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氢有毒吗 氯化氢对人体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心灵密语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摘要:氯化氢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其水溶液俗称盐酸。氯化氢极易溶于水,是一种无色非可燃性气体,有极刺激气味,在空气中呈白色的烟雾,同时有强腐蚀性,能与多种金属反应产生氢气,遇氰化物产生剧毒氰化氢。

什么是氯化氢

氯化氢又称无水盐酸,氯化氢与水不反应但易溶于水,空气中常以盐酸烟雾的形式存在。浓盐酸因氯化氢蒸气而在空气中发烟。易溶于乙醇和醚,也能溶于其它多种有机物。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在25℃和1大气压下,1体积水可溶解503体积的氯化氢气体。干燥氯化氢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在氯化氢中可燃烧,钠燃烧时发出亮黄色的火焰。与氟激烈反应,与许多金属反应生成氯化物和氢,与氨激烈反应生成氯化铵白烟,与乙烯混合形成爆炸性气体。

氯化氢有毒吗

毒。氯化氢有窒息性的气味,对上呼吸道有强刺激,对眼、皮肤、黏膜有腐蚀。本品对眼和呼吸道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急性中毒会出现头痛、头昏、恶心、眼痛、咳嗽、痰中带血、声音嘶哑、呼吸困难、胸闷、胸痛等。

氯化氢对人体的危害

氯化氢主要以其刺激性和腐蚀性危害人体。由于氯化氢的刺激性强,人不能忍受其高浓度,必然想法避免其吸入,所以吸入高浓度氯化氢的情况较少。气态氯化氢刺激粘膜,可产生鼻中隔溃疡,刺激眼睛引起结膜炎及浅表性角膜炎;刺激皮肤可引起暂时性的刺激炎症。另外,氯化氢与一些物质混合接触时的危险性如下:

过氧化二苯甲酰、过氧化氢、氯酸钠:有着火的危险性;

高锰酸钾:根据条件,有爆炸的可能性;

铝、钠:有激烈放热反应的危险性;

碳化钙:加热.有炽热的危险性;

硝酸甲脂、硫酸:有爆炸的危险性;

氢氧化钠、氟、亚氯酸钠:有着火的危险性。

氯化氢防治方法

对于氯化氢的防治,应做好局部通风排毒,同时加强个人防护。

氯中毒的一般处理方法

1、吸入气体者立即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安静及保暖。眼或皮肤接触液氯时立即用清水彻底冲洗。

2、吸入后有症状者留院至少观察12小时,对症处理。吸入量较多者应卧床休息,吸氧,给舒喘灵气雾剂、喘乐宁(Ventolin)或5%碳酸氢钠加地塞米松等雾化吸入。

3、急性中毒时需合理氧疗;早期、适量、短程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维持呼吸道通畅;防治肺水肿及继发感染。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提交说明: 快速提交发布>> 查看提交帮助>> 注册登录>>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再生纤维素纤维_富强纤维_合成纤维等化纤面料知识大全
化纤面料,即化学纤维面料,是以天然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物质为原料,经过化学或物理方法加工制成的纤维所织成的面料。这类面料种类繁多,包括再生纤维素纤维、合成纤维等,具有强度高、耐磨性好、易洗快干、弹性优良、色彩鲜艳且持久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服装、家居装饰、工业等多个领域,是现代纺织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化纤面料知识大全。
面料材质 化工原料 ★★★
112
重铬酸钾是危化品吗 重铬酸钾接触皮肤怎么办
重铬酸钾是危化品吗?重铬酸钾是一种有毒且有致癌性的强氧化剂,它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划归为第一类致癌物质,而且是强氧化剂,在实验室和工业中都有很广泛的应用。在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应做好呼吸系统防护、眼睛防护、身体防护、手防护等。下面,来看详细介绍。
氧化锆是什么材料 氧化锆的性能及用途
氧化锆是什么材料?氧化锆材料是锆的主要氧化物,具有高硬度,高强度,高韧性,极高的耐磨性及耐化学腐蚀性等等优良的物化性能,氧化锆已经在陶瓷、耐火材料、机械、电子、光学、航空航天、生物、化学等等各种领域获得广泛的应用。下面接着了解,氧化锆的性能及用途吧。
亚硫酸氢钠是危险品吗 亚硫酸氢钠危险性及急救措施
亚硫酸氢钠是危险品吗?亚硫酸氢钠是危险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有二氧化硫的气味。具不愉快味。暴露空气中失去部分二氧化硫,同时氧化成硫酸盐。溶于3.5份冷水、2份沸水、约70份乙醇,其水溶液呈酸性。低毒,半数致死量2000mg/kg,有刺激性。下面,来看详细介绍。
危化品安全事故频发 一图读懂危化品爆炸后如何自救
2015年8月的滨海新区爆炸事件、2019年3月的江苏危化品爆炸事故、2020年6月的浙江温岭液化石油气储运车突发爆炸……近年来,易燃易爆危化品导致的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占比越来越高,一旦发生事故,后果往往极其惨重。我们除了将焦点聚集在无辜受害者的同时,也应进一步提高与了解危化品的安全存储、爆炸自救与防范常识。
知识图解 化工原料 ★★★★
556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