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知名度调研问卷>>

任新民-航天技术与液体火箭发动机技术专家介绍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氤氲少女 上传提供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摘要:任新民,出生于安徽宁国,中国科学院院士,航天技术与液体火箭发动机技术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重要开拓者之一。

人物简介

中文名:任新民

国 籍:中国

出生地:安徽宁国

出生日期:1915年12月5日

逝世日期:2017年2月12日

毕业院校:南京大学、美国密执安大学

主要成就: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功臣、卫星通信工程的总设计师、中国航天事业五十年最高荣誉奖获得者

人物履历

1940年毕业于重庆军政部兵工学校大学部。

1945年获美国密执安大学研究院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

1945年赴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院留学,先后获机械工程硕士和工程力学博士学位。

1948年9月被美国布法罗大学机械工程系聘任为讲师。

1949年8月回国,任华东军区军事科学研究室研究员。

1965年任第七机械工业部一院副院长兼液体发动机研究所所长。

1975年6月被任命为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85年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2017年2月12日下午3时离开人世,享年102岁。

荣誉成就

1984年任新民荣立航天部一等功

1985年作为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之一荣获"长征三号运载火箭"等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1989年和1990年因在航天型号工程研制试验中的成绩突出,荣获两次航空航天部通令嘉奖

1990年被批准为首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

1992年被评为航空航天部有突出贡献的老专家

1994年获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科学家奖

1995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2006年获得“中国航天事业五十年最高荣誉奖”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提交说明: 快速提交发布>> 查看提交帮助>> 注册登录>>
相关推荐
诺贝尔奖获奖人名单 历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名单一览表
诺贝尔奖(The Nobel Prize)是以瑞典著名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在1900年创立的,奖项分设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和经济学六个奖项。那么2019诺贝尔奖获奖者都有哪些呢?从1901年诺贝尔奖开始颁发至今,诺贝尔奖获得者都有哪些?哪个国家获得诺贝尔奖最多?诺贝尔奖奖金有多少呢?下面就跟着Maigoo君一起来看看吧!
诺贝尔奖 科学家 ★★★
19w+ 360
盘点世界历史十大发明家 世界最伟大的发明家
发明家是指创造、拥有新装置、新设计或新方法者能更好地提高和影响人类生活水平、对人类社会未来发展有着巨大帮助,在人类发明史上作出伟大奉献或在发明界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物。本文将盘点世界历史十大发明家,有蔡伦、达·芬奇、詹姆斯·瓦特、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毕昇、莱特兄弟、安东尼奥·梅乌奇等。以下是详细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发明家 世界名人 ★★★
2.1w+ 49
世界十大最有影响力生命科学家 全球最顶级生命科学家盘点
生命科学是围绕人展开的科学,如今虽然人们有了相对清晰的概念但从历史上看大家还是走了不少弯路,许多生命科学家更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你能说出哪些生命科学专家的名字呢?本文就为大家带来了世界十大最有影响力生命科学家,包括:达尔文、孟德尔、沃森、克里克等等,这些生命科学界牛人你认识几个?
科学家 世界名人 ★★★
9300 33
中国十大生命科学领军人物 生命科学专家盘点 中国伟大生命科学家有谁
生命科学是一门围绕人展开的科学,最终目的在于阐明生命的本质,有效地控制,能动地改造和利用生命活动,听起来遥远又深奥其实却和我们息息相关,许多生命科学专家都为着人类的生存而努力,你知道中国的生命科学领域专家都有哪些吗?本文就为大家带来了中国十大生命科学领军人物,包括屠呦呦、谈家桢、贝时璋、巴德年、蒲慕明、张锋等等,一起来了解下吧。
科学家 中国名人 ★★★
2.3w+ 26
中国现代十大发明家 中国现代有哪些著名发明家
在中国古代就有非常多的有名的发明家,他们的发明提高和影响了人类的生活水平。那么中国现代又有哪些著名的发明家呢?本文将盘点中国现代十大发明家,有侯德榜、袁隆平、王大珩、华罗庚、刘大力、王永民等。其中,侯德榜发明的“侯氏制碱法”使合成氨和制碱两大生产体系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人类化学工业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在学术界也获得了相当高的评价。
发明家 中国名人 ★★★
2.5w+ 60