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着色力是什么
着色力又称着色强度,它是颜料作为着色剂使用时,以其本身颜色使被着色物具有颜色的能力。
着色力不仅取决于颜料化学结构,也与多种影响因素有关,如粒径是影响颜料的着色力重要因素。粒径越小着色力越强。粒径较小(0.05~2μm),分布均匀,即可显示高的着色力;但粒子过细,透明度增加,遮盖力降低。加工条件是影响颜料晶体粒径尺寸的主要因素,因此颜料制造商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合成时,通过阻止晶体的生长以减小粒径,同时能够进行高效的分散来增加着色力。
二、色差仪测量着色力准确吗
大多数色差仪都具有测量着色力的功能且准确度很高,重复性都很低的,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一下色差仪测量着色力是否准确的问题。
着色力测定方法通常采取与标准样品相比较,用其差别比值确定,以百分数表示。同时也可采用仪器测色方法定量测出。
而色差仪我们最初也仅仅用于标样样品的颜色比较,得到色差数值来判断他的着色力,在后续的需求中,色差仪也逐渐发展成为直接测量着色强度的仪器,可以在设置中显示着色强度,这样你就可以直接得到色差仪着色力,而这样检测的着色力基本都是准确的。
现有的国产色差仪水平已经可以完全和进口色差仪水平持平,但是需要判断仪器型号,并非每个仪器都能达到进口色差仪的水平,当你选择一些品牌较差的色差仪测量着色力还是可能存在误差的问题。
二、色差仪测的数据怎么看
在看色差仪数值前,我们先了解色差仪具体数值的含义。需要注意的是,只有能给出颜色的色彩坐标空间的绝对值(L,a,b值)的色差仪,才适用以下数值含义。
“L”代表物体的明亮度:0-100表示从黑色到白色;“a”代表物体的红绿色:正值表示红色,负值表示绿色;“b”代表物体的黄蓝色:正值表示黄色,负值表示蓝色;“c”代表饱和度;“h”代表色调角;色调角定性,即色调不同,颜色不同,饱和度定量;
了解了色差仪数值所代表的含义,还要知道色差值的计算公式,才能更好的进行色差仪数据分析。在测量出L,a,b值后,色差仪数据怎么分析呢?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数据分析时候要用到的公式。
色差仪数据涉及到的计算公式有:
△L=L样品-L标准(明度差异)
△a=a样品-a标准(红/绿差异)
△b=b样品-b标准(黄/蓝差异)
△L 表示偏白,△L-表示偏黑
△a 表示偏红,△a-表示偏绿
△b 表示偏黄,△b-表示偏蓝
其中△L*,△a*,△b*,为参考样品和被测样品之间明度L*和色度指数a*,b*的差值。色差值用△E来表示,为综合色差仪,具体计算方法和亮度差△L、红绿差△A、黄蓝差△B都有关系。色差仪数据怎么分析?一般情况下色差仪都会给出相应的L*,a*,b*,△E相应的结果。你可以根据实际结果来比对,根据过往的经验:
当△E在0-1之间,色差肉眼无法分辨。若△E在1-2之间,人眼对它的感知是轻微的,如果颜色敏感度不高,它仍然看不到。如果△E在2-3之间,可以稍微清晰的辨别出物质间的色差,不过相对来说还不是很明显。一旦△E达到了3.5-5之间,色差就非常明显了,那么△E在5以上,看起来就是两种颜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