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庐剧的艺术特色有哪些 庐剧的历史起源及保护现状介绍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游客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摘要:庐剧,旧称“倒七戏”,流行于以合肥为中心的江淮一带和大别山区,包括六安、淮南、巢湖、滁州、芜湖等地。庐剧曲调清新朴实,优美动听,很受当地群众喜爱。清末以来,主要流行于安徽境内的淮河以南,长江以北的江淮地区。庐剧发源于大别山区的霍山,它在大别山一带的山歌、淮河一带的花鼓灯歌舞的基础上吸收了锣鼓书(门歌)、端公戏、嗨子戏的唱腔发展而成。下面本文将详细的介绍安徽庐剧艺术特色以及现在的保护现状。

一、庐剧的历史起源及发展

1、起源

庐剧起源,无史料可考,据老艺人相传,在商报曾以《盲艺人考证庐剧源自霍山》为题,报道了“西路庐剧”的领军人物之一、年近八旬的盲艺人李儒瑶,20年前凭一部明朝《涂氏宗谱》和自己的现场演唱,征服了业界专家,“庐剧的发源地在大别山区的霍山县”从此一锤定音。该县拥有“庐剧源头”的丰富艺术土壤,决定通过一系列的措施重振庐剧艺术,打造“庐剧之乡”。据了解,为了重振庐剧艺术,该县决定整理108部传统庐剧编辑成册,并组织创作一批适合快节奏现代生活的庐歌,供初学者学唱,同时编写一本庐剧基础知识教材,作为全县中小学生的选修课程;近期利用我省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100万元,县里配套230万元,扶持民间艺术社团,最终使庐剧班社普及到全县所有乡镇;还将录制一批正宗“西路庐剧”经典剧目光碟,向社会公开发行。

2、发展

太平天国时期已有职业班社流动演出。初期的庐剧,是以皖西大别山和淮河一带的山歌、门歌(门头词)和民间花篮舞、花鼓灯舞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三小戏。其演出剧目《卖兰花》的唱腔,就是淮河一带流行的花鼓灯调;《打桑》一剧唱的则是大别山流行的“打花石调”。当时的演出大多采用唱一段舞一段的形式,舞蹈如“绕篱笆子”、“绕门转子”、“一条龙”、“剪子股”、“荷叶翻身”等,与淮河一带的花鼓灯相似。庐剧在发展过程中,曾受流行于皖西北的阜南和河南固始一带的“嗨子戏”影响,后来又吸收、融化了湖北花鼓戏和淮河一带的“端公(男巫)戏”等剧种的部分剧目和唱腔,使自己不断丰富起来,如:“端公调”唱腔和《休丁香》、《张相公打嫁妆》等剧目来自“端公戏”;《讨学钱》、《采茶》等戏来自湖北花鼓戏;“黄梅快板”(又称行路调)唱腔来自皖南花鼓戏。庐剧班社早期不满10人,只能在农村草台演出,剧目是《点大麦》、《游春》、《洪武放马》、《雪梅教子》等生活小戏和折子戏。辛亥革命前后,曾一度和徽戏合班演出,称为“四平带折班”(“四平”指徽戏,“折”指庐剧小戏)。到了30年代,部分班社进入芜湖、合肥等城市演出,又与京剧合班,称为乱弹班。因此,在剧目和表演方面亦受徽剧和京剧的影响。

庐剧的确切形成年代,目前尚无定论,但从其历史上的记录来看,距今已有130多年历史。1985年,在安徽省巢湖市发现一刻的石碑。碑的上方刻有“正堂陈示”四个大字。碑文约400字,是当年在巢县任知县的陈炳所颁示的禁约。禁约计为四条,第二条即提到倒七戏。这块石碑的发现,不但证明了倒七戏这一剧种名称在130多年前已经出现,而且对其产生年代提供了较为可靠的线索:即倒七戏这一剧种形成的年代,能追溯到1840年前后(清代道光、咸丰年间)。 合肥人李鸿章还曾经用家乡的庐剧、俗称“倒七戏” 代替过大清的“国歌”呢!那是清光绪22年(1896年),李鸿章以大清国宰相的身份出访欧美六国。在德国,德皇威廉二世为他举行盛大国宴,并陪同参观军事操练,还赠他红鹰大十字头等勋章。德皇在庆宴上,要求各国使节唱本国国歌。当时,大清国还没有制定国歌,李鸿章没有办法,就唱了一曲家乡合肥流行的“倒七戏” 代替国歌,蒙混过关了事。不管此事是真是假,庐剧也就是“倒七戏”在当时的流行,是不容置疑的。

