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州民族博物馆,占地面积4200平方米,是1994年6月成立的一所地方综合性博物馆,隶属于青海省海西州文体旅游广电局。海西州民族博物馆的大部分藏品来自青海省文物管理局划拨,其余少量藏品为当地征集。截至2019年末,海西州民族博物馆有807件/套藏品,其中珍贵文物有23件/套。海西州博物馆占地面积为4200平方米,展厅总面积2000平方米,博物馆二楼为《海西建州55周年成就展》,三楼为《海西历史文物展》,四楼为临时展厅。公共空间包括办公区域、会议室、安全监控室等。
海西州民族博物馆设立三个展厅:农牧业资源展厅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柴达木盆地丰富的农牧业资源和发展变化;矿产资源展厅展现了素有“聚宝盆”之称的柴达木盆地丰富的矿产资源及开发建设的硕果;历史文物厅展示了从海西州各地收集到的历史文物和民俗文物,佐证了柴达木盆地悠久的历史,特别是诺木洪遗址,印证了柴达木盆地的历史和文化。陈列的文物主要有岩画、石刻、陶片、石刀、石斧、古针、唐代纺织品和铜制器皿等。
1997年,海西州民族博物馆开馆之初,就已经推出了《海西州国土资源展》《海西州历史文物展》《海西州农牧业展》三项长期对外开放的展览。
《海西州国土资源展》以海西州的矿产资源为主线,以海西州的各项社会事业为内容,展现了蕴藏在海西州的丰富矿产资源,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海西州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的新气象。
《海西州历史文物展》以一件件具体的历史文物向观众们展示了海西州的历史和许多鲜为人知的史实。
建馆以来,海西民族博物馆先后举办《海西州民俗文物精品展》《崇尚科学、反对邪教展》《昆虫标本展》《“和谐海西·义海杯”全国书画摄影大奖赛优秀作品展》《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六十年大型新闻图片展》等10余个展览。
海西州民族博物馆的大部分藏品来自青海省文物管理局划拨,其余少量藏品为当地征集。据中国博物馆志显示,海西州民族博物馆有456件藏品,其中陶器150件,瓷器12件,金银器6件,铜器24件,铁器1件,木器8件,其余为杂项,三级文物1件。截至2019年末,海西州民族博物馆有807件/套藏品,其中珍贵文物有23件/套。
1994年,海西州民族博物馆经海西州编制委员会批准正式成立。
1997年7月1日,海西州民族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
2004年12月,成立海西州文物保护管理所,与海西州民族博物馆合署办公,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运行模式,担任海西州文物的保护、管理、征集、收藏、展示、研究等工作。
2014年8月,根据海西州州委、海西州政府安排部署和要求,海西州民族博物馆搬迁至民族文化活动中心二楼。
建馆以来,海西州博物馆先后被中国民委、青海省教育委员会、中共海西州委、海西州人民政府、海西州委宣传部、海西州科学技术局、海西州科学技术协会以及海西州消防支队等单位命名为“学校德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第二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第一批海西州科普教育基地”以及“红色教育基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