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软件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
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
能源经济专业大学前十名 NO.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前十名 NO.4
交通运输专业大学前十名 NO.5
信息对抗技术专业大学前十名 NO.5
中国十大理工类大学 NO.5
全国十大国优计划试点高校 NO.7
中国十大具有保研资格的高校 NO.7
工程力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5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5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大学前十名 NO.5
应用物理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5
自动化专业大学前十名 NO.6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6
计算机类专业大学前十名 NO.8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9
信息安全专业大学前十名 NO.8
通信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9
德语专业大学前十名 NO.9
机械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0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5
机械类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1
信息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2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4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4
中国985工程十大名校 NO.18
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20
机器人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2
纳米材料与技术专业大学前十名 NO.3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大学前十名 NO.4
北京最大的十所大学 NO.7
航空航天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7
北京十大大型景区 NO.8
中国十大最美理工大学 NO.9
中国十大名牌大学 NO.10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0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0
飞行技术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0
适合考研捡漏的十大985大学 NO.11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1
网络空间安全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2
考研难度较高的10所高校 NO.12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2
适合考研捡漏的十大211大学 NO.13
全国十大有前途的大学 NO.17
中国很难考的十所理工类大学 NO.1
国防七校学校名单 NO.2
北约十三校名单 NO.2
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专业大学前十名 NO.3
中俄工科大学联盟名单 NO.3
10所考研比较好的理工类大学 NO.3
北京十大名校 NO.4
中欧精英大学联盟名单 NO.4
京港大学联盟名单 NO.5
全国理科较难考的十所大学 NO.7
北京十大最美大学 NO.9
中国男生比例高的10所大学 NO.9
中国院士数量较多的10所大学 NO.11
帅哥比较多的十所中国大学 NO.12
人工智能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3
中国难考的十所大学 NO.13
华北地区十大名校 NO.15
中国就业率高的10所大学 NO.16
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学校名单 NO.26
计算机类“101计划”试点高校名单 NO.3
物理类“101计划”试点高校名单 NO.3
数学类“101计划”试点高校名单 NO.18

x11
五星好评
1951年,为培养航空建设人才,国家决定将北洋大学、厦门大学、西北工学院航空系并入清华大学航空工程学系,成立清华大学航空学院,将云南大学航空系并入四川大学航空系,将西南工专航空科并入华北大学工学院航空系。1952年,根据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的要求,设立北京航空学院,由北京工业学院航空系(1951年11月18日,华北大学工学院更名为北京工业学院)、清华大学航空学院、四川大学航空系合并成立。1952年10月25日,在北京工业学院礼堂(原中法大学旧址)举行了北京航空学院成立大会。1988年,北京航空学院更名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称北航)。
北航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北京市拥有学院路校区、沙河校区,2023年建成启用北航杭州国际校园。学院路校区、沙河校区、杭州国际校园总占地约4000亩。建校以来,北航一直是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是全国第一批16所重点高校之一,也是80年代恢复学位制度后全国第一批设立研究生院的22所高校之一,1995年进入“211工程”,2001年进入“985工程”,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学校第十七次党员代表大会提出,要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走出一条特色鲜明、内涵引领、系统提升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学校学科繁荣,特色鲜明。截至2024年6月,现有80个本科专业。动态优化调整后,拥有36个一级学科(其中3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3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涵盖工、理、管、文、法、经、哲、教育、医、交叉10个学科门类。学校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突出特色、质量和贡献,明确“顶尖工科、一流理科、精品文科、优势医工”学科建设方针,持续优化学科布局、凝练学科方向,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完善学科带头人体系,推动学科、平台、团队一体化统筹推进,以科教协同平台推动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深度融合。航空航天、信息、理科、文科、医工交叉五大学科群建设成效显著,8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在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力学、交通运输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等学科领域具有引领优势,高峰学科占博士点比例超30%,形成了空天信优势突出、理工文医深度交叉、新方向持续引领的学科发展新格局,国防科技主干学科稳居国内一流水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建于1952年,是由当时清华大学等八所院校的航空院系合并而成的新中国第一所航空航天科技大学。
1958年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枚探空火箭——“北京二号”,于同年9月22日在东北白城子靶场发射试验成功;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架无人驾驶飞机——“北京五号”,即在安2型飞机上安装了自行研制的无人驾驶控制系统,将该机改装成无人驾驶飞机,于同年9月25日试飞成功,为我国无人驾驶飞机的发展开了先河。
1959年5月,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在高等学校中指定一批重点学校的决定》,北航成为全国第一批16所重点高校之一。
1977年恢复全国高等学校统一招生,1978年又恢复研究生招生。
1978年7月成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11月恢复制造工程系的建制。
1988年4月,国家教委批准,北京航空学院改名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989年,学校成为国家八五期间全国14所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
1997年,学校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行列。
2001年,学校进入国家“985工程”建设高校行列。
2010年,学校成为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2011年,学校成为国家“珠峰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院校之一。
2012年,学校入选“2011计划”。
2013年12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荣获北京高校“十佳美丽校园”称号。
2016年12月,被北京市教委认定为首批北京市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2017年1月,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9月,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学校成为首批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示范项目高校。
2018年3月,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2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2019年1月,北航与空军军医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7月,首批入选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9月,成为中国人工智能教育联席会创始成员、理事单位。
2020年1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同月,学校入选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强基计划”)。10月,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确定为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
2021年5月16日,学校成为“全国高等军工院校课程思政联盟”首批会员单位之一。同月,获批教育部首批未来技术学院。
2022年2月,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
2023年4月18日,北航“新一代全数字化飞行器科教协同创新中心”揭牌成立。 5月29日,杭州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法航空研究院揭牌仪式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法航空校园启用仪式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 6月10日,发起成立高校工程教育课程思政联盟。10月28日,参与发起成立全国通用人工智能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2024年2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入选亚太空间合作组织空间法联盟。3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增智慧交通、运动康复2个本科专业。6月7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官网发布《总务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雄安校区总体规划方案征集代理服务竞价结果公示》,“官宣”了将建设雄安校区的消息。7月9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成立分析测试中心。9月23日上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市第四中学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签约暨揭牌仪式在北航如心会议中心举行。
以上信息源自官网,数据截止至2024年10月,请以官网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