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排球时,激烈的跳跃、扣杀和扑救动作容易让身体受伤,尤其是膝盖、手腕和脚踝这些“高危部位”。选择合适的护具不仅能减少运动损伤,还能提升表现和舒适度。maigoo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十种排球必备护具,包含护膝、护腕、护踝、运动胶带、护指套/指托、护肘、排球专用鞋、护腰/腰部支撑带、护肩、防护眼镜等。下面一起看看详细介绍吧。
一、 护膝
护膝是排球运动中至关重要的护具。它能提供膝关节稳定,缓冲跳跃落地时的冲击力,减少髌骨韧带压力,预防髌腱炎(跳跃膝)。同时,在频繁的跪地救球和鱼跃动作中,护膝的加厚垫片能有效保护膝盖免受硬地摩擦与直接撞击带来的挫伤和擦伤。选择时应注意包裹性、支撑力和透气性,硅胶垫片能提供更佳缓冲。几乎所有位置的球员都强烈推荐佩戴。
二、 护腕
护腕主要提供腕关节支撑与保护。在传球(特别是垫球)、救球和拦网手部触球时,手腕承受较大冲击力并可能过度背伸。护腕能限制异常活动幅度,减轻手腕韧带负担,预防扭伤和腱鞘炎。对于手腕有旧伤或力量较弱的球员尤为重要。此外,吸汗型护腕还能防止汗水流到手掌影响控球。选择需考虑支撑强度、贴合度与舒适性。
三、 护踝
护踝专注于稳定踝关节,预防常见的崴脚(踝关节内翻扭伤)。排球中的急停、变向、跳跃落地及踩到他人脚上极易导致踝部损伤。护踝通过弹性束缚或绑带结构提供侧向支撑,增强本体感觉,限制过度翻转。对于踝关节稳定性差或有扭伤史的球员是必备品。高帮排球鞋结合专业护踝能提供更全面的保护。选择需注意支撑力度与穿戴便捷性。
四、 运动胶带(肌内效贴布/白贴)
运动胶带(尤其是肌内效贴布和白贴)用途广泛。肌贴通过特殊贴法可促进肌肉功能、改善循环、减轻肿胀或提供轻微支撑与疼痛管理。白贴(刚性运动胶带)则主要用于关节(如踝、腕、手指)的强力固定和限制异常活动,常在旧伤防护或比赛时使用。它轻便灵活,能根据需求精准贴扎,是专业运动员和运动防护师的常用工具,但需掌握正确贴扎技术。
五、 护指套/指托
护指套/指托专为保护手指设计。传球(尤其是拦网、硬扣或意外触球)时手指极易戳伤(指间关节扭伤),导致肿胀、疼痛甚至脱臼。指套通常覆盖单个或多个指关节,提供侧向支撑和轻微固定,限制关节过度侧弯或过伸,有效缓冲冲击力,促进受伤手指在康复期或康复后继续安全运动。是二传、副攻等频繁触球位置球员的常用保护品。
六、 护肘
护肘主要用于保护肘关节及其周围肌腱。在救球时(尤其是侧扑或鱼跃),肘部外侧可能直接撞击地面导致挫伤或鹰嘴滑囊炎。护肘的缓冲垫能分散冲击力,减少摩擦和疼痛。此外,对于有网球肘(肱骨外上髁炎)或高尔夫球肘(肱骨内上髁炎)困扰的球员,加压型护肘能缓解肌腱牵拉痛感。选择时需确保不影响屈伸灵活度。
七、 排球专用鞋
排球鞋是基础且关键的“护具”。其特点包括:轻量化减少负担,无痕生胶底提供木地板或塑胶场地的优异抓地力与急停变向稳定性;中底缓震科技(如EVA、气垫)高效吸收跳跃落地冲击,保护膝踝腰;加强的鞋头与侧面支撑设计提升耐磨性及足部稳定性。一双合脚专业的排球鞋能显著降低下肢劳损和扭伤风险,是必备装备。
八、 护腰/腰部支撑带
护腰或腰部支撑带为腰椎区域提供稳定和支撑。频繁的跳跃、大力扣杀、扭转救球动作对腰部肌肉和椎间盘压力巨大,易引发腰肌劳损或椎间盘问题。护腰通过弹性束缚增加腹内压,分担腰椎负荷,限制过度活动,提供肌肉热敷效果,缓解疲劳和轻微酸痛。适用于腰部有不适感、旧伤或需大强度训练的球员,但严重问题务必咨询医生。
九、 护肩
护肩主要用于肩关节保护与保暖。大力扣球、发球对肩袖肌群负荷极大,过度使用易引发肩峰撞击或肩袖损伤。护肩提供适度压缩,促进肩部血液循环,维持肌肉温度,增加本体感觉,辅助稳定盂肱关节,减少肌腱摩擦,缓解疲劳与轻微炎症。对于主攻、接应等大力扣球手或肩部有劳损的球员有积极预防和辅助恢复作用。
十、 防护眼镜
防护眼镜主要保护眼睛免受意外伤害。排球比赛中,高速飞行的球体、队友或对手的手指、肘部在网口争夺时都可能意外触碰到眼部,造成擦伤、挫伤甚至更严重损伤。尤其对于佩戴普通近视眼镜的球员,运动防护镜(通常为聚碳酸酯镜片)能提供抗冲击保护,防止镜片碎裂伤眼,并可通过定制带近视度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