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
1970年10月-1983年9月,任北京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任住院医师。
1983年10月-1988年10月,任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任主治医师。
1985年-1987年,先后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和芝加哥伊利诺大学进修心脏电生理和介入心脏病学。
1988年11月-1990年10月,任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1989年,任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教授、主任医师。
1990年11月-1993年10月,任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任主任医师、教授。
1993年11月-2000年10月,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9年10月起,任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研究所所长、心内科主任。
2000年11月起,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内科主任,北京大学心血管疾病研究所所长,北京同仁医院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主任,首都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
2003年,任同济大学医学院院长。
2005年,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2006年,任厦门市心血管疾病研究所所长。
《国人健康手机号》《高血压居家调养自疗金典》《冠心病居家调养自疗金典》《降血压降血脂怎么吃》《中国医药导刊》等
胡大一擅长心内科、心电生理、起搏器植入、临床药理等方面的研究;开展射频消融根治快速心律失常技术,截至2019年7月,已向全国150多家医院以及印度、越南、日本等国推广普及此项技术;注重循证医学,倡导以预防为主,构建心血管疾病的防线;推动中国冠心病介入治疗和心脏外科发展;提出急诊绿色通道的概念,并在中国全国推广。
胡大一在北京朝阳医院成立了心脏培训中心。1995年5月,心脏培训中心被北美心脏起搏电生理学会列入向国际招生的中国惟一的培训中心,来自日本、美国、印度、越南等国的多名医生接受了射频消融技术培训。截至2006年7月,心脏培训中心共培训了来自中国全国的数千名心内外科医生、护士和技术员,为中国培养了大批射频消融和冠脉介入技术医师。
1993年,凭借射频导管消融根治快速心律失常获得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5年,凭借射频导管消融根治快速心律失常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8年,凭借心脏猝死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获得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9年,凭借直接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治疗急性心肌梗疗效评价获得卫生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000年,凭借直接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治疗急性心肌梗疗效评价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005年,凭借国人长QT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发病机制与治疗方法研究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
2010年,凭借《国人健康手机号》获得中华医学会优秀医学科普作品。
1998年,被评为北京市人民政府北京市先进科普工作者。
2000年,获得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章。
2001年,获得吴阶平医学研究奖、保罗·杨森药学研究奖。
2005年,当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2005年,获得联合国国际科学与和平周贡献奖。
2006年,获得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奖。
2008年,被评为“健康奥运、健康北京—全民健康活动”优秀工作者。
2010年,获得华人烟害防制贡献奖。
2010年,被中华医学会授予优秀医学科普工作者。
2015年,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授予全国最美志愿者。
2016年,被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清华大学授予“2016中国健康传播大使”卓越成就奖。
2018年,获得世界卫生组织控烟贡献奖。
2018年,单选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十大科学传播人物。
2020年,单选人民网、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人民好医生。
2022年,获得中国康复医学会终身成就奖。
“胡大一是中国心血管医学领域德高望重的专家。”(中国康复医学会评)
“胡大一为培养跨世纪人才,推动中国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和介入心脏病学的发展以及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推动全民健康教育做出了突出贡献。”(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评)
“胡大一是中国心血管病防治领域的权威专家。”(《石家庄日报》评)
“胡大一是中国成功运用射频消融技术根治快速心律失常疾病的第一人。”(《法制日报》评)
“胡大一是中国国内心血管病‘泰斗’。”(《东南早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