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十大美食家

本原创文章由 MAIGOO榜单研究员605号 上传提供 ★★★ 发布 反馈 版权声明 0
孔子 春秋时期 有“十不食”之论 影响中国两千多年饮食文化
作为儒家学派创始人的孔子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美食家。他一直秉承着“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美食原则,这也成为了一直影响着中国两千多年饮食文化的准则。孔子的美食主张大部分都记录在《论语》中。其中《乡党篇》中就记载了约20多条的美食经典语录,他把儒家文化融入到饮食当中。详细
伊尹
商朝 中华烹饪始祖/厨圣 奠基了中华菜系的基调
商朝辅国宰相,商汤一代名厨,有“烹调之圣”美称,“伊尹汤液”为人传颂千年而不衰。同时伊尹也是我国最早的美食家和创制中药汤液的始祖。他创立的“火候论”和“五味调和”等烹饪理论奠基了中华菜系的基调,也开创了中国烹饪的先河,将做菜和做人、治国的理念有机结合起来。
袁枚 清朝 中国古代“食圣” 著有饮食圣经《随园食单》
袁枚不仅是清乾隆年间首屈一指的诗人、诗评家、散文家,也是顶尖的美食家,并且享有中国古代“食圣”之誉。他所著《随园食单》是一部非常重要的中国饮食名著,书中搜罗了百种菜肴,从山珍到海味,从小菜到粥饭,字字巨细,堪称中国历史上当之无愧的饮食圣经。详细
刘安
西汉 中国豆腐/豆浆创始人 皖菜“刘安点丹”以其命名
西汉的淮南王刘安是一位文学家、思想家,也是一位家喻户晓的美食家。而在美食方面的成就,最被人津津乐道的就是他发明的豆腐,明朝的《物原》、《本草纲目》中都有关于刘安发明豆腐的记载。后世有人还写了一本《淮南王食经》,在安徽省淮南市还有一道豆腐宴菜肴名为“刘安点丹”。
曹操 三国时期 著有《四时食制》 对豫菜产生了很大影响
魏武帝曹操,作为政治家、军事家、诗人,盗墓专家,这些多面角色为众人所知,但同时他也是一位美食家。《四时食制》是曹操的得意之作,书中记载了许多的美味佳肴,对豫菜(也就是河南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今天有一道菜叫“天下归心”,正是后人肯定他的美食成就所取的菜名。详细
苏轼 北宋 首创东坡肉/东坡肘子 以“东坡”命名的菜有60多种
东坡豆腐、东坡豆花、东坡羹、东坡饼……这一系列“东坡”专属菜单,正是来自震烁诗坛的大文豪——苏轼。他不仅是诗史上的唐宋八大家之一,还是一个对美食、养生有独到见解的美食家。他发明过一味至今广受欢迎的佳肴:东坡肉,而历史上以“东坡”命名的菜就有60多种。详细
杜甫 唐朝 用诗歌表现中华美食的第一人 创有美食千古名句
“夜雨剪春韭”,这是美食的千古名句,而作者杜甫更是唐代头一名美食家。杜甫出身名门,从小生活无忧,山珍海味、龙肝凤胆,全都见识过。在他的诗歌里,宫廷大餐、王公宴会、农家小酌,都有生动的描写。杜甫甚喜食鱼,《李监宅》、《观打鱼歌》等诗篇中都反复地提及各式各样的鱼。详细
陆游 南宋 写了三千首“美食”作品 食事为主题的有近400首
陆游可称得上是宋代甚至整个中国历史上最高产的长寿诗人,同时他也是一位美食家。学者姜新统计过,陆游诗歌中涉及到饮食方面的诗居然有三千余首,这可是一个令人惊讶的大数目。《饭罢戏作》、《南烹》均记载有他对各地美食的描写,充分展示南宋的民俗民风。详细
张岱
明朝 自制兰雪茶 成立蟹会以吃会友
张岱的一生可谓都在追求极致的美味,哪怕大厦将倾,身陷窘境,他依然满怀闲情逸致,誓要尝尽万千地方风味。张岱在《自为墓志铭》中就说到,“越中好吃的没有超过我的”。张岱喜欢吃各地的特色美食,尤以螃蟹为甚,他与友人兄弟辈组成“蟹会”,以吃结社、以吃会友。
李渔
明朝 自创四美羹 吃过大半个中国的美食
李渔所著的《闲情偶寄·饮馔部》里专门谈饮食,可谓吃遍了大江南北的美食美味。此外,李渔还亲自下厨,亲手制作美味佳肴,曾用陆地上长的蕈和水里长的莼菜做羹,加上蟹黄和鱼肚肉,取名字叫“四美羹”,颇受众人赞誉。《荔枝赋》、《福橘赋》等诗篇都有他对于各地的民间美食的赞叹。

中国历史十大美食家,MAIGOO名人小编主要通过检索相关网络平台查找中国古代美食家,根据他们的知名度、头衔、所属朝代/年代、贡献/成就、事迹、影响力、网友评价、网络关注指数以及与榜单主题的契合度等情况,并综合参考互联网相关排行榜/榜单进行推荐,榜单仅供参考娱乐,欢迎在末尾交流探讨。

本榜单仅供参考使用,如果对于该榜单您有更好的建议,请推荐入榜/提交>>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版权声明>> 纠错>> 申请删除>> 投诉侵权>>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