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务经济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
旅游管理类专业大学前十名 NO.2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大学前十名 NO.2
保险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2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前十名 NO.2
材料化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2
生物技术专业大学前十名 NO.3
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大学前十名 NO.3
城市管理专业大学前十名 NO.3
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3
金融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4
档案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3
政治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5
历史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5
化学类专业大学前十名 NO.6
经济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5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大学前十名 NO.6
中国适合谈恋爱的十大高校 NO.5
数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7
行政管理专业大学前十名 NO.7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7
应用物理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7
日语专业大学前十名 NO.8
中国985工程十大名校 NO.8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8
国际商务专业大学前十名 NO.8
宗教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8
金融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9
对外汉语专业大学前十名 NO.9
社会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9
全国文科难考的十所大学 NO.8
物理学类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1
工商管理类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1
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2
哲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1
生物科学类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2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2
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3
市场营销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3
财政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3
考研难度较高的10所高校 NO.14
工业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4
生态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5
物流管理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5
中国十大国际知名高校 NO.18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9
华北地区十大名校 NO.5
中国文科实力强的十大大学 NO.10
中国十大综合类大学 NO.10
中国十大科研机构 NO.12
北方十大名校 NO.12
全国理科较难考的十所大学 NO.13
中国东部十大名校 NO.16
天津十大最美大学 NO.1
天津十大名校 NO.2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2
经济类“101计划”试点高校名单 NO.8
全国综合类211大学名单 NO.9
考古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1
数学类“101计划”试点高校名单 NO.11
中国十大最美大学 NO.20
物理类“101计划”试点高校名单 NO.23
天津最大的十所大学 NO.1
精算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2
数字经济专业大学前十名 NO.2
密码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前十名 NO.4
眼视光医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5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大学前十名 NO.5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4
物联网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6
中国十大名牌大学 NO.17
国际公立大学论坛名单 NO.7
中国难考的十所大学 NO.8

x7
五星好评
南开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母校。学校肇始于1904年,成立于1919年。
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后,学校成为文理并重的全国重点大学。改革开放以来,经教育部与天津市共建支持,学校发展成为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2015年9月,新校区建成启用后,初步形成了八里台校区、津南校区、泰达校区“一校三区”办学格局。2017年9月,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坚持“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弘扬“爱国、敬业、创新、乐群”的传统和“文以治国、理以强国、商以富国”的理念,以“知中国,服务中国”为宗旨,以杰出校友周恩来为楷模,作育英才,繁荣学术,强国兴邦,传承文明,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学校占地443.12万平方米,其中八里台校区占地121.60万平方米,津南校区占地245.89万平方米,泰达校区占地6.72万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194.49万平方米。
学校是国内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之一,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了文理并重、基础宽厚、突出应用与创新的办学特色。学校的学科门类覆盖文、史、哲、经、管、法、理、工、农、医、教、艺等。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天津市重点学科。在全球学科评价体系中,化学、材料科学和工程科学进入前1‰。
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深化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建南开特色“公能”素质教育体系。
学校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性工作,着力培养造就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专家型教师队伍。
学校发挥哲学社会科学重镇优势,积极服务新时代治国理政,推动文化文明繁荣发展。
学校全面对接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积极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与一批高校、企业、科研院所、政府部门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
学校立足“两个大局”,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学校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与上百所国际知名大学和学术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在师生互访、联合培养、协同科研等方面开展高层次交流与合作。学校现有外籍教师及来校讲学外国专家近上百人。承建有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孔子学院等海外孔子学院及汉语中心,与英国伯明翰大学等共建国际联合研究机构,与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世界经济论坛等国际组织保持密切联系并深化实质合作。
1919年,著名爱国教育家严范孙(1860-1929)和张伯苓(1876-1951)创办南开大学。
1937年7月,南开大学不幸惨遭日本侵略军狂轰烂炸,三分之二的校舍被毁。
1937年8月,南开大学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合组长沙临时大学。
1938年4月,长沙临时大学迁往昆明,改称西南联合大学。
1946年南开大学迁回天津并改为国立。
1949年1月,天津解放,南开大学开始了新的历程。
1994年,天津对外贸易学院并入南开大学。
2015年9月,新校区建成启用后,初步形成了八里台校区、津南校区、泰达学院“一校三区”办学格局。
2017年9月,入选国家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且为36所A类高校之一。
2015年9月,新校区建成启用后,初步形成了八里台校区、津南校区、泰达学院“一校三区”办学格局。
2017年9月,入选国家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且为36所A类高校之一。
2019年10月,南开大学-牛津大学联合研究院揭牌成立。
2020年5月,南开大学公共卫生与健康研究院成立。8月,南开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转化医学研究院成立。12月,南开大学移植医学研究院、南开大学妇产科学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被国家卫生健康委等授予“无偿献血促进奖”特别奖。
2021年1月,首批加入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联盟。5月9日,南开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成立。 10月,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南开大学崇道书院成立。12月,南开大学免疫学研究所正式成立。
2022年10月,中国首家元宇宙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南开大学推出。10月21日,南开大学与澳门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共同发起成立中国旅游教育合作联盟。 11月29日,南开大学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研究院成立。
2023年5月7日,南开大学“有机新物质创造前沿科学中心”揭牌成立。8月,由南开大学与天津市委宣传部共建的南开大学出版研究院揭牌成立。11月,成立南开大学社会学院,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学系、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社会心理学系整建制划归社会学院;南开大学社会建设与管理研究院调整为非实体研究机构,隶属社会学院;成立南开大学社会学院党委。12月10日,牵头组建全国新能源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12月23日,南开大学社会学院成立大会在该校津南校区举行。同日,南开大学数据与智能系统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揭牌。
2024年3月7日,南开大学OpenHarmony技术俱乐部揭牌成立。4月11日,南开大学“文旅AI心理引擎”联合实验室揭牌成立。4月13日,南开大学智能光子研究院正式成立。7月,南开大学红蓝融合研究中心揭牌成立。9月3日,在2024火山引擎AI创新巡展·天津站的活动上,南开大学与火山引擎共同发布系列 AI 应用成果。10月,由南开大学与新奥新智有限公司共建的“南开-新奥认知科技创新中心质信智能实验室”和“南开-新奥认知科技创新中心聚变智能实验室”正式揭牌并投入使用。10月,南开大学国家创新与金融研究院成立。10月,南开大学“天津市顶尖科学家工作室”揭牌成立。12月3日,南开大学—格拉斯哥大学联合研究中心揭牌成立。12月4日,南开大学与天津市卫生健康委签署共建天津市人民医院协议,医院将定名为南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明确将其作为南开大学直属附属医院。12月19日,南开大学家庭教育研究中心揭牌。
以上信息源自官网,数据截止至2024年12月,请以官网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