3、性质

旧时庐剧班社大都是半职业性的(即农忙时种田,农闲时唱戏),长期流动于乡村集市。演出时一般不上舞台,只打地摊子。一般演员都缺乏功底,只要有副好嗓子,会些“辙口”就行了,久而久之形成了重唱不重做的倾向。所演剧目,多以“二小”戏、“三小”戏为主。唱腔多是一唱众和,锣鼓伴奏,不用丝弦,三五人凑个班子即可演出,谓之“两打三唱”。演员身兼数角,轮番替换,还要兼打锣鼓。后来发展到“三打七唱”,“七忙八不忙”,亦还未形成固定的角色体制。庐剧从前无女艺人,旦角多由年轻稚嫩,嗓音甜脆的男少年扮演。到20世纪20年代后期,庐剧班社开始进入城市,演出剧目不断丰富,角色行当也相应增多,分为花旦、小生、青衣、老旦、老生、小丑六行。在倒七戏兴旺发达时期,每演出于各地,即吸收当地流行的戏曲或民间艺术来丰富自己。有的班社还时断时续地与徽班、京戏班合作,先由徽班、京戏班演出正戏,然后续演庐剧小戏,这种做法叫“四平带折”班或“乱弹班”。与徽、京戏的合班演出,使倒七戏演员在唱、做、念的表演和锣鼓伴奏上都有了新的不同的演变。而较有水平的倒七戏班不断入城演出,由于要适应城市观众的欣赏习惯,艺术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二、庐剧的艺术特色

1、唱腔特点

庐剧的表演,乡土气息较浓,特别是花腔小戏,唱腔来自民歌,边歌边舞,生动活泼。与徽戏和京剧一度合班之后,多方吸收,丰富了表演程式。唱腔分主调和花腔两部分。主调是折戏和本戏的主要唱腔,有旦和小生唱的“二凉”、“寒腔”、“三七”;老生唱的“正调”、“哀调”;老旦唱的“正调”、“哀调”;老生、老旦唱的“端公调”;丑与彩旦唱的“丑调”;以及神鬼出场用的“神调”、“鬼对子”等。主要唱腔又有寻板(类似导板)、抹拐(类似扫头)、伸腔、连词、切板、大小过台等变化。落板时常用帮腔,满台齐唱,称为“邀台”(或“吆台”)。花腔多为民歌小调,常用于三小戏,活泼健康,有40多种,大多专戏专用。庐剧分皖西、皖中和皖东三路,各有不同的艺术特色。西路唱腔高亢,假声较多,称为“山腔”;东路婉转抒情,称为“水腔”;中路明快朴实,介乎两路之间。

庐剧的唱腔有几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在唱腔中不断出现用假声演唱的旋律,称做小嗓子。二是演唱中的帮腔吆台,即当舞台上的演员唱到一定的时候,由场面和后台的演员齐声帮唱,高亢辽阔,烘托剧情,渲染舞台气氛。其乡土味很浓,风格明朗。

2、表演特色

庐剧的表演朴素而活泼,简单而真实。打击乐很丰富,几乎是一种戏一套锣鼓经,其身段舞蹈也是在锣鼓声中进行的。唱时,一般都站着唱,随之做一些小的表情动作,大的舞蹈动作都是唱完一段后,随着打击乐器的伴奏舞蹈起来。舞蹈吸收民间花鼓灯、早船舞等形式,花样翻新,姿态优美。 庐剧从编剧到导演,从作曲到舞美的设置无一不与兄弟剧种相同。至于演员的唱、念、做、打及手、眼、身、法、步与其他剧种也没有根本区别。要说有区别主要是声腔。庐剧唱腔主要来源于民间,古庐州有门歌、秧歌、莲花落、搭汗巾等民间小调,大别山有山歌,巢湖地区有著名的巢湖民歌。庐剧的唱腔就是根据这些民歌和小调加以提炼、升华、改良而来的,比较朴实,有很浓郁的乡土气息,韵味也十足。庐剧流行区的观众对这种唱腔爱听、爱唱,因为它与人们的生活很贴近。

庐剧的传统剧目分花腔小戏、折戏、本戏三类。

花腔小戏以反映劳动人民生活情趣和爱情为主要内容,也有一些讽刺喜剧和闹剧,如《卖线纱》、《放鹦哥》、《上竹山》、《借妻》、《骂鸡》等。此外还有部分反映清末人民斗争生活临时编演的剧目,如揭露鸦片鬼丑态的《打烟灯》,反映农民投奔太平军的《下广东》等。

折戏多为本戏中抽出的“戏胆”(具有独立性的精彩部分),如《张四姐闹东京》中的《捣松》、《梁祝》中的《闯帘》、《蓝衫记》中的《张太和休妻》、《三元记》中的《教子》等。有些虽然来自徽戏、京剧或其他剧种,但通过庐剧艺人长期在农村演出,剧中人的性格、感情、语言,都从主要观众──农民的角度出发,加以重新塑造、丰富、深化,因而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乡土特色。

