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锅的选购方法和使用注意事项
铁锅热销挑选一看二听
专家提醒:使用铁锅益处多,但不宜烹煮酸性食物。
铁锅烹食可补铁
从材料上说,铁锅主要分为精铁锅和铸铁锅两类。铸铁锅就是我们常说的生铁锅。铁锅烹煮食品过程中会溶出一种无机铁,容易被人体吸收和利用,经常用铁锅烹饪食物,有助于防治缺铁性贫血,所以现在有很多市民又开始选择使用中国传统铁锅。
铸精铁锅各有所长
如何区别生铁锅和精铁锅?是不是生铁锅对人体更好呢?廖小姐说,生铁锅是选用灰口铁熔化用模型浇铸制成的,传热慢,传热均匀,但锅环厚,纹路粗糙,也容易裂;精铁锅是用黑铁皮锻压或手工锤打制成,具有锅环薄,传热快,外观精美的特点。记者在一些商场、超市看到,生铁锅价格比较便宜,货柜上只有一款34CM的生铁锅,价格只要16元多。记者又电话联系到浙江炊大王炊具有限公司,公司市场部的于小姐告诉记者,“生铁锅还具有一个特性,当火的温度超过200℃时,生铁锅会通过散发一定的热能,将传递给食物的温度控制在230℃,而精铁锅则是直接将火的温度传给食物。对于一般家庭而言,推荐使用铸铁锅。”但她也讲了精铁锅的优点,第一,由于是精铁铸成,杂质少,因此,传热比较均匀,不容易出现粘锅现象。第二,由于用料好,锅可以做得很薄,锅内温度可以达到更高。第三,档次高,表面光滑,清洁工作好做。
选购铁锅有诀窍
不管是生铁锅还是精铁锅,如何选择铁锅呢?销售人员向记者透露了几个小窍门:一“看”,看锅面是否光滑,但不能要求“匀滑如镜”,由于铸造工艺所致,铁锅都有不规则的浅纹。有疵点、小凸起部分的一般是铁,对锅的质量影响不大,但小凹坑对锅的质量危害较大,购买时需注意察看。二“听”,厚薄不均的锅不好,购买时可将锅底朝天,用手指顶住锅凹面中心,用硬物敲击。锅声越响,手感振动越大者越好。另外,销售人员说,锅上有锈斑的不一定就是质量不好,有锈斑的锅说明存放时间长,而锅的存放时间越长越好,这样锅内部组织能更趋于稳定,初用时不易裂。
美国环保局下属的科学顾问委员会得出一致结论:生产特富龙等品牌不粘和防锈产品的关键化工原料——全氟辛酸铵“对人类很可能致癌”。世卫组织(WHO)专家建议人们选择安全、对健康有益的中国铁锅。
铁锅生锈,可将铁锅烧热,以布蘸醋一擦即去,即简单快捷有彻底。每次用完不要洗得太干净了,留点油防锈。可以先将铁锅烧热,然后倒入一点油,用铲子均匀平抹,然后关火,隔天用的时候,用清水冲一下。销售人员介绍,选择铁锅要注意以下几点。
1、锅面力求光滑,但不能要求“均滑如镜”,由于铸造工艺所致,铁锅都有不规则的浅纹,这不是毛病。
2、察看有无疵点。疵点主要有小凸起和小凹坑两类,小凸起的凸起部分一般是铁,对锅的质量影响不大。如果凸起在锅的凹面时,可用砂轮磨去,以免挡住锅铲。小凹坑比较复杂,对碗的质量危害较大。主要有三种情况,即砂眼、气眼和缩眼。“三眼”易发部位在锅凸凹两面的中心,这是浇注铁水的咽喉部位。购买时需注意察看,因为有些人用石墨将凹坑填死,一般人不易察出,只能用小刷子刷一下,使其暴露。
3、锅底触火部位俗称锅屁股。锅屁股大者不好,因其传火慢。费火、费时。
4、锅有厚薄之分,以薄为好。有的铁锅可能一边厚一边薄,这是模型错位所致,这种厚薄不均的锅不好。购买时可将锅底朝天,用手指顶住锅凹面中心,用硬物敲击。锅声越响,手感振动越大者越好。此法亦可用来检验锅有无裂纹。裂纹一般易发生在锅边,因为此外最薄。
5、锅上如有锈斑者不一定就是质量不好。锅的亮度与质量并无多大影响。因为使锅亮的物质是石墨。铸造上使用石墨是把它作为耐火涂料,锅铸好后,石墨在客观上正好有使锅不生锈的作用。有锈斑的锅说明存放时间长。而锅的存放时间越长越好,这是因为锅内部组织能更趋于稳定,初用时不易裂。
6、铸铁平锅(又叫铛)因多用来“煎”、“烙”不需大火,故锅底厚一些为好,重量也可以重一些。除锈防锈小妙招萝卜土豆皮除锈。菜刀生了锈,不仅不锋利,切东西时还有讨厌的锈迹。你可以将切下来的土豆皮或萝卜皮沾取少许细沙用力擦拭刀面,即可轻易去除铁锈。茶叶渣防锈。铁锅受潮很容易出现锈斑,很难去除。你可用装有茶叶渣的纱布包擦拭铁锅,便能防止铁锅生锈。淘米水防锈。如果将菜刀、锅铲、铁勺等铁制炊具清洗干净后,浸入浓度较高的淘米水中,就能防止它们较快地生出锈斑,因为淘米水会为其增添一层保护膜。香烟锡纸除锈。家中的铜器生出了绿绿的铜锈,你可以用包香烟的锡纸沾上食盐仔细擦拭,不仅能去锈,还能使清洁后的铜器光亮如新。
