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职和大专是什么意思
高职,全称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普通高等教育(本科)相比,高职更注重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高职主要分为两类:高职专科(或称为高职高专)和高职本科(近年来逐渐兴起)。高职本科属于全日制本科学历教育,毕业后获得国家承认的自考本科毕业证及专业学士学位证书。我们通常所说的“高职”,在没有特别指明的情况下,多指高职专科,属于大专学历层次。
大专,全称为大学专科,是高等教育的一个层次,属于大学教育的一部分。大专教育通常是在专科学校或职业技术学院进行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从事某种职业或行业的基本能力。大专的学制一般为2-3年,部分医学类或特殊专业可能是5年,毕业后获得的是专科毕业证书。
二、高职和大专有什么区别
1、培养模式差异
高职更侧重于技能训练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旨在打造技术型人才。大专作为学历教育的一种,它类似于本科教育的“精简版”,重点在于理论知识的传授。
2、录取时机差异
大专的录取批次包括普通专科和高职专科。通常,普通大专在专科批次进行录取,而高职专科则有独特的录取时机,通常安排在每年的3、4月份。
3、招生对象差异
高职专科的招生对象相对广泛,既包括中专生和普通高中生,也涵盖了扩招政策下的农民工、退役军人、下岗职工等群体。而大专,特别是普通大专,其招生来源主要是通过全国普通高考的学生。
4、办学主体差异
高职的办学主体通常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目前已有15所高职院校成功升级为职业大学。而大专的办学主体则多为高等专科学校,同时也有部分本科院校参与承办。
二者的毕业文凭均为国家承认的专科学历文凭,学生在入学与毕业后所享受的待遇基本无异,均享有专升本的机会以继续深造。目前,大专的教育虽以学科教育为主,但正逐步向高职教育靠拢。
三、高职和大专哪个好
高职和大专各有优劣,无法简单地判断哪个更好。选择哪种教育形式应该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来决定。
对于动手能力较为突出,急切期望能够快速找到工作的学生来说,高职教育也许更为合适。高职院校重点培养“拥有比较强动手能力的毕业生”,这样的技能在就业市场上非常具有竞争力。这类技能在实际工作中能发挥很大作用,对于那些希望尽快融入职场的学生而言,是很关键的。
而对于逻辑思维能力强,而且有继续深造打算的学生,大专教育或许更具优势。大专课程“更为贴近本科”,这样的话为日后的专升本以及继续教育铺就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