本戏以家庭悲欢离合、爱情、公案为主要内容,除本剧种独有的《柴斧记》、《手巾记》、《干旱记》、《河神》等外,大都移植改编明清传奇、鼓词和其他剧种的剧目,如《彩楼配》、《琵琶记》、《药茶记》、《孟姜女》、《天宝图》等。

3、行当

庐剧演员身兼数角,轮番替换,还要兼打锣鼓。后来发展到“三打七唱”,“七忙八不忙”,亦还未形成固定的角色体制。庐剧从前无女艺人,旦角多由年轻稚嫩,嗓音甜脆的男少年扮演。到20世纪20年代后期,庐剧班社开始进入城市,演出剧目不断丰富,角色行当也相应增多,分为花旦、小生、青衣、老旦、老生、小丑六行。

4、乐器

1949年后,庐剧在艺术上进行了较大的改革,伴奏音乐由原来的只以锣鼓伴奏改为丝弦伴奏,并增加了部分管乐器和打击乐器。

5、庐剧的流派

庐剧在安徽因地域不同,形成了上、中、下三路,即3个流派。上路(西路),以六安为中心 ,音乐粗犷高亢,跌宕起伏,具有山区特色。下路(东路),以芜湖为中心,音乐清秀婉转,细腻平和,具有水乡特色。中路以合肥为中心,音乐兼有上路、下路两地特色。由于它的流行区域是在皖中古庐州一带,1955年3月,经安徽省委宣传部批准,正式将“倒七戏”改名为“庐剧”。

1957年安徽省庐剧团赴京演出了传统剧目《休丁香》、《借罗衣》、《讨学钱》等,赢得首都各界的好评。并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央领导的接见。

三、庐剧的保护现状

庐剧发展至今,艺术生命依然顽强,深受各阶层人民群众的喜爱,特别在农村,活跃着众多的业余庐剧团,农村群众盼望高质量的庐剧演出呼声强烈,演出市场需求较大,作为安徽特有的剧种,我们要守土有责,使民间庐剧艺术健康发展和传承,振兴本地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文化艺术。

作为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庐剧,是历史的产物,经历了几百年的沧桑变革,庐剧有过辉煌的鼎盛时期,涌现过不少优秀的庐剧表演艺术家,丁玉兰、孙邦栋、王本银、鲍志远等,进入新的时期,面对着新的挑战,保护庐剧、宣传庐剧、传承庐剧是大势所趋,是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渴望,实现庐剧振兴,传承和发展庐剧,特别是对民间庐剧艺术的保护和传承,需要调动政府、社会、演出团体三方面的积极性,采取特殊的措施,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发展庐剧,营造振兴庐剧的良好氛围,繁荣文化的社会风气,把传承庐剧落实到实处。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提交说明: 快速提交发布>> 查看提交帮助>> 注册登录>>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安徽省十大高山排行榜 安徽哪个山最高 安徽最高海拔的山
安徽的地形地貌呈现多样性,全境由长江和淮河自西向东横贯。从长江以南的皖南地区山峦起伏,以黄山、九华山为代表的山岳风光秀甲天下,主要山脉包括大别山、黄山、九华山、天柱山,全省最高峰就位于黄山境内。本期,MaiGoo小编就为大家盘点下安徽十大最高山峰,包括黄山、清凉峰、大别山白马尖、大别山天堂寨、牯牛降等,带你了解安徽最高山峰前十名。
安徽省 安徽旅游 ★★★
1.4w+ 8
安徽省十大专利代理机构 安徽专利事务所有哪些 安徽专利代理公司哪家比较好
安徽省专利行业发展迅速,专利代理服务需求不断增长,省内专利代理机构达到数百家,机构数量增长较快。那么,安徽都有哪些专利代理机构呢?你知道安徽专利代理公司哪家比较好吗?系统算法统计推荐的结果有: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安徽省 亚洲 ★★★
870 2
安徽十大保安公司 安徽哪家安保公司好 安徽专业的保安公司盘点
保安服务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行业,涉及企事业单位、居民小区、商业中心、交通枢纽等各个领域,在社会发展和安全防范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你知道安徽有哪些保安公司吗?哪家服务比较好呢?本文MAIgoo网小编盘点了安徽十大保安公司,有合肥保安集团有限公司、振远特卫保安集团有限公司、中保誉和保安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安徽中天保安服务集团有限公司、中保恒杰保安服务集团有限公司等正规的保安服务公司,下面请看详细介绍。
安徽省 安防 ★★★
507
黄山风景最好的景区 黄山最美的十大景点盘点
黄山市曾荣获过中国魅力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称号,由此可见,这里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美景也很多。那你知道黄山市风景最美的景点有哪些吗?下面maigoo小编就为大家盘点一下黄山市十大最美景点,分别是黄山风景区、宏村·西递、新安江山水画廊风景区、太平湖、齐云山、翡翠谷景区、木梨硔村、徽州古城等。接下来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黄山市这些美景吧!
黄山市 黄山旅游 ★★★
121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