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山观音寺坐落于中国浙江海宁尖山新区大尖山上,坐东向西,背靠大尖山,面向钱塘江(举世闻名的钱江潮源头潮所在地),正所谓“日出东海,潮起尖山”。
建筑特色:尖山观音寺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古朴典雅。寺庙建筑恢宏,雕梁画栋、飞檐斗拱,完美诠释了中国古建筑巧夺天工的精湛技艺。主体建筑包括观音殿、圆通殿、祖圣殿、地藏殿、万佛殿、药师殿、报恩殿、土地殿、山神殿、佛殿、牌楼等,此外还有吉祥殿、藏经楼等殿堂在修缮中。
文化底蕴:乾隆皇帝曾六次南巡,四次途径海宁,其中两次到访观音寺,并御题“补陀应现”四字殿额和十八字柱联:“耳观海潮音非彼非此,心源甘露品大慈大悲。”这些文物如今已成为尖山观音寺的镇寺之宝。
自然风光:尖山观音寺背山面海,气势非凡。站在尖山上,可以远眺钱塘江的美景。山下的果园可以自己采摘,尤其是蜜桔,甘甜可口,吸引了很多游客购买。
周边活动:山顶设有滑翔伞基地,游客可以体验飞翔的乐趣。此外,还有露营基地可以体验。
尖山观音寺位于浙江省北部,东临海盐,距上海金山80公里,南濒钱塘江,与绍兴、杭州、萧山隔江相望,西接杭州下沙,距余杭60公里,北连嘉兴秀州及桐乡。此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
初建: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由国库拨银,副都统隆生奉敕兴建观音庙于钱塘江畔尖山之巅,距今已有近三百年历史。
重建:原址在小尖山,原有建筑群105间,1938年8月被日军焚毁,只剩下罗汉殿3间、钟鼓楼3间、屋2间。这些仅存的建筑又因开山采石被全部拆除。随着尖山新区的开发,政府出资在大尖山重建观音庙。
现状:随着宗教政策落实和地方信众需求,2003年12月,法藏法师受海宁市宗教事务部门和海宁市佛教协会的邀请,经实地探访,选址大尖山开山建寺,并题名为“海宁市尖山观音寺”。现寺院建设已颇具规模,建筑面积1.19万平方米,整体建筑按照传统的寺庙布局建造并配用现代化设备,是古今建筑与寺庙文化的完美结合。
尖山观音寺还是海宁地区香火旺盛的寺院之一。据了解,每年的重阳节前夜,许多信徒和市民会登山来到观音寺上香祈福,祈求平安和幸福。
综上所述,尖山观音寺不仅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建筑特色,还融合了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周边活动,是一处集历史、文化、自然风光于一体的旅游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