铁锅使用窍门
铁锅虽然看上去笨重些,但它坚实、耐用、受热均匀,且与人们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用铁锅炒菜能使菜中的含铁量增加,补充人体铁元素,对贫血等缺铁性疾病也有一定功效。不过在购买和使用铁锅时也要掌握一些小窍门。
选购须注意
1、购买铁锅时,要先看看锅面是否平整光滑,再看看是否有小孔和渗漏现象。一般情况下,铁锅都有些粗糙,这是不可避免的,用久了就会变得光滑。
2、铁锅的锅耳最好是用木头或其它隔热材料包裹的,如果是铁锅耳容易烫手。
使用小窍门
1、新铁锅使用前要先除去铁锅的怪味。可以在锅里加上盐,将盐炒成黄色,然后在锅内加水和油并煮开。要除掉腥味,可在锅内放少许茶叶,加水煮一下。如要除铁味,则可放些山芋皮煮一下。
2、铁锅容易生锈,不宜盛食物过夜。同时,尽量不要用铁锅煮汤,以免铁锅表面保护其不生锈的食油层消失。刷锅时也应尽量少用洗涤剂,以防这层食油“保护层”被刷尽。刷完锅后,还要尽量将锅内的水擦净,以防生锈。如果有轻微的锈迹,可用醋来清洗。
3、用铁锅炒菜时,要急火快炒少加水,以减少维生素的损失。
4、不宜用铁锅煮杨梅、山楂、海棠等酸性果品。因为这些酸性果品中含有果酸,遇到铁后会引起化学反应,产生低铁化合物,人吃后可能引起中毒。煮绿豆亦忌用铁锅,因为豆皮中所含的单宁质遇铁后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黑色的单宁铁,并使绿豆的汤汁变为黑色,影响味道及人体的消化吸收。
掉黑渣儿的铁锅需要赶紧换
几年前,当不粘锅第一次传出可能致癌的消息后,很多人就重新用传统的铁锅来炒菜了。但使用铁锅同样有一些问题需要注意,否则即使是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中国铁锅,也会有对人体健康不利的问题,比如有些人在炒熟的菜上,会发现黑渣和黑末。
专业人士介绍,耐用是传统铁锅的一大特点,但是用得时间过长,或是清洗不净,就容易在炒熟的饭菜上出现细小的粉末状黑渣。这些黑渣是高温后产生的铁的氧化物质,对人体可能造成潜在危害。虽然偶尔吃下含有黑渣的食物还不至于立刻使人患病,但是这种物质会沉积和累加,危害人体健康。
产生这种黑渣的原因比较复杂,而且也缺乏相关的研究数据。林主任认为,大概有三个原因,一是与人们的卫生习惯有关。有的人刷锅不是那么干净,特别是在菜炒煳的情况下,清洗不够,时间一长,锅里的杂质与炒菜的油混合,就容易产生黑色的粉末。第二个是烹调的条件,包括所使用的天然气、不同品牌的炒菜油等。炒菜温度过高也容易引起黑渣。第三就是锅本身的质量问题。质量较差的铁锅当然更容易出现黑渣。
不论是哪种原因,为了身体的健康,如果您发现家里的铁锅开始掉黑渣,而且在反复刷洗后,还是能在炒菜中发现黑色的“踪迹”,就要赶快把锅换掉。
此外,使用铁锅时还有一些注意事项。比如刷锅完后,尽量将锅内的水擦净,可以抹一点食用油,防止铁锅生锈。洗锅时尽量少用清洁剂等化学制剂。不宜用铁锅煮杨梅、山楂、海棠等酸性果品。这些酸性果品中含有果酸,遇到铁后会引起化学反应。煮绿豆也忌用铁锅,豆皮中所含的单宁质遇铁后会生成黑色的单宁铁,影响吸收。
可从价格、材质和使用习惯三方面选择铁锅。
显而易见的是价格,选购售价50-200元的铁锅较适宜。这其中的差价是因工艺不同产生的,普通的铸铁锅和精铁锅相对便宜,而超微晶化纳米不锈铁锅的价格则相对高一些。
铸铁锅和精铁锅的叫法是按所用材质区分的,这两种铁锅选用的都是优质纯铁。所不同的是,铸铁锅重而稳,底厚壁薄,使用寿命较长,使烹饪者容易掌握火候,因此适合老年人使用。精铁锅的表面经过多种处理,如超微晶化纳米不锈工艺、纳米陶瓷工艺等,该材料制成的铁锅传热快、锅体轻,适合爆炒,且不易生锈。
按价格初步判断是优质纯铁生产的铁锅后,消费者可按自己的使用习惯来挑选。当火的温度超过200℃时,铸铁锅通过散发一定的热能,将传递给食物的温度控制在230℃。所以,喜欢慢炒的消费者可选择铸铁锅。精铁锅则是直接将火的温度传给食物,适合喜欢猛火爆炒的人使用。而超微晶化不锈铁锅是经过特殊处理的,不易生锈和粘连食物,最贴讲究生活品质型消费者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