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原理
软化水处理设备利用阴阳离子软化技术,即让原水通过装有离子交换树脂的容器(树脂罐),树脂中所含的钠离子(Na⁺)与水中的阳离子(如Ca²⁺、Mg²⁺等)进行交换,从而去除水中的钙、镁离子,达到软化水质的目的。常见的有钠离子交换软化法和氢离子交换软化法:
1.钠离子交换软化法:软化水处理设备中填充有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这些树脂上带有可交换的钠离子(Na⁺)。当硬水通过树脂层时,水中的钙(Ca²⁺)、镁(Mg²⁺)离子与树脂上的钠离子发生交换反应,钙、镁离子被吸附到树脂上,而钠离子则进入水中。
2.氢离子交换软化法:使用强酸性氢离子交换树脂,树脂上的氢离子(H⁺)与水中的钙、镁离子进行交换。经氢离子交换后的水呈酸性,水中含有大量的氢离子,会与水中原有的碳酸根离子(CO₃²⁻)、碳酸氢根离子(HCO₃⁻)结合,生成碳酸(H₂CO₃),碳酸不稳定,会分解为二氧化碳(CO₂)和水(H₂O),从而去除水中的碱度。
二、工作流程
软化水处理设备的工作流程主要包括运行、反洗、再生、置换、正洗等步骤,下面以钠离子交换软化法为例:
1.运行:原水在压力作用下进入软化水处理设备,从树脂层上部进入,自上而下通过树脂层。在这个过程中,水中的钙、镁离子与树脂上的钠离子发生交换反应,钙、镁离子被吸附在树脂上,而钠离子进入水中,经过处理后的水从设备底部流出,成为软化水。
2.反洗:当树脂运行一段时间后,树脂层会截留一些水中的杂质、悬浮物等,同时树脂层也会逐渐压实,影响水的通过和交换效果。此时需要进行反洗操作,反洗水从树脂层底部进入,自下而上通过树脂层,使树脂层松动,将截留的杂质、悬浮物等冲洗掉,并使树脂颗粒得到初步的清洁和松散,反洗废水从设备上部排出。
3.再生:反洗结束后,向设备中加入一定浓度的氯化钠溶液进行再生。再生液从树脂层上部进入,与失效的树脂发生交换反应,使树脂上吸附的钙、镁离子被置换下来,树脂恢复到钠型,重新具备软化水的能力。再生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从设备底部排出。
4.置换:再生完成后,用清水对树脂层进行置换操作。清水从树脂层上部进入,将残留在树脂层中的再生液和置换出来的钙、镁离子等冲洗掉,进一步提高树脂的再生效果,置换废水从设备底部排出。
5.正洗:置换完成后,进行正洗操作。原水从树脂层上部进入,自上而下通过树脂层,对树脂进行最后的清洗,将残留的少量再生液和杂质彻底清除,使出水水质达到合格标准,正洗水从设备底部排出。当正洗出水的硬度达到规定的指标后,软化水处理设备即可重新投入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