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职业技术学院是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国家信息安全水平考试授权考试中心和人才输送中心、吉林省特色高水平高职专业(群)院校、吉林省高职院校品牌专业建设院校、吉林省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吉林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吉林省职业技能评价机构、吉林省人才培养基地(合作共建)、吉林省双创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吉林省首批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社会实践基地、吉林省工会工作先进集体、吉林省五四红旗团委、吉林省餐饮服务食品安全A级单位、延边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延边州先进基层党组织、延边州安全保卫工作先进单位。
截至2023年3月,学院位于延吉市朝阳川西部新城,占地面积18.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2万平方米,包括中和楼、进德楼、修业楼、知行楼、合一楼、诚实楼、阶梯教室、图书馆、学生公寓、师生餐厅、体育馆、实训教学楼、实训厂房、服务中心等。校区教学设备先进、生活设施完善、校园环境优雅,有图书文献19.66万册,学术报告厅2个、大型阶梯教室6个、校内实训室100个、教学用计算机1300台,大中型教学设备300台(部),400米塑胶标准运动场1个、标准篮球、排球场10个,公寓上床下桌,配有生活柜、电脑桌、阳台、宽带接口,每层设有卫生间、热水间、淋浴间及洗衣房,智慧化校园环境将学习、生活充分融合。
学院承接国家《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32项,设有7系2部,开设计算机应用技术、动漫制作技术、数字媒体艺术设计、软件技术、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大数据与会计、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工程造价、建筑工程技术、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新能源汽车技术、旅游管理、应用韩语、高速铁路客运服务、大数据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等23个高职(大专)专业,面向全国15个省份招生与吉林省内13个中职学校实施“3+2”中高职贯通培养,建设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立交桥”。
学院着力对接延边州产业发展,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备案高职专业28个,计算机软件技术、智能制造与控制技术、大数据与会计等3个吉林省特色高水平高职专业(群)对接相关行业需求,从“对接行业”向“服务行业”发展。大数据与会计专业通过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验收。学院通过特色专业体系建设,根据企业用人标准、岗位要求,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建设244门高职课程教学资源、12276个多媒体教学资源、5门在线开放课程。
前身溯源
延边黎明农民大学
1958年,延吉县黎明高级农业社业余农业大学创建。
1964年,改名为延吉县东盛人民公社半农半读大学。
1974年,改名为延吉县黎明五七大学。
1980年,改名为龙井县黎明农民大学。
1987年,改名为延边黎明农民大学。
延边职工大学
1952年,创建延吉市职工业余学校。
1980年,延吉市职工业余学校更名为延吉市职工业余大学;同年7月,石岘造纸厂职工大学创建。
1983年7月,延吉市职工业余大学更名为延吉市职工大学;同年8月,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延边职工大学成立。
1991年12月,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延边职工大学、延吉市职工大学、石岘造纸厂职工大学三所职工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延边职工大学。
延边财经学校
1955年,延边财经干部学校成立。
1964年,更名为延边财贸学校。
1980年,延边商业干部学校成立。
1984年,延边财会职工中专成立。
1999年,延边财贸学校、延边财会职工中专、延边商业干部学校合并组建延边财经学校。
延边工业学校
1980年,延边工交干部学校成立。
1988年,在延边工交干部学校基础上创建延边工业学校。
合并发展
2011年,延边职工大学、延边黎明农民大学、延边财经学校、延边工业学校合并组建延边职业技术学院。
2019年10月,学校新校区投入使用、入选为教育部第二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
以上信息源自官网,数据截止至2023年6月,请以官网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