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灌封胶是什么材料
灌封胶是一种用于封装、保护电子元件、精密器件或其他基材的高分子材料,核心功能是通过液态填充、固化成型,实现对目标物体的密封、粘接、绝缘、防潮及机械防护。其本质属于功能性高分子复合材料,通常由基础树脂、固化剂、填料及助剂(如增韧剂、稀释剂、偶联剂)组成,不同成分的组合决定了产品的性能差异。
从材料分类看,灌封胶主要分为三大类:
1、环氧树脂灌封胶:以环氧树脂为主要成分,搭配胺类固化剂。其特点是耐温性(-50℃~180℃)、粘结性强,耐化学腐蚀性优异,广泛用于电子元器件、变压器等对稳定性要求高的场景。
2、聚氨酯灌封胶:以聚氨酯预聚体为基础,常用异氰酸酯与多元醇反应固化。优势在于柔韧性好(断裂伸长率可达300%以上),抗冲击性强,适用于需要缓冲减震的精密仪器(如传感器、汽车线束)。
3、有机硅灌封胶:以有机硅橡胶为原料,通过水解缩合或加成反应固化。其最大特点是耐候性突出(可长期耐受-60℃~250℃极端温度),且绝缘性、生物相容性好,常见于高端电子设备(如5G基站模块)及医疗设备(如胰岛素泵外壳)。
二、灌封胶是不是危险品类
灌封胶是否属于危险品,不能一概而论,需依据具体产品配方、物理形态(是否含溶剂)及浓度判定。依据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中国GB 6944《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等标准:
1、常规产品(主流):不属于危险品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灌封胶(尤其无溶剂型环氧、加成固化有机硅、聚氨酯)在合规配方下:通常不具易燃性(闪点高或无溶剂);腐蚀性极低(固化后完全惰性,未固化时pH近中性);毒性风险可控(符合RoHS/REACH等法规限值)。此类产品在运输上一般按“普通化学品”管理(非危险货物第9类),无需特殊危货标识。
2、需警惕的特定风险点
含易燃溶剂的类型:部分早期或特殊用途灌封胶可能含丙酮、甲苯等有机溶剂。此类产品具有易燃性(第3类危险货物),运输储存需防火防爆。
未固化组分的潜在刺激性:
皮肤接触:部分环氧固化剂、活性稀释剂可能致敏或刺激皮肤(需佩戴手套)。
吸入风险:混合搅拌/灌胶时可能产生粉尘或挥发性有机物(VOCs),需通风或佩戴防护面具。
眼睛接触:所有未固化胶料均需避免入眼(可能造成刺激)。
固化反应风险:部分环氧体系固化时放热剧烈(尤其大体积灌封),需控制单次灌注量以防过热。
废弃处置:未使用的固化剂/树脂、废弃胶渣不可随意丢弃,应按工业化学品规范处理。
三、总结
灌封胶作为电子工业不可或缺的防护材料,其核心价值在于通过高分子固化技术为精密器件提供全方位保护。材料体系以环氧树脂、有机硅、聚氨酯为主,各有其性能边界与适用场景。
在安全性上,符合现代环保法规的无溶剂型主流灌封胶产品等通常不归类为危险品。安全风险主要集中于含易燃溶剂的老旧产品、未固化组分的操作接触(刺激/过敏)以及不当废弃处置。严格遵守产品MSDS(安全数据表)要求、落实工程防护与规范操作,是规避风险、实现安全应用的根本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