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医科大学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建设高校,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至创办于1934年的江苏省立医政学院,1958年由南京医学院分迁至徐州成立南京医学院徐州分院,1960年定名为徐州医学院,2016年更名为徐州医科大学。学校本科专业涵盖医、理、工、管4个学科门类,拥有基础医学、护理学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学、口腔医学、法医学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电子信息、生物与医药、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护理、药学、医学技术、公共管理、图书情报等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具备硕士研究生推免权,设有生物学、临床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临床医学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形成了从本科生、研究生到博士后,包含全日制、成人教育、留学生教育的全方位、多层次教育体系。
学校坚持以教育教学工作为中心,深化教学改革,规范教学管理,教学质量不断提高,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基地、国家级一流课程、国家级规划教材等一批国家级、省级教学平台和课程资源;学校入选国家“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国家第一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通过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获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二等奖等各级各类教学竞赛奖项多项。
学校持续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与英国帝国理工大学、韩国延世大学、美国杜肯大学等海外知名院校、科研机构建立稳定合作关系,是江苏-英国、江苏-韩国、中国-白俄罗斯等高水平大学联盟成员高校。建有肿瘤生物治疗、免疫与代谢等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与马来亚大学、首尔大学、伍伦贡大学等开展硕博士联合培养,在卡迪夫大学、香港大学等建立海外师资培训基地;定期举办麻醉与疼痛医学、医学遗传学等国际学术会议。积极服务国家总体外交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在尼泊尔等国家推广应用中国特色麻醉学人才培养模式,与泰国、尼日利亚、利比里亚等共建国家医疗机构深化交流互动;聚焦“留学徐医”品牌建设,打造高素质国际化师资队伍,增进留学生知华友华教育,提升留学生培养层次和育人质量,向多个共建国家输送医学人才,服务当地医疗卫生事业。
麻醉学教育是学校的特色和优势。学校创办了中国第一个麻醉学本科专业,编写了中国第一套麻醉学专业教材和第一本临床医学专业用《麻醉学》教材,在全国率先开设麻醉学专业“5+3衔接”方向,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学科先后获批江苏省麻醉学重点实验室、江苏省麻醉与镇痛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麻醉精神药物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麻醉学教师团队入选国家级教学团队、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学校被誉为“中国麻醉学人才的摇篮”。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以质量为生命线,为社会培养了大批高级医疗卫生人才。学校先后被评为“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高校”“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江苏省高校校风建设优秀单位”“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江苏省高等学校和谐校园”“江苏省文明校园”“江苏省高质量平安校园建设高校”“江苏省绿色校园”等,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徐州医科大学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创办于1934年的江苏省立医政学院,1958年由南京医学院分迁至徐州成立南京医学院徐州分院。
1958年7月15日,经江苏省委批准,南京医学院徐州分院正式成立。9月,经江苏省人民委员会批准,新建新海连医学专科学校,校址位于新海连市(今连云港)海州结核病院内。
1959年4月,新海连医学专科学校并入南京第一医学院徐州分院。4月24日,新海连医学专科学校并入南京医学院徐州分院。
1960年8月,经江苏省委批准,南京医学院徐州分院正式更名为徐州医学院。
1961年11月,学校由临时校址(三民街南首)迁至淮海西路84号新校址(现西校区)。
1971年2月,江苏省卫生厅同意学校开展中药麻醉的研究工作并拨款。
1975年1月,经江苏省革委会批准,附属医院卫生学校成立。
1980年7月,省卫生厅批复,同意学校建立生物化学研究室和寄生虫学研究室。
1983年12月,学校向省高教局首次提出在徐医创办麻醉学专业的申请。
1985年7月,学校首次招收生物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和麻醉专业硕士研究生,开始举办硕士研究生教育。
1986年,学校在铜山县大庙镇东贺村成立基础医学部管理委员会。
1987年9月,学校正式成立麻醉学系,下属六个教研室。
1991年12月,学校在徐州市、淮阴(淮安)市、连云港市等地的8所医院正式挂牌“徐州医学院教学医院”。
1997年,基础医学部管理委员会更名为徐州医学院东校区。
2000年1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成为徐州医学院附属连云港医院。4月13日,省教委、徐州市人民政府宣布省政府关于将徐州卫校并入医学院的批复和省教委关于将卫校并入徐医的通知。5月,学校决定成立徐州医学院分院和徐州医学院中专部。10月,淮阴(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成为徐州医学院附属淮阴医院。12月,江苏省发展计划委员会和江苏省教育厅同意学校在徐州市铜山路南侧、徐州医学院分院以东地块扩建学校校区。
2001年3月,经卫生部批准,全国麻醉学专业命题基地在学校设立。5月,解放军第97医院成为徐州医学院附属淮海医院。
2002年3月15日,省教育厅正式批复,同意学校与徐州市东方专修学院合作,举办公有民办二级学院——华方学院,定名为韩山校区,坐落在云龙湖畔。
2003年2月,新校区建设项目正式开工,总建筑面积约27000平方米,中国医科大学在学校建立麻醉学博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站。9月,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成为徐州医学院附属徐州市立医院。
2004年3月,徐州医学院附属连云港临床学院成立。
2005年2月,学校新校区一期工程全面投入使用,新校区为主校区,淮海西路校区为西校区,原在东校区的成人教育学院迁至主校区,东校区不再办学。3月,学校党委根据校区功能的转移,决定撤销分院建制,同时撤销分院党工委。12月,学校以“优秀”成绩通过了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12月,学校正式接办徐州铁路医院并将徐州铁路医院更名为徐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正处级建制)。
2009年3月,学校通过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
2010年9月,徐州医学院附属徐州口腔医院挂牌成立。11月15日,学校与宿迁市卫生局举行对宿迁市人民医院进行联合办院暨共建徐州医学院附属宿迁医院签字仪式。
2011年3月,徐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学校生物技术与新医药科技产业园建设规划,徐州医学院附属徐州妇幼保健院揭牌、徐州医学院江阴临床学院揭牌成立。11月,学校举行徐州市东方人民医院作为徐州医学院附属徐州东方医院签约仪式,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博士后工作站与南京医科大学博士后流动站联合培养博士后签约仪式在学校举行。
2012年12月,徐州医学院与邳州市政府共建徐州医学院附属邳州医院。
2013年,徐州医学院获批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同年,学校入选国家第一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
2015年5月,徐州市政府与徐州医学院共建“徐州医科大学”。7月,江苏省政府正式行文商请教育部同意该校更名为徐州医科大学。
2016年1月,教育部发布公示,徐州医学院拟更名徐州医科大学。3月1日,教育部同意徐州医学院更名为徐州医科大学。4月,徐州医学院正式更名为徐州医科大学。
2019年8月,徐州医科大学扬州临床学院成立。12月,徐州医科大学连云港临床学院成立。
2020年1月,徐州医科大学淮安妇幼临床学院、徐州医科大学宿迁临床学院成立。12月,学校新校区拟将徐海路主校区置换,新校区拟选址在徐州市经开区大庙街道东湖新城。
2021年9月,被确定为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建设高校。
2023年9月4日,徐州医科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筹)正式揭牌。
2025年1月10日,徐州医科大学淮安八十二临床学院揭牌签约。
以上信息源自官网,数据截止至2025年6月,请以官网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