划教材《中医肿瘤学》。
周岱翰指导培养的学生有时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大肿瘤科主任、主任医师林丽珠等。
1986年,凭借中成药鹤蟾片治疗肺癌的临床研究,全国医药卫生(部级)重大科技成果奖乙级奖。
2010年,凭借中医药提高肺癌疗效和生存期的系列研究,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10年,凭借中医药改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期的研究,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11年,当选郭春园式好医师。
2012年,当选广东省名中医。
2016年,当选南粤最美中医。
2017年,当选南粤楷模。
2017年,当选第三届“国医大师”。
2019年,当选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
2020年,当选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
“周岱翰是现代中医肿瘤学学科奠基者之一。”(广东省中医药局评)
“周岱翰是当之无愧地岭南中医肿瘤事业的开拓者与奠基人。”(《南方都市报》评)
“周岱翰是中医肿瘤学走向世界的杰出代表。”(中国农工民主党广东省委员会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